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
看过之余,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要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这对当时的周逾和现在我们看来,真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瞒“过了多疑的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万支箭,令周逾刮目相看。试想,诸葛亮不讲究“策略”能行吗?
细细思量,我们的学习不也一样吗?也应讲究方法,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让大了大脑得到调节,为下一节课积蓄精力,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这样,生活也如此。有一次,家里来客人,妈妈让我给客人沏茶,沏茶就要烧开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叶。烧开水约十分钟,洗杯子约要五分钟,分放茶叶约三分钟,这样一来,就要共花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可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法:在烧开水的同时,就洗杯子,分放茶叶,等水烧开后,其余两项工作早已完成了。这样一来,我不仅节约了时间去做其它事情,还让客人在短时间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
做事情不仅要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识”,还要有“单匹救主”的赵云的“胆”。记得那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让我们练习跳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就像猴子一样一跃而过。轮到我了,生怕摔着的我及得额头直冒冷汗,胆却的内心使我的动作变得缩手缩脚,最后落得个“嘴肯泥”的下场。体育老师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又耐心地给我讲解跳高的要领,在老师和同学们地鼓励下,我大胆地又重试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漂亮的动作还博得同学们地欢呼,齐声叫好。唉没有胆量可不行啊!
是啊,我们虽是新世纪的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样渊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没有赵云那浑身是胆的气魄,试问,我们能有“胆”有“识”吗?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手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世纪少年吧!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2
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便要每个同学都能养成一个“好读书”的好习惯。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著作,感受颇多。
“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
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
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打架。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3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清风微露,在河彼岸开出一朵奇葩,隔着河,踏着草鞋,去探求另一个世界的风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就像是给了我一把开启中华文学的钥匙,而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和不朽,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敢遣词造句的评述,只是表达以下自己的感受 。
随着原始诗歌的产生发展,又出现一种原始文学——神话。它起源于远古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这些神话故事随时由于人们的幻想所构成的,但是这些幻想绝非全然是荒诞无稽,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神话,他们明显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那种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坚强意义,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刚刚结束了对神话的了解认识,我又接触了《诗经》它由305首诗组成,也被称为是“诗三百”,《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并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描写了上古时代民族的形成发展,也反映了古老国家的政事兴衰。《诗经》中质朴清新的风格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谐自然的韵律,将永远是激励文学创作的力量源泉 。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又通过老师的教导,认识到伟大教育家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行善”“仁政”“王道”,荀子的“性恶”,老子的“道”庄子的“顺天命不作为” 。
西汉的司马迁,对我影响很深刻,他对史学的执着追求,严谨公正的`学术态度,渊博的学识,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更让人钦佩的是他在遭遇宫刑之后写下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的历史丰碑,在史学上开启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在文学上他使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艺术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它就如一颗部不落的星辰,永远闪耀在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长河上 魏晋那杯朝的陶渊明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有四分之一的是田园诗,这些诗表现了田园生活, 抒发了他复杂的思想感情,读他的诗镇可谓是种享受,他把我们都带到那些美丽的迷人的田园中去体会当中的乐趣 。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懂得了古人作品和古人的为人做事,更多的领会作品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在此后的时间里面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成长,让自己进步,同时也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对我的教导。
我喜欢古代文学,更喜欢您这个老师,喜欢您那种古典的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也会不断向您探讨古代文学中的蕴意。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4
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
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岁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中的生字,记住了这课书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 “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 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这个“立体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就词的具体解释说,如《论语》中的“仁”字,在《学而》篇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仁”字是指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即仁德,认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里,说:“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释稍有变化了。在《里仁》篇,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指居住,这两个“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仁”的解释又有些变了。在《子路》篇里,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假使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这个“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释又有些变了。这个“仁”解释成推行仁政,成了动词,用法也变了。在这些句子里,“仁”字作为仁德的意义没有变,只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由于用法的不同,在具体解释上有了变化。不懂得这种具体解释上的变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体解释上有变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举的句子都读熟了,懂得了这些具体解释上的变化,这就是对“仁”字在解释上的立体的懂。
从前人读《论语》,就要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才会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体解释的变化。用“仁”字作例,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论语》中别的不少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的变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读别的古文,比方读唐宋以来的古文,不论唐宋以来的古文中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有多少变化,它们的用法有多少变化,都可以理解了,这就是立体的懂在读懂古文上的好处。从前人读书,为什么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就会读懂古文,不仅读懂,还会写古文,就因为他们小时,比方把《论语》全部读熟背出,对《论语》中的字有个立体的懂,所以他们在六七岁或七八岁时就会读懂古文了。再说,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废科举,兴学校,学校里不读《论语》,改读教科书了,那时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他们会读古文,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当时的学校里,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学,就教传诵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读背诵,当时的中学毕业生,读四年中学,在四年中读了不少篇的古文,读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对读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体的懂。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读懂唐宋以来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认识,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会读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书》《五经》都熟读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后的学校里,教学生熟读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学会读古文跟学会读外文相似。我向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请教,他小时候怎样学外文的。吕先生说,他小时读外文,老师要背,不是整课书背,是就读的书,老师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来要学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长,可以背出。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积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这是吕先生他们所以对英文有立体的懂的原因。《朱子语类》卷十一:“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无,济得甚事!”朱熹讲读史书,挑重要节目处来读,跟吕先生的讲法相似。吕先生讲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来背,更为灵活可行。不论读古文或白话文,这方法都可行。吕先生小时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参考来使我们达到对古文或外语的立体的懂。
再说张元善先生结合熟读背诵来讲“立体的懂”,还有一个意思,即培养语感。学习古文也是学习语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诸'。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喧嚷)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街里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来念书,不用教他北方话,过几年,他的北方话就讲得好了,从发音到用词都北方话化了。他回到家里,听到家里的大人讲话不合北方话的标准,还会起来纠正,他已有了北方话的语感了。学习古文也这样,熟读背诵了多少篇古文,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对于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运用都熟悉了,也就会理解了。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5
学习古代文学已经一个学期了,其实,要说感触也不少,只是古代文学内容太深了,纵观好几千年的文学史,令我们这些初学者还是有那么点头疼。不过,很庆幸的,遇到了一位博古通今、温文尔雅、有气质有魄力的美女老师,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渐渐走进了古代文学的世界。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走过了史家之文,看过百家争鸣,诸子横议,欣赏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和他那不朽杰作《离骚》。从这些耳熟能详的文章里,体会了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老子的“道”,庄子的“顺天命不作为”……在整个先秦文学的沉淀里,我开始找到了人之为人的根和“满则溢”的人生道理。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一幅的历史画面。司马迁遭受腐刑后而继续发愤著书;勤劳坚贞却被抛弃的刘兰芝无奈殉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代枭雄曹操在写《短歌行》的时候,一句“周公吐辅,天下归心”道出他的雄心壮志;“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在描绘着他的桃花源。
其我不仅对这些文学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与诗人们的.心更为靠近,在那种历史社会的环境下的文人们,是怎样以自己的笔去描绘现实的真。
我觉得,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除了在文学素养上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更多的是在思维上、心灵深处对这些古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老师品三国论红楼的过程,对于早就看过的名著,在经过点拨后会发现亮点以及新的感悟。
借古鉴今,古为今用,我想这是我最深的体会。
我还在课下总结了几点自己的学习方法:
1、学好古代文学,必须首先过好古文阅读关,即能够读懂文言文。
如果我们对文言文读不懂,或者理解不确切,那么,我们所做的对作品的分析评论,就是泛泛而谈。
要读懂文言文,主要依靠多读多看。多读作品,选择一部分好作品反复熟读。通过多读多看,才能逐步掌握文言文的丰富词汇和文法规律。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看一些介绍古汉语规律的书籍,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
2、 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还要多读一些历史书。
中国历来文史二者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文学作品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其内容反映了各种各样的历史社会现象;要能比较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熟悉历史。
3、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需要了解一些目录书,以便日后查阅。
在目录书方面,《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是根本,必须精读。此外,可以找一两本今人编写的工具书使用法一类书看看,作为向导。
以上这些方法我觉得还很有效,有兴趣的可以试一下,可能对今后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这半年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就像是给了我一把开启中华文学的钥匙,给了我一个在古文化遨游的罗盘,点亮了我在追求古代文学的一盏启明灯。
我相信,今后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在古代文学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好。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6
最近我在家学习,因为没有报名辅导班,担心会不会落同学一大截,所以让妈妈在网上找了一些学习资料,自己学习。刚开始我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这学期我们古文比较多,我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就是把作品死记硬背,里面的一些基本语法,名词用作动词、虚词、人名地名、个别字词的古意让我很晕,觉得有很多障碍,让我背了又忘,
但自从接触到了教古文的王凡老师,觉得以前学习古文真得是好难啊,简直像天书一样,而在王老师看来,学习古文一样可以很简单。
王凡老师,她自我介绍是毕业于北大,果然气质非凡,流畅优美的语言,中间还时不时的加杂一些标准的英语,让人觉得有趣。她长得非常美丽,举手投足之间又有一丝孩子的俏皮,所以我很喜欢她。
跟她学得第一篇古文,就是著名的游记《小石潭记》,她绘声绘色的介绍了作者,柳河东,尤其是他的`逸事,创作背景,这样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这永州八记,都是一个总基调,没看小石潭,就感觉到了它的清幽寂寥。
果然,小石潭真是不一般,初未相见“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好美的声音,尤其老师讲到佩环,说到这个美玉在腰间,行动相碰,发出的悦耳声响,让人如闻其声,虽未某其面,但让人心向往之。
又讲到,伐竹取到,下见小潭,一个下字,王老师又用形像的动作,两手拨开,身子向下看,惊喜的发现了小潭,一个下子,表演得相当形象,还有一个“见”字,他的读音的不同,和不同的古今意思,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还有之后,小石潭的美,奇,清,鱼儿的灵动,迅疾,腾萝的相绕,披佛,和竹树环合的凄神寒骨的气场,让人如临其境,与作者同游小石潭,沉醉其中。
这篇游记,虽是古文,但并不难懂,相反读来确朗朗上口,让人非常喜欢,这和我以前一直头疼文言文,大不一样。
原来,古文并不难学,只要你认真去领会,弄懂它,它一定是美的,这就是它流传到今天的原因,每一篇都是佳作,每一篇都值得我们传诵,祖国的瑰宝,有机会让我们领悟,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这就是我读这篇古文的感受!
经典文学学习感悟及心得精选篇7
背诗词、佳句是现在普遍初中小学的每周作业。就读课业压力繁重的私立初中的我,当然也逃不过这场恶梦。学校的语文段考,必定有一个大题,要求学生默写诗词、论语或字词注释。只是,这样的考试方法,真的会使学生有所进步吗?
看着月考前,口中念念有词,拼命背下每一个字的同学,我心里不禁纳闷:这种硬背死记的读书方式,符合出题老师对学生们的期待吗?身为学生的我,理解大多数同学的想法。对他们来说,背诗词、注释,就像将一个又一个艰涩难懂的字组合起来,其实与记一连串电话号码一样,枯燥且无意义。可见这样的考试,不仅对学生无益,甚至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语文的热忱,产生反效果。
不论是杜甫忧国忧民,发自内心完成的感人诗篇,还是李白酒后兴起,信手拈来的千古名句,皆理应为后人称颂。但,将它背得滚瓜烂熟绝非最佳方法。以学习语文的.观点来看,上语文课的出发点,除了让自己具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之外,不正是为了深入了解这个语言,并欣赏它的奇妙与美?然而,现在的教育方式之下,还有多少学生能悟出其中道理与值得欣赏之处?
对于古文诗词的学习,不应是被动与厌烦。能够取代默写考试的方法还有许多。例如让学生了解诗词内容后,分组演出其背景以及意境,既不古板又能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要熟悉一样东西,定要先喜欢上它,若能让学生以欣赏而非做苦差事的心态面对诗词,相信学习效果将大大提升。
死板板的默写考试,对语文能力的进步帮助极小。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绝对不是如何让学生背下课本上的唐诗宋词,而是如何使学生“爱上”诗词,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恶梦变成美梦,欣赏诗词之美,徜徉在缤纷的古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