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洪涝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我区10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入汛以来,因当地9次强降雨和上游雨水汇集引发洪涝灾害,致使我区部分乡镇(街道)水利设施、道路多处受损,房屋、农作物受灾损失严重,给我区农业生产和交通、水利等设施造成重大损失,部分受灾群众当前和长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冬春期间的基本生活面临一定的困难。根据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批示精神及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财政厅发电关于转发应急管理部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冬春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期间基本生活的通知》的通知,为切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受灾人员今冬明春期间基本生活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区应急局提早安排部署,积极组织乡镇村(社)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逐户调查摸底,对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进行确认、核实,分类统计,登记造册,准确掌握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冬春口粮短缺、衣被缺少等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与农牧、水利、气象、财政部门进行会商评估,共同分析研判冬春期间灾害形势。经调查摸底,多种自然灾害导致全区今冬明春缺粮需救济的人口31463人,其中需口粮救助人口30563人,需衣被救助人口1090人,需取暖救助人口484人,需其他生活救助211人。
二、全力做好倒房重建工作
为帮助受灾群体早日恢复住房,重建家园,我们不等不靠,在灾情发生后,上级专项经费尚未下达前,帮助群众先期开展恢复重建。并要求各乡镇在建房工作中加强领导,指导建房户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利用晴好天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房进度,督促建房对象尽早建成入住。截止目前,倒房重建4户13间,修缮2户,倒房重建和修缮房屋100%提前完成工作目标,所有倒房重建户都可在上级要求的春节前完工入住。
三、规范救灾资金使用管理
我局按照要求,制定了50万元省级自然灾害救助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督促各乡镇要严格管理使用救灾资金,严禁变更救助资金用途,简化拨款手续,加快拨付进度,确保洪涝灾害造成房屋因灾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需重建和维修以及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共计分散安置2999户4938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构改革后,各乡镇自然灾害灾情信息统计报送(以下简称灾情报送)的工作人员变动较大,新转隶、调整到岗的同志对《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中灾情统计范围指标、报送方法程序、灾情会商发布等灾情报送工作不熟悉,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灾情报送工作网络尚未健全,导致灾情信息报送迟缓。
二是大部分乡镇(街道)灾情信息员未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灾情信息编写不规范,术语不正确。给区灾情报送带来困难。
三是区级财政十分困难,应急救援经费无保障,应急救援装备配备严重短缺。救灾工作主要在基层,下乡查灾报灾,车辆没有,影响救灾工作开展。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应急局将协调自然资源、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深入排查治理防洪安全隐患,做好水库、堤防、淤地坝等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和调度,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监测预警;要强化城市洪道管理,组织清除影响行洪的障碍和杂物,确保泄洪通畅;要组织开展城市内涝防御工作,落实低洼地区、地下空间、下凹立交等易涝地区的排水和疏导劝返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内涝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灾情统计和报告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相关人员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对辖区内灾情进行全面核查,安排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专职负责灾情的统计、核查和报告工作,确保灾情统计、报告工作及时准确。
三是认真落实灾情信息报送制度。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的原则,在发生较大以上自然灾害后半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电话报告,2小时内书面报告。因情况特殊,难以摸清事件具体情况的,先报告概况。同时,在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密切关注灾情发展,严格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灾情稳定后,核定灾情,将汇总灾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适时组织人员对各乡镇、村(社区)上报灾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核实;对不按要求报送和迟报、漏报、瞒报、虚报灾情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在年度目标考核中扣减分值;对造成重大影响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2)
近年来,__民政全力抓好低保、低收入、特困群体的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精神和市委鸿忠书记“对特殊困难群众,民政进行兜底”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对象规范化管理水平,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确保社会救助制度公正实施,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驾护航。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全区社会救助对象共4704户8202人,其中:城乡低保3296户6393人;城乡低收入家庭356户757人;城乡特困人员1052户1052人。年发放救助资金7902.9万元。
在城乡低保审核审批工作中,强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强调并充分发挥镇政府作为审核低保申请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在村(居)委会的协助下,必须对低保申请家庭逐一入户调查,详细审核申请材料以及各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由民政干部、主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级”签字确认。区民政局对镇政府上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核查(目前我区已扩展到50%),充分发挥群众对低保工作的监督作用,打造阳光低保。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入人心和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民政部门行政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考验更加严峻,如何让党和政府的政策阳光和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困难群众的手上、身上、炕头上,还需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
1.体制机制不健全
因历史原因,各镇政府民政办仅是形式上的设置,“三定方案”中并无名正言顺的机构、编制、职称,导致各镇民政办负责人大都是“光杆司令”,没有协管员或助理员,一个人要负责所有民政和残联工作,加之镇领导经常安排其它应急工作,民政干部工作内容多、工作压力大,却无相应的升职空间。同时,由于镇民政工作没有任何经费,民政干部下乡走访、入户调查等诸多活动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没有交通补贴,不得不“倒贴搭钱”干工作,导致人心思走、人心思散的现象严重,社会救助工作成了“烫手山芋”。
2.“隐性收入”难核实
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整合了户籍、房产、车辆、社保、银行等信息,可以筛除一部分假贫困户,但有些“隐性收入”核对系统和工作人员也难以核实。以最直观的的家庭收入为例,农村很多劳动力的工资是不打卡、不交保险的,确定收入只能靠开具证明,只要申请人向老板说明想办理救助待遇的情况,老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每月4000—5000元的收入帮忙改为2000—3000元,工作人员根本无法核实真伪。同时,__与河北唐山接壤,很多群众在唐山境内打工,车辆也是唐山牌照,这些在核对系统中无法查到,增加了核查难度。
3.“微腐败”易发生
受世俗观念中“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影响,特别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村(居)委会干部,因与求助对象有邻里、家族或亲属关系,从而导致群众误解甚至曲解救助政策,认为只要“托人情”、“找关系”就能得到救助,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4.“动态管理”欠精准
兜底保障贵在精准,受“高标准报销”医疗费用的诱惑,很多救助对象脱贫或者有正常收入后,首先想到的并非报告民政部门取消待遇,而是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收入达到保留待遇的目的,给动态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民政部门没有现代化的核查手段,导致动态管理工作尚未完全达到精准帮扶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健全组织机构设置,充实工作人员编制
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区开展的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建设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区委、区政府在各镇政府设立民政办公室,按照镇域人口规模核定行政编制29名(芦台镇4名、潘庄镇3名、其余各镇2名),并配备合同制社会事务助理员45名(芦台镇5名、潘庄镇4名、其余各镇3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2.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省核对平台
目前依托的核对平台智能审核出社会救助对象在本市的工资收入及财产情况,对跨省的家庭财产无法核查。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探索建立覆盖京津冀范围的核对平台势在必行,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进一步防止瞒报收入、财产、车辆等问题。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严肃查处身边腐败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向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通过伪造资料、编造事实等方式骗取低保待遇;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利用职务便利,办理社会救助过程中优亲厚友,搞“人情保”、“关系保”等行为 “亮剑”,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区纪委监委,对相关人员严肃查处,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3)
一、帮扶救助工作中的做法及基本情况
在党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单位在实施“送温暖工程”中以帮扶救助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竞争能力低的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脱困。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准确知情,为帮扶救助工作奠定基矗
为加强对帮扶救助工作的领导,单位于1997年就成立了扶贫解困和再就业领导组,由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责成工会直接负责此项工作。要求厂单位所属各个单位相应建立机构,工会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各基层工会主席亲自挂帅,制定计划,调查研究,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使送温暖工作形成了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领导体系。做到了上可参与决策,下可有效开展工作的局面。单位定期召开帮扶救助工作会议,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做到资金到位。与此同时,职能部门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努力准确的掌握单位困难职工情况,摸清底细,统一印制困难职工登记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由专人负责,实行科学规范的动态管理,并为行政领导对帮扶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建立档案的基础上,单位先后制定了“送温暖工作实施意见”、“扶贫基金管理办法”、“定期分析和信息反馈制度”、“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子”以及最近出台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单位开展帮扶救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二)、认认真真做好帮扶救助工作。
(1)、坚持不懈送温暖。单位从1992年起,响应全总号召,在职工中组织开展了“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活动。在职工生活遇到困难时,及时送去党和企业的温暖。每年元旦、春节、国庆、中秋节期间,单位都要拨付专项资金,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几年来,单位各级党政工团领导共走访困难职工3500余人次。救济生活遇到暂时困难的职工达到3572人次,救济金额到达3482万元。对身患重大疾病的职工,单位除从帮扶救济资金中拨付救济金外,同时号召职工献爱心。如:先后为二分公司职工张宝贵(肾衰竭)捐款36500元;电动公司职工阎海风(肺癌)捐款7000余元;六分公司职工刘银芬(癌症)捐款58100元;九分公司职工渠秀清捐款8500元。特别是单亲职工阎海风去世后,工厂责成工会担负起帮助抚养其孤女的义务。
(2)、协助社区做好低保。单位在经济十分困难坚持做好帮扶救助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做好低保工作。由工会负责,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职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每季度和社区取得联系,为符合低保条件的职工提供便利条件。目前,单位有93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3)、建立健全帮扶救助基金。在原来建立的“送温暖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根据公司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基金。从组织到资金重新进行了加强和充实。
(4)、扶贫解困结对子。建立扶贫解困结对子活动在单位已经形成制度。单位领导十四人和工会专职工会干部分别和特困职工结成对子,进行帮扶活动。如:工会副席___、干事___分别和工厂三个孤儿结成对子,从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帮助,使他们顺利和正在完成学业,并积极主动为毕业的孤儿联系工作,解决住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二、对帮扶救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国家应该向困难群体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使他们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能够得到改善。
(2)、民政部门应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花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规范的政策,使真正困难的职工和居民能够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3)、及时交流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互相传递救助帮扶信息,使送温暖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4)
我市今冬以来干旱少雨,给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多地受灾群众出现生活困难,为此我县组织了__年度春荒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基本生活问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救灾救助资金配套及拨付情况
春荒期间,市政府高度重视受灾情况,现已由财政落实救济资金600万元作为春荒救灾救济资金,同时做好辖区内群众受灾情况调查工作,确保了救灾救助工作顺利展开。根据群众受灾情况将救灾资金重点下拨给五保户、特困户,救助对象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民评议、村委审核上报、乡政府审批备案的程序进行,确保了救助对象准确、无误。
二、救助资金物资监督及使用情况
市民政局积极配合市审计部门做好救助资金的审计工作,稳妥地落实好救助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加强救灾款物发放的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杜绝贪污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这一系列工作的实施,有效的保证了救灾资金及时、足额下拨到受灾群众手中,切实保障了春荒期间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救灾扶贫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我部门认真调查摸底,掌握灾民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了调查工作,了解掌握灾区基本数据和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做好了储备调运救灾物资及困难群众的生活救济(救灾款、物的发放)。并深入实际,认真核查,准确掌握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对困难户进行登记造册,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组织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
采取筹款、筹物等活动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开展互助互济和对口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组织亲友、邻里之间开展互助互济,做到亲帮亲、邻帮邻、富帮贫。
四、救灾救助工作恢复生产生活
面对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局面,我局与农业等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积极组织受灾地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协调各有关部门,配合镇村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引导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同时又因地制宜,发挥其长,努力开展生产自救,加强春种管理,积极组织恢复农业生产。
五、救助帮扶与社保制度有机结合
春荒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局积极开展部门合作,在做好自己救助帮扶工作的情况下,努力促成与社保制度的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社保保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帮扶保困难群众的新局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和救助帮扶的有效结合。
总之,我们在困难群众救助帮扶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着诸如救助资金不足,救助帮扶力度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篇5)
各位领导:
我县在实施冬春生活救助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和省、市关于冬春救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遵循“规范化管理、务实化运作”的工作要求,完善冬春救助工作运作机制、强化救助资金的管理,确保冬春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现将__—__年度冬春生活救助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冬春救助工作
根据省、市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及时组织各乡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制定了《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方案》,要求各乡镇民政部门要做到:一要摸清冬春困难群众对象的底数;二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三要做到领导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冬春救助工作顺利实施。同时,各乡镇要对冬春期间困难群众进行造册登记,分类汇总《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台帐》,按要求及时上报到我局。据统计,__—__年年度冬春期间,全县需救助对象共58906人,其中需要口粮救助43562人,需要衣被救助10901人,需取暖救助4718人。
二、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冬春救助款物使用规范
我们严格按照民政部《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政策要求,严格遵循“本人申请、村民评议、张榜公布、村委上报、乡镇审批发放、县民政局备案” 等工作步骤,规范救助对象的核定上报、补助资金的申请、办理、拨付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将冬春生活救助款物及时下发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今年入冬后,在上级冬春救助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积极争取县财政年度配套救助资金40万元,帮扶救助困难群众5460人。同时,组织生产加工救灾棉被3000条,棉衣2500件,在严冬到来之前,拨付各乡镇,及时发放到缺衣少被灾民手中,确保灾民安全过冬。
三、加强救灾储备库建设,完善救灾装备配置
长期以来,我县一直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救灾物资存放在民政局院内的一个弃用的锅楼房内,一是救灾物资储备容量小,救灾物资品种单一,仅储备了一部分最基本的棉被、棉衣和一些简单的照明器材等,帐篷等其他救灾应急物资无处储备,不能满足救灾工作的需要。二是由于现有的救灾物资储备于单位办公楼院内,出路不畅,不利于救灾物资的直接调配运送,一旦灾情发生后,救灾物资调运在空间、时间上都有难度,影响了救灾应急的速度和质量。为此,我们投资20万元,在今年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厂房改扩建中,兼容规划新建救灾储备库12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目前,储备库储备物资有:棉被252条,棉衣850件,棉褥59条,单衣180套,雨衣120件,雨鞋68双,解放鞋80双,照明灯65台,迷彩服80套,棉大衣66件,帐篷800顶。其他物资正在完善。
在救灾装备配置方面,救灾办公室按要求配备有救灾专用车辆、专用电脑、专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基本上满足了救灾工作的需要。
四、存在的问题
1、冬春救助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我县今年遭受干旱自然灾害严重,今冬明春全县因灾需救助人口达58000余人,我县又属山区贫困县,县财政十分困难,除县财政投入的40万元外,还差600余万元没有着落,还望上级帮助解决。
2、现有的救灾装备配置比较陈旧老化。一是救灾车辆还是省市配备的原有车辆,已服役将近10年,目前已行驶30余万公里,严重老化,已不能适应救灾工作需要,急需更新。二是办公室专用电脑和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已用8年之久,设备陈旧,常出故障,急需更新,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落实。
3、救灾工作经费困难。救灾工作主要在基层,下乡查灾报灾,车辆燃油、拉运救灾物资、印制救灾表册等,由于没有工作经费,影响了救灾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