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的心得体会

| 小龙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简单的三口之家,夫妻的爱情,父女、母女的亲情,以及“家人”走失后的种种挂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分享给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

初识杨绛先生是在20_年5月25日她逝世时,满屏的杨绛语录以及各网友对杨绛先生的评论。"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就是这样一段话,让我心生莫名的喜欢。让我对杨绛先生充满了崇拜之情,于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了解越尊敬。他被钱钟书先生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对杨绛先生的评价是一一智者,因为生活上的智慧与学问上的智慧,他们活出了与众不同的丰富人生。我想对一个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读她的每一篇文章,从字里行间去与他的灵魂对话。

正好慈光精舍读书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从《我们仨》这本书读起。这本书的书名,我很喜欢,我们仨,简简单单,让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杨绛先生家庭的欲望。这本书是从杨绛先生的梦开始,关于他们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

前面是他们老了,他们相失了。后面才讲的是一家三口温暖的日常生活。虽然采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读来却最先在脑海中浮现出解放前一对二十几岁的年轻夫妻的模样,一个儒雅、斯文,满腹经纶。一个睿智、从容,才情万千。他们一起出国求学,一起过他们特有的学者生活。除了读书,他们认为做饭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恨不得不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让我惊叹,他们读着学着,学着读者,从两个人变成了我们仨,多了个阿圆。

学者的家庭永远离不开书,阿圆从小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喜读书,到哪里,必先找书看,被钱钟书父亲认定为“吾家读书种子也"。而且阿圆从小就很懂事,很孝顺,大雪天的背着妈妈抠猫屎,撮煤球,到父母年迈时,每天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们吃,每每读到这,我必止不住流泪,多好的阿圆,上天为什么不对阿圆多眷顾点,让她陪在父母身边长些再长些。他们三个人很普通,像我们身边许多三口之家一样,粗茶淡饭,温馨简单;但他们三个人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爱读书,总是静静地各据一张书总,静静地读书工作。他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都可摇身一变成多人,或父亲或兄弟,或母亲或姐妹,互相体谅,互为依靠。阿圆这个孩子让我心疼,心生爱怜,她经过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读到这里,我心里特别难过,就感觉阿圆是我的孩子一样。阿园是杨绛先生的心头之爱,让她牵肠挂肚,阿圆是他的生平杰作,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尝不是杨绛先生平生最伟大的业绩。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却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个人在万里长梦中不愿醒来。

整篇文章读来笑中有泪,温馨却又沉重,哀而不伤,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平缓压抑。这也许就是杨绛先生己经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才能如此淡定与从容吧。我们仨可能就快要团聚了,而她在寻觅归途!

读《我们仨》有感

读此书的缘起很奇妙。第一是君君推荐,若是我自己,那是不会查找此类书看的。二是看到推荐时我刚好有空,不然再往后就很有可能被杂事所耽搁 从而错过阅读时机了。)

更好玩的是,杨老在第一部分写的是她的梦境。这一部分看似虚幻纷杂云里雾里,实则在老人往后的故事里 这个梦境里的点滴都是有迹可循的。

虚实之间,流露的是满满的真切的情感。

当然那是后话,当时纯粹是被梦境故事里的强烈情感戳中了,于是果断决定开始阅读。

以上就是缘起了。

(据悉奶爸看完第一部分后的内心感觉和我完全不同诶他当时看完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觉得这真是个坑。。。哈哈哈笑翻)

说真的,这本书的读后感 我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写,因为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一定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甚至与我自己从前看书的心情,都完全不同。

因为它带给我的 是一个我从未有过的机会。

一个听老一辈讲故事的机会。

可能是从小离家的原因,所以从没有什么机会去听家里老人们的故事。直到真的再也没有这个机会。

于是 这竟渐渐成为了一种连自己都以为自己不太在意的遗憾。

但”以为不在意”不等于”真的不在意”。

当看这本书时,越看就越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突然间多了一个很亲很亲的长辈,愿意一点一滴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他们那一辈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在一旁静静的听,听一个老人以平常而深情的语调 以她铭心又温和的方式去怀念 ”我们仨”。

从一起留学到后来结婚喜得爱女;从回国后的几经波折到辗转安居;直到最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 相继离开。

故事有喜有默有动容,在听故事的当下,心里的某个地方 已有知有觉的发生了某种改变。

从故事里可以看到老人对事物的经历和看法。关于读书,关于原则,关于排挤,关于适时的沉默;关于相守,关于离别,关于选择;关于时代动荡中的感情,不论是亲情、友情 又或是爱情。

一点一滴,渗透生命,又滋养出新的生命来。

听完故事 心里生出了某种共情。

我们仨读书心得

连续读完杨绛先生的三部作品,《干校六记》(1981)、《洗澡》(1992)和《我们仨》(2003),从写作时间上看,正好相连;从叙事上看,应该是《洗澡》在先,然后是《干校六记》,《我们仨》则是对过往生活的完整叙述。

书分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准确说只有第三部是对过去生活的叙述,第一第二是杨对丈夫和孩子的思念。

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年5月,杨绛先生去世。他们仨在天堂相聚了。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婚后到英国留学。钱生活技能基本等于0,不会做饭也不认识路,在学习了如何做牛奶红茶后,给杨先生做了一辈子的早餐。

一个幸福的家庭必定有他的传统,哪怕是古怪的,可以让你仪式般遵循,想起来就觉得温暖。

杨先生很好玩,剪虾须时,虾一动,把杨先生吓得扔下剪子逃出厨房。“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钱钟书作诗“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两人的生活过得和过家家一样。

阿圆出生,因为哭声嘹亮,被护士称为“Miss Sing High”。钱来帮不上忙,还经常做错事,向杨先生承认错误,什么东西弄坏了,杨安慰他,“不要紧,我会修”。钱对杨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

抗战爆发,杨先生得知妈妈去世,哭个没完,钱百计劝慰。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1938年,忧心国事的二人带着孩子回到国内。钱受聘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安化县蓝田镇)任教,一年后,到上海再见阿圆。孩子已经不认识爸爸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钱在阿圆耳边说了句话,孩子马上和他亲近起来。只是钱当时说的什么,杨先生当时没问,现在又无人可问了。

抗日时期,钱钟书一家住在上海沦陷区,生活艰难。一次学生送来很多西瓜,阿圆很惊奇。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

可怜的钟书,居然还有女儿为他自豪。

钱钟书的父亲并不欣赏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一直让儿子“养志”。1948年,钱钟书爷爷百岁冥寿,大家回乡,老爷子偶然发现阿圆认识很多字,大感惊奇,认定是“吾家读书种子也”!

这位老爷子做派和我家老爷子很像啊,来家里做客的小一辈都被考校过学问,甚至儿媳妇也得背《将进酒》之类的,以致于小朋友们没人敢来家闲聊做客。

解放后,一家三口进京,接下来开始无休止的运动。三反运动——《洗澡》,五七干校——《干校六记》,在其他著作中,都有较详细的描述。

钱恃才傲物,一向不大看得起人,揶揄嘲讽不留面子,在《围城》中略见一斑。以他的性格,在历次运动中,没有被打倒再被踏上一万只脚,实在是幸运。

钱在“”时负责将毛的诗词翻译成英语,在家撰写《管锥篇》,杨开始翻译《堂吉诃德》。我上学时曾翻看过父亲的《管锥篇》,看不懂啊,今天才明白,钱创作时故意用文言文写作,怕红卫兵不容许啊。

杨很自豪的说,钱的学问是冷门,不用炫耀学问,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在这些运动中,一家三口能够挤在一起,就已经很幸福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受胡乔木的庇护,在三里河寓所,钱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杨绛先生用非常意向的笔法,写了亲人离世时的情景。

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我说是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钟书点头,却闭着眼睛。我知道他心上不仅痛惜圆圆,也在可怜我。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还没到客栈,一阵旋风把我卷入半空。我在空中打转,晕眩得闭上眼睛。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来怀念我们仨了。

9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