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泰《寻找家园》读后感

| 小龙

《寻找家园》是高尔泰的作品,该书是作者带自传性的一本文集,讲述了从孩提时代家乡的美好,到流放西北,在鬼门关附近徘徊的经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寻找家园读后感,分享给大家!

《寻找家园》读后感

这本书是作者高尔泰的自传,他用一生漂泊不定来反衬“”等动荡不安的时代。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大章节,他用自己的家人和他自己被打成右派时经历让我感觉“”的可怕。

五七年的时候他的父亲被划成地主和右派,家被政府收了给穷人们住。他的父亲非常有才华,高尔泰还写了几首他父亲写的诗:紫藤铺绿上纱板,暑夏风廊昼曲汯。往事追寻陈述杳,无言默对旧时僧。这样一位满腹诗书的人却因为是右派变成一名工人,高尔泰的父亲因为受不了整天在毒日头底下,背着灼热沉重的砖头赶路,从跳板上跌落下来死了,才五十八岁。他二姐去收尸当众大哭,又被指控为“具有示威的性质”现场批斗,成了右派没了工作。他的大姐和一位地主的儿子结婚被划为地主,三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草屋,三十年过去了,高尔泰去看他们时,已经认不出了,坐在他面前两个佝偻麻木,反应迟钝的老人是当年活泼可爱,生龙活虎的大姐和姐夫。

高尔泰还用他的朋友的经历来写“”的可悲。他的朋友个个有才华可都无缘无故的被划为右派,一个个的下乡劳改或劳教,一个个的去捡垃圾做苦工……….

接着高尔泰因为写了一篇《论美》也被划为右派被分到夹边沟劳改,夹边沟里面都是有才华的右派,他称那里是地狱之门。夹边沟就在沙漠中,环境相当不好,大部分是盐碱地,望出去白茫茫一片,他们劳改犯的任务是在这上面挖排碱沟,无止尽地挖,天黑了才完工,早饭晚饭都只有一点糊糊,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有沙尘暴。风暴将他们破旧的棉袄填满了,一下变成了沙土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周围的人纷纷死去,经常走着走着一个人就倒下了,再也站不起来,他的尸体被风沙掩埋,都没人管,高尔泰原本也坚持不下了,不过还好他会画画,警察把他带到了兰州修复敦煌壁画。

看了他的故事,我真心觉得恐怖又非常可惜,又非常愤怒,恐怖在当时社会错误的反右思想,可惜在一个个才华横溢的人死去,愤怒在这错误的思想让中国发展倒退了20年。想都不敢想,也无法想象当时的社会风象,特别是那劳改的环境,走着走着人就死了,大家都饿肚子,一个个曾经的学者为了填饱肚子已经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了,名演员偷别人馒头,大音乐家和留学回来的博士为了糊桶里的一丁点糊糊,打架。一年到头都不洗澡。

唉!我只能说这是一段非常有经验教训的历史。

读《寻找家园》有感

《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先生一本带自传性的文集,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久,记录了祖国最动荡年代的生活片段。从孩提时代的美好家乡,到流放西北,最后远走他乡,高老带着沉重的口吻一一道来。

高老人生大起大落,几易住地,认识了、观察了不少人,他冒死将他们一一记录,只为还大家一段真实的历史,不让后代将他们遗忘。书中如同“人物志”般的描述虽零散,却不减表达的力度和深度。

在夹边沟、敦煌、兰大、川师大、监狱,这些农民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的后代无一例外都逃不出时代的枷锁。太多的人,匆匆看过一遍后,已经在我的记忆里模糊了。笔记上跳动的几个名字,瞥一眼,却还是让我感触颇多。

郭永怀,工作卖力却还是招人恨。在例行会议上,一同劳改的人即使挑不出他的错,也绝不会说他一句好话。人情的淡漠,心胸的狭隘,早已不是被指责的对象了。在那个小环境中,大家相互监视,相互指责,相互揭底,对周围环境的警觉度如同大自然动物一般灵敏,温情、真诚等品质为了一己活路,早已被死封在内心深处,绝不容许有半分的缝隙让它们逃匿。

还记得那件蓝棉袄,出自一位老母亲之手,穿在夹边沟孩子的身上,成了农地上的一抹亮色,作者眼中的一丝暖意。儿子离世,蓝棉袄几经人手,依然在田野上晃动,高老每每看到,内心唏嘘不已。远方的那位母亲,在孩儿离世后,该如何地面对这个世界。

就在身体快熬不住时,高老因画画的本领死里逃生,来到了敦煌。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些依然留在夹边沟的人们,无一不留在了那里,与黄土蓝天为伴。就地掩埋的尸体白骨累累,无法辨认身份!

在敦煌、兰大、川师大的时光里,高老也并非一帆风顺,知识分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虽不粗鲁却是恶毒万分,让这位无法将“中庸”之道融入血脉的学者吃足了苦头。即使如此,高老依旧不肯学乖,文章也未见丝毫妥协,唯一让步的就是他也学会了怀疑,怀疑身边的一切,原本的性情中人已经麻木到无法对对方浮光掠影般流露出的一丝“真性情”再有任何的信任了。

这段时间,也不全然那般灰色,些许人还是送来了温暖。

韩学本,在“五四运动”、““””、“反右派”运动的蹂躏忠厚,还有如此学者依旧坚信孔子之教的团结作用,还有学者敢于有自己的思考,不可谓幸哉。

忘了哪边看到某人看《布拉格之春》的感慨,说译者是五七干校某学者,功底深厚,见解独特,佩服。韩学本、高老就都曾在五七干校中呆过,这个当年大人们接受思想改造的地方,能出一个高老、韩老,也必然会存在其他有智慧、有能力的学者,不奇怪了。

苏恒先生,一个在那个时代“痛苦地”“顺畅游走”的人。

他的诗稿和论文,迥然不同。

“那些在理性框架内禁锢了一辈子,年复一年地积累起来的无名痛感和无名苦感,

互相推挤、涌动,形成一种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写,他无心撞上了诗。”

人那,若是微观地看,真真是了不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救法,高老书写记忆,苏先生吐露出诗。无法,如不这样,怎么活得下去。

通读全文,没人不佩服高老追求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毅力,这股子劲仿佛天生,近似本能,即使到死亦不肯有半分放弃。面对昏暗世界,这近似赤裸的直白却是一张现世的催命符。母亲曾为其算过命,说他写文章便会大难临头,一画画方能化险为夷,真准。高老几度劳改、几度入狱皆因忍不住将体悟放诸纸上,见之大众。即使出国逃离之前,还在坚持做“出格”的事:在大学讲堂讲人的异化问题,在家中“伙同”夫人收留被政府追捕的朋友。

如此不肯妥协,近乎木讷地坚持自己的人,不可思议啊!

高老的三次婚姻,品质参差不齐,不免让人感慨,清醒如高老者也会在婚姻大事上栽跟头。

第一段与茨林的结合,平淡却温馨。可惜好景不长,茨林怀二胎时,不幸身亡。

第二段婚姻俨然一场噩梦,当初结合一是考略到女儿高林的抚养问题;二是听人提及那女子面对高官时不卑不亢的一幕,甚合心意。哪知人是如此复杂的生物,婚后显露出的另一面直接将婚姻推进了坟墓。两人价值观严重不合,高老保持尊严,却不耽名利,活脱脱一个追求真理、精神纯性的知识分子;而那女子虽自尊极高,终究是个世俗之人,难脱物质束缚,其实自尊也是出于自己的野心和嫉妒而已。两人从要离到离成,拖了七八年时光,离婚那刻,高老痛快坏了,想想也还算幸运,身边同事有因体制问题终身离不了婚的,那可真比死还难受啊。

第三段婚姻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夫人小雨因父亲所托,帮高老保存记录的纸片,在阅读完所有的纸片后,小雨爱上了这位已经上了年纪的男子。哪怕后来父亲与高老决裂,小雨亦不悔与之携手。高林(高老长女)见父亲晚年有小雨阿姨陪伴,内心甚是宽慰。夫人小雨陪高老度过监狱生活,又陪他远渡重洋逃离到美国,在异国他乡,高老一心伏案写作,是夫人小雨在邮局上夜班养活两口子。这位夫人坦然地接收着如此清贫的日子,俨然杨绛先生在世。

上天还是公平的,赐予了这位历尽沧桑的男人一个至死不渝的灵魂伴侣。

高老的三段婚姻值得细细品味。本人虽没什么婚姻经验,但看看周围那么多对夫妻,感触还是有些的。究竟该把婚姻放在多高的位子,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诸多家长将孩子的婚姻大事当做了他们人生的“终点",以为结一门看似门当户对、两情相悦的亲事便代表了自己孩子将来的幸福生活。现实却是,两人结合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在重新开启的路途上,也得好好经营,不能懈怠。所以归根到底,婚姻也只是人生的一个旅程,有时可以看淡点,毕竟路不是只有一条的。像高老,该离则离,看淡了。

哪知淡泊婚姻后,反而收获了人生的至爱。

所以”迟“不是个问题,怕迟是因为战胜不了对于婚姻的执着,战胜不了内心的不安全感。

说穿了,症结还在于人自身,人总是制造很多的制度,习俗,把自己套牢,最后还对制度、习俗顶礼膜拜。

看完传记,高老的独立人格毋庸置疑,他追求独立思考的信念如同宗教信仰般坚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年代,他能做到身体力行,时时散发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绝。相比较,高老身边的人,却在这股红色浪潮中迷失了自己,或者说从来未曾清醒的人们再一次地随波逐流了。

9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