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1
读此书的目的:
自己读书的效率比较低,对于大部分书籍,虽然读过了,但是大部分也都忘记了。想通过方法提高自己阅读的效率以及阅读的效果。
通过这本书,了解读书的方法,看看书中所说的对于自己想解决的几个问题是否有效果。
阅读的目的:为获取资讯而阅读以及为提高理解阅读
大多人阅读都是以获得资讯为主,我们日常花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利用阅读来获得资讯的,例如看报纸,逛论坛,看微博,看小说,
少部分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会阅读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比如物理,计算机,文学写作方面的文章或者书籍,这部分阅读以提高理解为主要目的。
两者可能会有交叉,并不是绝对的,比如看报纸获取资讯,但是如果这些资讯能够触发对整体事件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提高对资讯背后发生的原因的概括和分析,也算是为提高理解而阅读。
这个自身经历比较深的时候就是读历史,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读中国历史,就是了解中国历史各个年代发生的事情,这个主要是获得资讯,知道发生了那些事情,现在读历史,不仅关注这个事件本身,但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和本质是什么。这样阅读的目的就不一样了。
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很简单,我们大多数人小学就可以完成了。主要分为 阅读准备阶段,识字词,懂句子,知语义。能够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时候,对于大部分上过高中人来说,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特殊的情况除外,比如一个英语基础一般的人去读英文书籍,一个非医学专业的读一本医学专业论文的书籍也会存在了解障碍,达不到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大体讲解的是什么内容。对于一本书,我们不是直接看内容,然后从开始仔细的阅读下去,而是先要知道本书大体讲的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了解书的骨架。最简单的就是步骤是先系统性的略读:先看书的介绍,序言,目录,索引,书的评价等,然后是浅读,抽取开头或者重要的章节快速阅读一些大体的内容。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内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强调仔细。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是对于所有相关主题书籍的比较,了解哪些内容是这本书强调的,那些内容是本书没有覆盖到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
"阅读"长久以来,就是相当令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原因不在于不识字,而在于没有目的、时间有限、不主动、不思考、不探索、不懂看好书,将阅读视为畏途。《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应该怎么去读书。
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投入心思去不断地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收效越大。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一般人读书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打发时间,大多都是看过就忘,就像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
“阅读就是学习”,不但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还要用来进行自我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还要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阅读不是在听作者唱独角戏,我们更需要把它当作一种与作者的对话,通过对话,更多地挖掘作者的思路与思想,从而获取一种阅读之外的东西。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是依次渐进的,但又是建立在前一个层次基础上的。通过基础阅读,获取一本书的内容;通过检视阅读,获取一本书的架构和主题;通过分析阅读,更深层次地咀嚼和消化一本书;通过主题阅读,对同一主题的数本书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
检视阅读,是系统的进行略读,粗浅的明白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阅读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应该依照读物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尽可能地避免在阅读中出现停留或倒退。“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读者我们要学会提问。
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三阶段,也是阅读单独一本书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阅读中,首先要对我们所阅读的书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分类。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不仅要满足知道作者在讲什么,还要能够将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清楚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更透彻地理解这本书。
通过阅读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正像作者看待的那样,每本书都像一个人,美丽的封面之下有着一套自己的骨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肌肉,盛装而来。作为读者,需要有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看到盛装下的骨架。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内涵的基础。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你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就像棒球比赛中的捕手,尽可能接住投手投来的任何球,捕捉作者传递过来的每一个讯息。至此,读书才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智力游戏,成为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是本工具书,在指导人们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亦贯穿着作者关于读书的理念。
阅读不只是消遣、获取信息,而是挑战自己,让心灵丰富、成长的过程。近年来,国民阅读率连年走低,已不是新闻。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在登场,作为提升自我的方式却在退场。浅阅读覆盖深阅读,有人甚至试图以声、光、电等新媒体取代文字阅读。因为"没时间""没用处"等原因,我们开始不懂得该看什么样的书、如何看书。应当说这种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悲哀,这种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让人变得被动而懒惰。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培养优秀的阅读能力,这样,人们将会拥有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
但是,话又说回来,从来没有一种方法,是包治百病的良方,这本书亦如是。读书是一种实践活动,本书的确给出了不少方法,然而大可不必拘泥于书中介绍的种种技巧。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谈到了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在他看来,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但不是任何书或文章都要读,我们要读那些能够提升我们阅读能力的书,“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通过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增进阅读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用书中的一段话作结:“一本好书能叫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会”。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3
对于一本应用指导类书籍,本书的作者可谓是看门见山的点出了主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类阅读能力的思考和见解,并对此作了详尽而周密的阐述。这位饱读诗书的智者留下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字里行间洋溢的活力。我想这也是作者一开始对每一位读者所提出的要求: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
对于生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面临信息“被接受”的悲惨局面,也许我们可以为我们的“不知不觉”寻找借口,因为信息科技的发展几乎和我们的成长同步,(几乎满足了我们成长过程中每个时期的信息需求,既不多,也不少)就拿电脑的普及程度来说吧,我记得以前小学里老师统计家里有电脑的人数时,举手的寥寥无几。但到了初中,电脑基本上已进入了家家户户。而现在,电脑几乎成为了必需品,家里,宿舍里,人手一台电脑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就对于生活在这样快节奏时空的我们,突然被一本书的作者一句话点醒,或是被他的一个问题点醒:“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媒体是否真的能增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许,就真如作者所说的:太多的咨询就如同太少的咨询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可以说平时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大都经过华丽的包装,审慎的挑选,所以我们不需要努力面对困难,只要照单全收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找资料,得结论。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我们只需要将接受的知识“倒带”,就可以对答如流了。
这应该称得上是一种退化了吧!在这个咨询横飞的的世界里,我们不停地被媒体洗脑,洗脑,一个看上去对全球资讯头头是道的人,也许只是一个媒体的小广播而已。当然这样的看法也过于偏激,过于片面,但也使人越发体会了作者所说的“主动的阅读”的重要性了。
其实,《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告诉众读者:读书要主动。这种观点的提出打破了很多人认为阅读时被动的接受这种错误的观点。阅读时读者从对作者的不理解到理解的一个过程又可以说时一种提升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相当复杂,但毫无置疑的是,越是用心思、用技巧去阅读的人,收获越大。
在本书中,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阅读,即简而言之为识字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状态,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主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但无论是多精通阅读技巧的学者也一直会碰上这个问题。譬如,我们打开一本非母语写的书,问题就这样发生了,我们必须从头开始,像小婴儿一样先弄明白每一个字的意思,在努力去了解这些字到底是说什么。当然,用一段话来说明基础阅读是有一点小题大做,不过请原谅笔者是一位学外国语为专业的学生,有有感而发,不说也罢了。
第二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即在短时间内对书做一个剖析和概括,典型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也就是作者花了大幅度笔墨写的阅读手法。在我看来分析阅读的关键在于透视一本书,要用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一本书并找出它封面下的骨架,而同时好书和坏书的区别在于其内容是否前后一贯,能不能吧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的排列出来,因此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在于用简短的句子概括整书,并找出各个部分的纲要,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抓出重要句子的主旨,明白作者的论述及其主张,从而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是分析和批评,当然首先自己肚子里要有足够的墨水才行,鄙人才疏学浅这个问题就留给批评家们讨论吧。
阅读的第四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是主题阅读,我们可以称它为对比阅读,对比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找到两三本同一类型的书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课题研究,它的难点在于几乎要调动你所有的信息量。
至于阅读的目的,作者的观点可谓是十分诚恳和客观的,他指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其他动物发展到某一层次后便不再有心智的发展,而人类的身体虽然有限制,心智却没有。我们的身体在逐渐的老去,而我们的头脑却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但正是人类的这一独有的特质,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因为心智和肌肉一样,如果不经常运动就会萎缩。电视、电脑以及天天在我们身边的娱乐和咨询都是人为的支撑物,它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动脑,其实不然,外界刺激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像药品一样,一旦习惯之后,需要的量就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智就会停止生长,也就迈向了死亡。
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好的阅读即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对工作或事业有帮助,它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4
今天看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受益匪浅。以前不断读书却总感觉不得要领的疑惑现在解决了,原来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书中提到读书的三个阶段:粗略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三个阶段是相互包含的,大部分人是停留在第一阶段。只是将书从头到尾看完,而书的主题、作者的中心思想、情节设计都未有深入理解,如此阅读只能从书中吸收到极少的知识和信息。
而分析阅读则是一句一句去分析书的情节、作者的意图、书的论述结构等,将书中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而主题阅读则更进一步,抓住一个主题,对相关主题的书进行分析阅读,并比较讨论。后面两个阶段很少人能够做到,而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才不会让你觉得毫无所得。
当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般大费周章去做,我只是单指那些高价值的书而已。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书只需翻翻即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要对书进行分类,判断书的价值。毕竟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书的&39;数量浩如烟海,我们只需去认真阅读我们需要的书即可。
另外要注意工具书的应用,有时灵活运用工具书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进入作者的语境。
最后要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要写读书笔记,把对书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好再对书进行全面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求知路漫漫,愿始终如一。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5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许多读者奉为阅读圣经。
本书的开篇指出了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因此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没读多久就开始出现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这种精神不济的状态根本无法将阅读进行下去。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阅读缺乏主动性。
完全被动的阅读只会越读越疲惫,越读越乏味,直至放弃阅读。所以,预备开始阅读的人首先要认识到的是: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情,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既然阅读是一种活动,那么也必有活动的目的。阅读的目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获得资讯而读,第二种是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与自身知识水平相当的书,那么阅读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获得这本书所载录的信息而已。阅读高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书,并试图读懂读透它,向自己现有的理解力发起挑战,则是阅读的另一种目的——提升理解力。
这本书所针对的读者就是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的情况下,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认知自我破茧而出。
好的阅读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阅读的人都拥有这些阅读能力,但好在这些能力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答案和秘诀就藏在这本阅读圣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