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1
眼下,高台县种植的5.24万亩小麦进入生长关键期,广袤原野铺满麦绿,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走进宣化镇千亩小麦绿色高效示范基地,绿油油的麦苗均匀健壮,新结的麦穗随风摆动。整个麦田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麦浪一波接着一波。今年,九熙农业专业合作在宣化镇宣化村种植2000亩小麦,全部采用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惊蛰前一星期我们就开始下的种子,施肥灌溉我们都比较及时,除草今年我们用的无人机打药,效果也基本可以,大体来说长势还是可以。”九熙农业专业合作社宣化村小麦基地管理员范宏军说。
正值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为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县镇农技部门针对小麦病虫害制定防治技术方案,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进村、入户、到田,切实提高小麦病虫害群防群控能力。“指导农户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流程走,做好科学管理,为粮食的丰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骆驼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陈合江说道。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高台县在春小麦播种过程中,提前将粮食播种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村,指导农户做好春耕、春播工作,稳产、高产、抗病品种占主导地位,测土配方、加压滴灌等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给小麦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县5.24万亩春小麦长势普遍良好,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2
当前,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正处于小麦成熟收获期。为积极应对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该县马头镇党委、政府未雨绸缪,切实提升站位,迅速行动,成立“三夏”生产应急服务队,检修农业机械,为全力全镇夺取夏粮丰收做好了准备。
今年5月底,太康县马头镇党委、政府在全镇5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三夏”生产应急服务队,并在137个自然村建立防火观察哨点,配备对讲机120台,保证了“三夏”生产问题处置机动灵活,顺利推进。
同时,马头镇党委、政府还提前对全镇55个行政村的收割机械数量和劳动力缺少农户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积极引入外地机械,做好均衡调配、供需对接,对麦收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提前安排帮扶到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据了解,马头镇2023年小麦机收面积达10.7万亩。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该镇从今年3月份开始,抽调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全镇各村、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中,帮助免费农户检修农业机械。据统计,至目前,马头镇已检修各类农业机械 1.6 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200台(引进外地120台),农用运输机械1.6万台,播种机220台,打捆机15台,旋耕机110台。届时,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95%以上。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3
“你好,我是一名收割机手,现在在邢岗村割麦子,但是机器出故障了,能帮忙联系一下修理店吗?”6月2日,接到收割机手求助后,东和店镇副镇长李晋立即联系维修人员赶赴现场。
为确保小麦尽快收割,做到夏粮颗粒归仓。在收割机械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下,东和店镇成立后勤保障队伍,把服务收割机械和收割机手关口前移,助力小麦收割、推动夏粮归仓。
在收割机进入东和店镇辖区后,后勤保障队伍就主动联系机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安排专人进行对接解决。同时,为加快收割进度,东和店镇应急保障队伍做到送饭到地、送水到地、送油到地,做到人停机不停,保障小麦尽快收割。
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至目前,东和店镇7.7万亩小麦已收割完毕,真正做到了夏粮颗粒归仓。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4
春争日、夏争时。连日的阴雨,对小麦的夏收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开封市禹王台区汪屯乡党委政府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乡上下坚决打赢小麦抢收硬仗,确保夏粮丰收归仓,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筑牢防线稳根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为全面落实好上级关于“夏粮抢收”的指示要求,扎实推进抢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减少损耗,汪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级分包干部和区直机关的帮扶下,区、乡两级干部靠前指挥,在5月30日连续召开2场组织动员会议,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加强引导,动员组织100余名机关干部、社区两委及20辆收割机组成10组突击小队,全力做好抢收、晾晒工作,切实将抢收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聚焦难点,主动出击,打好抢收主动仗。
5月31日天微亮,收割机就在各个社区的麦田里争分夺秒开展抢收,拉开了全乡夏收的序幕。为确保应收尽收,乡党委书记李丹丹亲自挂帅,针对小麦雨后潮湿发霉问题带领乡农办技术指导组到田间地头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做好“一对一”指导服务,现场协调解决机械、人力、烘干设备、晾晒场地等问题。为确保粒粒归仓,汪屯乡还动员所有机关、企业、学校、乡村道路两边、乡间场院等提供晾晒场地,预计4天完成夏粮抢收目标任务7500亩。
锻造队伍,宣传引导,真情帮扶解民忧。
汪屯乡党委、社区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网格紧急联动,走进田间地头,当好“三夏”生产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全力以赴做好小麦抢收工作。各社区利用乡村大喇叭、社区微信群、面对面劝导等方式,提高群众安全生产和生态保护意识。同时,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对缺劳力户、困难户等特困群体进行机械和物资帮扶,义务联系收割机,抢收抢种,提高帮扶成效,确保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夏粮一日不入仓,队伍一日不收兵。下一步,汪屯乡将继续突出一个“抢”字,立足一个“快”字,确保夏粮颗粒及时归仓。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5
目前,正值“三夏”农忙季节,韩摆渡镇的小麦进入成熟期,夏收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加快夏收进度争取夏收工作早日完成,韩摆渡镇百市集村包村领导、两委同志和工作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掌握麦收进度,全力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困难户收割小麦。对于小麦的收割来说,有一句话就是“龙口夺粮”,意思就是要跟天气赛跑,因为小麦成熟之后一旦遇到下雨天,就会影响品质,价格也会受到波动。这段时间安徽的雨水也比较多,所以趁1日和2日雨水暂时停歇,百市集村投入9台收割机连夜收割900多亩麦子。
村民汪显洲说:“小麦熟了,我的心里既开心又着急。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大早来到我家里,主动联系机械帮我们收麦子,解决了我家的燃眉之急,真是太感谢他们了!”韩摆渡镇百市集村第一书记李光德说:“现在我村夏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夏收工作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村从实际出发,组建夏收志愿者服务队,助力百姓更加顺利地完成小麦夏收工作。通过夏收,我们切实为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不仅帮助他们割麦子,还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在收割中也锻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
今后,镇村干部和工作队一起继续充当‘及时雨’,为困难村民送去暖心的帮助、贴心的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田。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6
近日,汝南县梁祝镇抓住当前雨后放晴好时机,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开展夏粮抢收工作,梁祝镇党委书记冯林靠前指挥、加强统筹、坚决打好打赢夏收工作攻坚战。
合理安排,紧急部署。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梁祝镇提前安排部署夏收工作,明确相应措施,落实应急保障举措;要求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情况下小麦抢收能力。
成立小组,落实责任。梁祝镇及时发出“机关人员包村包户包抢收”的“动员令”,集全镇之力打响粮食“保卫战”,全力降低农户损失、确保颗粒归仓。迅速成立18支“三夏”抢收工作小组奔赴抢收一线,重点帮助留守户、困难户、少劳力家庭户,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其联系农机收割并将小麦运输到家,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全镇小麦收割不落一户。
跨村作业,加强协作。成立田间收割机械活动队,确保关键时刻收割机械“调得出、用得好”。对缺少收割机的行政村未收小麦种植面积、需要机器数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合理安排调度,补齐缺口,不能因为收割机不够而影响小麦收获。
抓紧晾晒,满足需求。组织动员群众利用村文化广场、学校操场、闲置厂房、平房屋顶、房前屋后等各类场所,将收割的潮湿小麦摊薄晾晒,最大程度减少麦收损失。
下一步,梁祝镇将抓住近日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持续组织人员抢收小麦,全力以赴打好“三夏”生产这场硬仗,确保“三夏”麦收工作顺利完成,维护保障好广大种粮群众的切身利益。
小麦管理及夏粮抢收工作总结篇7
又是一年“三夏”时节,在两季作物的衔接期,农民们抢时收获,按时播种。据最新一期农情调度周报,截至5月12日,全省已收获夏粮1248.06万亩,同比快45.2万亩,占播种面积1488万亩的83.9%。全省计划播种秋粮4816.6万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进度已超四成。
为更好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省委、省政府对抓好今年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省委农村工作会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进行部署。我省将全年6287.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930.3万吨粮食产量,以及252.2万亩大豆、7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22.3万亩油菜底线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市、县、乡、村四级。为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全省各地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农资保供、病虫害防控、防灾减灾、政策落地等各项农业生产措施,抢抓粮食生产。
为保障粮食生产顺利推进,临沧市种子管理站执法工作人员深入各县(区),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种子市场集中检查抽查,把好种子源头关。工作人员还采取“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的方式,开展田间地头教学,培训好科技人员、推广好优质种子。“为确保完成临沧市粮食播种面积434.53万亩,粮食产量110万吨的目标任务,将扎实抓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等工作。”临沧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李继章说。目前,临沧市早稻育秧、秋收粮豆栽种进展良好,农用物资保障充分。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全省各地还抓住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全力推进37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落实。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也在释放其效益,全力保障我省粮食安全。
在宣威市热水镇响宗村的千亩玉米制种基地里,一垄垄洁白明亮的农膜铺天盖地,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米苗破土而出,迎风生长。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这一片集中连片的耕地平整广阔,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给玉米制种业带来了提质增效的有利契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宣威市引进制种企业,繁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群众增收。
眼下,“三夏”正忙,宣威市以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基础,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以良种为核心,推动品种品质结构调整;以样板为引领,示范带动宣威市260万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我们利用高标准农田路通水通地肥的优势,发展玉米制种1万亩,马铃薯制种3万亩,推进10万亩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可带动项目期亩均增粮五十公斤以上,预计全年可实现粮食总产达8.3亿公斤。”宣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敖景说。
截至目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结转任务完成超七成。2022年结转的230.15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163.95万亩、占71.24%。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新增任务也在加快推进。2023年第一批下达的150.4万亩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立项批复,开工面积42.37万亩、完成改造提升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基本完成。全省已完成2019—2021年上图入库面积1165.85万亩,昆明、曲靖、玉溪等7个州(市)完成上图入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