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习感想心得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蜡烛的灯笼。”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一点不错。即使已经参加工作了,我们也不应该放弃对知识的学习。相反,作为企业的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读一些开阔心智的书籍,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大有好处。聪明的人,总是善于用别人的智慧来填补自己的大脑。去年,在全局范围内开展的学习《细节决定成败》、《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等几本书,让我们受益匪浅。新年伊始,我部就形成了学习“五本书”的热潮,我站的学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学以致用,2月份,通过对《解放军精神》一书的认真学习,通过与解放军的全面对比,经过几天深刻的反思,我已查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虽然我们也许已没有机会成为解放军,但是,我愿意也已下定决心要以解放军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象解放军一样优秀的人,即使我做不到那么好,但是,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就是进步,就有成功的可能。
下面,就是在学习之后对自己提出的几点要求,希望籍此可以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一、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坚守职业天职与使命。
既然我们选择了工作,就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好。一个人一生中除去休息的时间以及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时间,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可以说,工作等于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如果一个员工不能站在理想的高度上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能满腔热情的去工作,那么他成功的机会就非常渺茫。对于绝大多数具有上进心的员工来讲,工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工作更应该是天职,是神圣的使命。
然而,现实中,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被人忽视、没有被安排在好的工作岗位上、没有高工资、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等怨言,一副很受委屈的样子。其实,你有没有认真的审视过自己:你真的应该被安排在那个你所认为的重要位置、领到你所期望的工资、得到别人的重视吗?不劳无获,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付出就没有理由索取,当你伸手向企业、向领导要这要那的时候,你有没有认真的审视过自己你为企业付出了什么?你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没有资格埋怨别人,要怪只能责怪你自己;如果没有,你就应该摒弃埋怨,积极进取,努力培养主人翁意识,热爱你所在的企业,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尽你最大的努力,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多做贡献,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你的努力,你也会得到所期盼的一切。
二、坚决服从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
企业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不是一个自由的组合体。它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制度、有目标的合成体。在这个组织里,个人不能也不允许自由散漫,不服从管理。服从是天职,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项基本要求,即使领导的某个安排你内心无法接受,也要告诉自己丢掉不满情绪,因为企业不只有你一个人,它是一个大集体。个人往往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往往先考虑自己,你所看到的、你所关注的也许只是你个人或者是所在小组的利益,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领导则不同,他所考虑的是全局、是整体。所以,对于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很多时候,很多我们开始并不能够理解的事情,在实施的过程中,自断后路、义无返顾地去执行,原本想不通的事情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理解,从而激发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促成工作任务的完满完成。
三、高标准、严要求,苦练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过硬的基本功。还记得上大学时,老师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锈的;本事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来愈烈,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能。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最紧缺的就是精业的员工,就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待自己,对待工作,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要满足于已经掌握的,这个世界是大变、多变、快变的,要努力寻求更好、更快、更富成效的专业技能和技巧,提高自身竞争力,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才有可能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四、努力培养团队精神,善于更要乐于与他人合作。
在现代社会,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变的越来越重要。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一个个单独的优秀人才的力量。所以,现代企业招聘员工,虽然都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但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团队精神。就算这个人是天才,如果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种人也没有企业愿意用。不能与同事友好合作,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即使有很好的能力,也难以把自己的优势在工作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甚至,由于其自高自大、排斥他人,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一个人能力再强,总有能力不能达到之处,团结才有力量,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精诚合作,会把事情做的更好,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11>2的道理。
五、自信乐观,积极向上。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失去了自信而失败。
企业实习感想心得篇2
弹指间,不知不觉我来公司已经一个多月了,对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变得不那么陌生了,伴随着实习渐入尾声,也在同时宣告着我即将走上我的职业之路,兼具向往和挑战。由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干预着实习计划,整个实习阶段是以断断续续的形式进行着的,四月份的实习见闻好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即便如此,当我静坐回味,实习中的点点滴滴又开始浮现在脑海中,整理思路,实习的轮廓便自动生成。
整体而言,实习涉及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依次经历了车间、仓库、IT部、出口部。是对将来可能与工作相关联的事项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和掌握,归根结底每一步的学习都是为后期开展财务工作做铺垫的。就拿车间实习来说吧,可能对制造业这一块比较陌生的我经过从贴片车间到插件车间再到组装车间的学习之后,开始了解了现代的制造行业产品是怎样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制作出来的。每个部门的实习都是先聆听主管人员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讲解,再安排岗位实际操作,而每一次学习都碰到了不同的问题,如果说对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一一道来的话,未免会有长篇大论之嫌,现就简要的回顾一下我的实习见闻吧。
贴片车间是我实习的第一个车间,这个车间的员工们主要是完成各类面板的贴片,包括机器贴片和人工贴片,剪脚、刷锡、烧程序、炉前查板、烙铁、扭螺丝、炉后查板等工序。在贴片车间的实习让我见识到了高科技的高,一块小小的面板在机器的控制下可以实现从自动取板、打孔、取芯片,贴芯片等各种动作,尤其是机器作业的精、准、快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在机器的“玩转”下可以完成某些人工较为困难的工序,并且公司也正是采用这种高科技的SMT生产线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当然贴片车间不仅仅是由几条功能庞大的自动生产线构成的,还有部分工序是需要人为去修正与补充的,如手工贴片、刷锡、扭螺丝、剪脚、烙铁、烧程序这些属于半机械化的工序,并且就自动化生产而言也是会时不时的出现故障的,需要有专业人士在听到报警声之后去调试的。来到插件车间可以发现这里与贴片车间是天壤之别的,虽然其就坐落在贴片车间的隔壁,也可以清晰的耳闻贴片车间传来机器打孔的“嗒嗒”声,但是当你处于这个车间时,你会被整个车间的井然有序所感染,进而忘却了外界传来的杂音,这里除了传送带上自动流动着的半成品之外,员工们都在默默地埋头干手中的活,有的是左手插电容右手插三极管,有的是左手插排插右手插排母·····还有诸如三极管、二极管等插件,员工们不停地重复着,都没有多余的动作,产品的插件速度决定于传送带第一道工序工序者,一般情况下这道工序是由老员工操作,同时后面的员工啊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速度调节一小段传送带的速度,如此才能一方面保证传送带的总体速度,另一方面又灵活调节不同工序所需的时间差异,从而达到一个最佳速度。传送带上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由老员工操作,他们对于前面的各道工序都有一个熟练的掌握,因为这是一个纠错补漏的环节,对于流到他们手中的已插件完毕的面板他们可以一眼就发现哪个插歪了,哪个方向插反了,哪个又是没到位。
经过检查后的面板的下一步是剪去面板背面过长的脚,再就是拿到检测环节去实际试验,将制作好的面板放到数字机里面去测试是否合格。当一块块空白的面板被贴片车间和插件车间加入的内容并检测合格之后被运往半成品库,而后作为组装车间的加工对象,我便尾随这些半成品来到了组装车间。我和罗琼在二楼车间扭螺丝时抱怨手酸痛,肖助理曾笑我们没去过组装车间,那时不已为然,当驻足于实地时,随着那一阵阵“隆隆”的敲打声,声声铿锵有力,我便懂了,懂了这里更似体力车间。这个车间的员工们主要是将那些半成品组装起来,装好之后还不够,那些高频头之类的
产品是常年暴露于外面受风吹雨打,所以为了延长这类产品的寿命就要做防水加工,在那些外壳上面的缝隙处涂上胶水,待胶水干了用机器吹气检测是否有漏气。多次检测后方可包装。数字机和机顶盒的组装分在后面的几条线上,这些产品的组装工序很类似,都是贴铭牌、连AV线、震机、称重、包装等,这两种机型长得也很类似,但是内容却有很大的差别,内容决定其功能,机顶盒要插卡使用,故机顶盒主要是在国内销售,而数字机主要是销往国外。
三大车间在我的走马观花似地学习之后,我来到了仓库学习,仓库分为材料库、半成品库以及成品库,材料库有很多货架,不同的材料根据重要性分为A类、B类、C类,分别摆放在不同的货架上由不同的员工负责,对不同的类别的材料的盘点要求是不同的,对不同的类别的材料的盘点时的盘盈盘亏的惩处也是不一样的。材料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材料有唯一的料号,仓管员们就是以此来收发料的,久而久之就能够很迅速的找到某一种材料的具体位置,而对于材料他们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细到具体的型号他们是说不上来的,也无法说出材料的容量等。若是要知道容量的识别方法就只有去向车间的管理人员们咨询。半成品库和成品库也是类似的,只是这些产品是用货板置于一堆。半成品库的材料分为机构材料、板类材料。前框、上盖、底板、遥控器、AV线属机构材料,这类材料中多数是购进的,电源板、面板、面板、主板、接线板属板类材料,铭牌有VENUS、Jameson、Gala_y等。材料有有铅和无铅之分,含G的是无铅类。成品库的就是组装车间完工后的产品,很多箱子都是长的一样的,但是是仓管员则根据外箱上的唛头区别产品来发货,正唛是产品的名称,侧唛是各个箱子的装箱数量和净重、毛重等信息。
在学习了产品的一些实物知识之后,我对从最初的购入原材料到最后的销售产品的流程是怎样在计算机上反映的,这恐怕只有IT部的员工最熟悉了,他们控制着整个易飞系统,生产车间和仓管人员只对其为其政熟悉,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时常是当各个岗位的员工不知道怎么操作时就来向IT部的高手们求救。IT部的人比较忙,就只给了我易飞系统的一些电子教材,让我在那里自学。
自学了两个上午后他们建议我去出口部再加强一下外贸这一块的知识,于是在人事的安排下我来到了出口部。出口部的朱经理很有耐心,他将出口环节的从接单到出货结合易飞系统简单介绍了一下就让我去跟小王学习,小王跟踪接单这块,她在在收到合同、会签表后给到相关部门做合同评审、技术评审,合格后传订单下单通知到有关部门,接着是录入客户订单,再给到资材部让他们评交期,最后她会在系统里录入交期。剩下的就是生产部门去加紧生产了,合同签的交货期快到的时候,业务员们就会提交出货申请单给出口部,出口部的欧阳根据财务审核的资金是否到位再决定是否出货,若到位则通知生产部、资材部能否安排出货,然后开出货通知单,经财务审核数量、金额是否与系统一致后开销货单,接下来是申请车辆,将合同、发票、装箱单、报关单、报关委托书等交给运输部由司机带到深圳,这样出口这里算是完成了。此外,欧阳还跟我讲述了一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区别以及国际交易中的三种货运方式FOB、C&F、CIF的区别。
虽然每个部门在经过多年的实际运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最佳的工作方法,并且方法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改进的,但是对于一些细小的问题是可能还是会有疏忽的地方或者说存在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仓库去盘点,在半成品库的一个角落的货板是湿的,原来是天花板上有一根管子里偶尔会滴水下来,上报了也没有人即使的去修理。还有就是成品的摆放也很乱,要盘点一种成品时可能要在整个成品库寻个遍,不仅如此,有些甚至出现窜仓库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时时管理好库存品。在月底与客户进行欠款对账时,也有客户反映售后产品维修、开票不及时等的情况。出口部的同事们也抱怨现在的出口流程比以前的要复杂多了,每个单都要跑很多个部门去签字。公司现在走在上市的路上,这些问题是必须正视的,不管是复杂的程序还是细节问题都只是短暂的,待到上市成功那么一切都会变的更加顺畅,会有制定更及时的应对措施、优化工作程序,处在此阶段的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需要做的是努力完成工作,积极配合公司走好每一步。
本次实习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之前的我是一个纯学生,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慢慢的过渡为一个无论是从思维方面还是从心态上都有了另一番感悟。
首先是我越来越感受到了有些事情是看似简单而实际上是不那么简单的。处于新手阶段由于不熟悉而显得笨拙不堪,做起事来常常出错,这时需要的是更多的练习,用熟能生巧可以弥补;而当成为一个老手之后呢,这样的人长期从事着某个岗位,对工作已了如指掌,但是上班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某个于他们来说很简单的工序,如插件,如扭螺丝等等,有想法的人都会觉得生活太过于枯燥乏味,能长时期的坚守着也是不简单的。
其次是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精髓,一个制定有良好企业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良才将士,企业文化当然不仅仅似乎公司制定的那些规章条例,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的可见的我们切切实实体会的工作和生活氛围。相对一个高竞争高负荷的企业,大多数的人还是宁愿选择工作环境比较和-谐的企业;相对一个凌乱不堪、垃圾漫天飞舞的环境,试问谁人能忍?谁人又趋之?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创造和-谐的氛围,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俨然这样的企业在今时今日的社会也更具发展的潜力。看着公司墙壁上挂着的那一幅幅名人名言,也许他们来自国外,也许员工们不都看的懂,但是只要一个人看懂了并行动中,那么这样的行动将感染身边的人于无形中。
最后还想说的是心态年轻的人是最具魅力的,这是我在离校工作后的最大的感受。生活中遇到年幼者也必然遇到年长者,在与年长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中有些人虽饱经风霜给人的感觉却是青春依旧,因为有一颗年轻的心,他们平易近人,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对工作活力四射,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知识,与他们交往犹如朋友之间的切磋,在他们身上仿佛没有了年龄的痕迹。曾以为自己很年轻,生活圈里的朋友同学多属同龄人,一直也以在校生自居,仿佛学生就是年轻的表征,可是离校后发现那么多那么多的年龄很小的人早已在社会上混了多年了,跟他们相比我仿佛起码不再年幼了,也不允许自己再幼稚了,当生活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的时候我得学着像一棵树一样傲然挺立着。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想进步就跟着牛人跑,我想那些牛人们正是用他们对工作对生活对未来的激-情来作为跑在路上的动力吧,所以我也要开始学着坚持着的跑起来。
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远远不止这些,时而涌现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就留给我在闲来独自咀嚼回味了吧。
时钟在马不停蹄的走着,我即将远行,燕姿轻唱的“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在耳畔响起,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未知,未知就会莫名的产生恐惧,我努力着试图掩藏不让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迟疑,我知道这样的一条路上的我让多少人惊叹着,又让多少人牵绊着。脚下是上下求索的漫漫远路,唯有踏实走才好!
企业实习感想心得篇3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规定的“基地培训+企业实践”的模式要求,在经过1个多月的理论学习后,山西大学组织参训教师于20__年8月31日到9月11日之间进行了集中的企业社会实践。本次实践公涉及两个企业,每个企业的实习时间为一周,实践目的主要是进行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切实感受日常教学和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差距,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一周实习企业是解放军6904工厂,主要生产军用通讯车辆。生产的产品在目前来说技术含量算是比较高的,而且产品的销路也相当不错。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在企业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生存现状以及通讯车辆的整体工作流程,基本上对6904工厂生产情况、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流程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主要协助各个岗位的工人在每条流水线上从事具体的工作。
第二周的实习企业是山西亚森公司,该工司主要生产医用血凝仪和尿检仪等产品,所生产产品也是当前市场畅销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是山西省一家高科技私营企业,位于山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第一天的上午是由企业主管对企业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生产产品的范围、性能、技术含量等做了全面讲解和介绍。剩下的几天时间里,主要是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体验理论与实际操作技术的差距。
通过半个月的企业实践,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企业在技术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需要和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得出了要能够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来适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归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动手能力很重要。企业需要的是进入车间就能干活的,最好是技术熟练的工人。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熟练和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到毕业时就能够在短暂的培训后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给企业就能够带来稳定和及时的利润,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怎样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目标,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先进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社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为目的,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因此,各地,各职业学校应该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作为大事来抓,除了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外,各地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各职业学校也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从各学校的办学实际出发,下大力气、化大成本来搞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职业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能“瓜菜代”,应该大力发掘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采取校际间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大多数学校基地建设的资金缺口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各地、各级政府可以盲目投资,搞一窝蜂的乱建设,把国家的钱随随便便地肆意浪费。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有统筹性地、有发展性地建设本地的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要把有限的钱用在最有利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基地建设上。要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避免建成后成为落后的、过时的、既学杂费国家财力,又学杂费社会资源,同时还让学生无可用实践基地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对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各个职业学校有严格的、及时的、有力的监管措施,有事后的处罚政策和法律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改革很重要。作为职业教育,不光是有了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有了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就可以了。如果只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的实践设施,而没有先进的,适合企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知识,那些东西也就成了一堆无用的废铜烂铁了,要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的社会的发展,定期地到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不断地改进教材内容,把最新的东西不断地加入到新的教材或讲义中去,才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都说理论是从实践中发展提炼而来,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又是遵从了这一原则的呢?目前通行的教材虽多,但体系结构都大同小异,大多数是大学教材的翻版。强调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看重学术价值,或者体现作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对于“教材是给不懂的人去学习”这一理念基本不关心。同时,教材也不符合中职生本身的特点———中职生就是由于学习能力差而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如果继续强调教材的知识系统性,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但如此,教材使用的年限还比较长,如果是一本优秀教材,那沿用的年限就会更长,内容陈旧的情况很突出,不能及时体现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新观念。但是教材问题很复杂,在目前很难统一的情况下,开发校本教材成了我们可以说是不得已,也可以说是出于自发的一种选择。要针对各地、各学校的不同特点,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在预测未来几年的技术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切合实际地组织编写教材。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企业的需求,要关注社会的需求,主动改革教材的编排,把问题的关键放在通过怎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上。只有自己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才能在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亮点,以便在同行竞争间立于不败之地。
三、要抓教师素质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管理都还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要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对学生要求如何如何,但教师的水平达不到,那终究还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先让教师接受最新技术的培训,各学校要定期派一些教师到企业或其它地方去吸收新知识,了解新的技术需求,并将之溶化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四、要搞好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岁之间,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也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他们进入社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眼高手低,怕苦怕累。所以,对于中职学生,要从一开始就抓好就业指导工作,要不断灌输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勤劳致富的思想。要教导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纪律,遵守时间,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树立刻苦钻研精神、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要有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总之,到过了企业,就知道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实用的人才,如何更好地作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