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

| 李金

作为灵魂的工程 师思想的引路人,教师被赋予了超越职业本身的特殊内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1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

教师是祖国的栋梁,是培养未来的重要力量。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也是教育事业中的希望之光。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就我个人谈谈从事教育事业的想法。

一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教育事业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二是练好内功、提升修养。教育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是精耕细作、守正创新。教育事业需要不断创新,青年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要注重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体验。

教育不会天降奇迹,全凭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披荆斩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即便其间有遗憾,也会成为往后的铺垫。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2)

语文老师永远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不一会,就下课了。我们兴奋的跑出去,因此,我也看到许多人在玩跳绳或跳皮筋,不过,我做不爱玩那些游戏了,我想了想……,我连忙跑回教室去收拾书包,我还差一点点就收拾完了,就上课了。语文老师带着一身的疲倦来跟我们上课,上了一会,下课了,我急忙追过老师问;老师,看起来您很不舒服呀,怎么不歇一会呢?老师笑这对我说;谢谢你了,我不累。

我只是想休息一会,于是,老师走进办公室,趴在办公桌上躺了一会,叮铃铃,又上课了,语文老师正在讲课,我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继续收拾书包,老师转过身来说;李若兮别收拾了,老师还在讲课,我听了一会,忍不住了,我又在收拾书包,老师又转过身来,说;李若兮非要我叫你吗?放学了,我心里仔细的想了想……,我明白了,只有我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3)

有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确实,说得没错。但是,没有前浪又哪来的后浪?在生活中、工作中,正是一代代“前浪”亦师亦友,在成功的时候提醒我们,在失败的时候鼓舞我们,帮助我们成长、成功。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后浪”对“前浪”有话要说。

感谢你们,不低头,谋发展,让我们自由徜徉。我们都很幸运,遇上了和平的繁华盛世,前辈们用血汗所付出的劳动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在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年代,你们白手起家,下过农田,爬过深山,拿着不高不低的文凭走向县城,只是为了让我们不输在起跑线上。你们默默肩负起了生活的一切,赚钱养家、赡养老人、柴米油盐,正是你们的坚守,造就了这个繁荣发展的时代,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感谢你们,用自身的实际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不服输”的人生,什么是打不垮的人生态度。

敬佩你们,不退缩,勇前行,为我们树立榜样。面对战争,你们以鲜血为祭,拼出一条救亡图存的血路;面对疫情,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奋力挽救每一名患者的生命;面对工作,你们“5+2”“白+黑”,不辞辛劳,全力拼搏。是你们用爱国、守护、努力教会我们什么是忠诚、担当、奉献。作为“后浪”,我们拥有更美好的时代,更丰富的资源,更全面的经验,这些都激励着我们更加要以“前浪”为榜样,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成果回馈他们无私的奉献,真正做到榜样在前,不负韶华青春。

美好未来,与你们同行,助我们到达共同的向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代表“后浪”的.青年一代,毫无疑问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接班人,而“前浪”则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唯有“前浪”与“后浪”共同努力,一手__,一手牢记使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共同实现构建美好生活的向往。

终有一天,“后浪”也会变成“前浪”,希望在变成“前浪”的那一天,可以给“后浪”做个榜样。在教师节这天,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前浪”致敬!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4)

第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精神娱乐时,教师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教师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教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第四,立德树人需要践行,而非纸上谈兵。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教师还是理科教师抑或是艺体类教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五,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不是教师的个人标签。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教师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立德树人还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学校为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教师小学教师。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5)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我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启发和收获。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我也十分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育实践中,我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我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将继续保持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我将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将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6)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吴金林老师“立德树人 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吴金林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 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吴金林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做孩子们信赖的“引路人”,教生求真,学做真人,始终不忘党和国家的重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以一腔师情抒画出胸中的“育人真意”,以教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阔步上前。

教者情深,抒画出“精雕细琢匠人心,以身为范树向明”的“育人真意”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馈之以深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育“加工”,用心“打磨”,精雕细琢,以匠人的专注投入到讲台上,不断加入自己的“育人调料”以身为范,及时迸发出育人的“思维活力”,真正做到为生树样,为生树向。以情抒画出教者心怀,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不断在琢磨细研中找到“育人真意”,公烛无私光,为孩子们的.明天燃起一盏“指向灯”,和孩子们共同磨合出教学“默契”。及时升华班级情感,以教促思,将自己对待教育的这份热情及时传导给孩子们,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教者情深,抒画出“教生如子甘为梯,勤培细耘伴茁长”的“育人真意”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耐心的陪伴,更需要教师的深情护伴。教者情深,当及时抒画出教生如子、甘为人梯的真情实感,以勤培养,细心耕耘,在经风历雨中陪伴孩子们进步进学,沉意静心,调好“奋进闹钟”守时齐学,甘为人梯助学成,共同画出班集体的“同心圆”,勤力付送,相辅相成,共此朝夕,与孩子们共磋共磨,与时间赛跑,蘸足“墨水”,共同书写此季最浓“师生情”。教育风景今大好,唯有付注师者菁华,才能在“真情赛道”上跑出好成绩,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捕获孩子们的“芳心”。

教者情深,抒画出“以情为肥溉育园,桃李莘莘满天下”的“育人真意”

亲其师,信其教,爱其生,信其学,以情为肥溉育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定深情抒画,让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努力找到最好的自己。带着孩子们奔向梦的远方,幸福班级幸福“家”。再好的班终究归情挚,教育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学活动。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班情一家,兄弟姐妹一家亲,教者同向定会将班级描摹涂抹成我们温馨的“梦园”,相信这份温情定会历久弥新。教中有“真意”,愿得此身长从教,再多的付出也会转化成满满的动力。待生如亲,便心生更多的教育赤情,及时寻找教学契机。不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定得桃李莘莘满天下。让班级充满爱,让班级浸满幸福的味道,真正推动着师生此生缘聚、真情不散的命运共同体,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8)

_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要有“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的自觉担当,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要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生追求。近年来,学院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弘扬乐教善育、精益求精的教风,组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创新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立德树人是第一责任”意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着力传播先进思想、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新风;要强化师德监督,引导广大教师把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提高师德践行能力;要注重师德激励,引导广大教师立足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和感化,当好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和守护者。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夯实意识形态基础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落实责任,把意识形态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推进落小落细落地落实。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把握理论武装这一关键所在,深入学,扎实推进_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路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坚持正面引导这一主要方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提高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策划、供给和传播能力,打造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话语体系,用主流思想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要突出阵地管理这一基本依托,管好课堂讲坛、校园媒体、学生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确保校园始终成为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精神高地。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立德树人。对于高校而言,坚持立德树人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上。近年来,学院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学内涵得到提质,教与学的精神状态得到提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上,坚持“立足地方、贴近社会、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办学宗旨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办学理念,推进专业优化、课程实用、科研创新、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上,认真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健全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功能,建设一批富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群,设立学生创业启动专项资金,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推进学院党的建设

_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只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建设,为学院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学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强化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全面提高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学院、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考核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显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院将深刻认识“为谁培养人”、深入探索“如何培养人”、深度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保持昂扬竞进的奋斗姿态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潜心静气,埋头苦干,一以贯之,真抓实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奋斗,把学院办优办强、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向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优质高职院校目标奋力前行,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9)

这个暑假里,我走进了陶行知这位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分享了更多他的教学故事。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生学”,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读、去思考、去学习。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0)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1)

几丝秋风,清凉卓卓;片片落叶,沉淀师恩。回首求学路,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一份份感动,浮现眼前、萦绕心间,让我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值此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执笔书情,落墨念恩师。

以远大理想,在思想方面育人引路。有人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我感触颇深。您在我笔记本上写下“理想是船,自信是帆,扬帆起航,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我逐字品读、受益至今。一片赤诚育桃李,三尺讲台写人生。三年里,您以言传道、以行垂范、授业解惑、传道树人,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面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面对我们出现的疑惑与彷徨,不断的帮助我们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美丑,引导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丰富知识,在才学方面育人引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三尺讲台__,两袖清风默默耕耘,您总是悉心教导我们,课内课外教给我们许多知识、道理、技能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偶尔的批评也是幽默风趣、轻松和谐,保护着我们那小小的自尊。我们知道您为了45分钟的一堂课,准备了整整一天,想各种各样易于我们消化吸收的'授课方式,您说老师也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恪守严谨笃学的良好学风,才能以扎实的学识、精湛的师技赢得学生尊重。在您身上,我们真切认识到了何为“甘为孺子育英才”的“大先生”。

以高尚情操,在品格方面育人引路。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您高尚的师德,是对我们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您心怀仁爱,用情感培育我们的兴趣,用欣赏增强学我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我们的自尊,在我们的心田播撒爱的种子,精心呵护、关怀关爱,让它茁壮成长。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您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学有榜样,成为我们心中的道德标杆和品格楷模,培养了我们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让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砥砺品格,成长为一名有高尚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留下的都是成长的痕迹。站在十年的门槛,您以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授我“谋事之才”,传我“立世之德”,回首过去懵懂初学、尽心做事,思绪难平。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于此佳节,尤念师恩,谨以此篇,致敬“最美的您”。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则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都是师德建设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严以律己,塑造为人师表的形象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更要时刻谨记良好师德师风的养成,在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做自己所爱,爱自己所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踏踏实实,不断进取,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幼儿,热心的接待家长。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健康成长。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坚持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幼儿。

幼教需要更多的耐心,爱心和细心还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透过幼儿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读懂童心,走进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断研究幼儿、了解幼儿、感受幼儿发展需要的过程,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经验自主建构的价值内容。进行认真、审慎的鉴别与筛选,从而去伪存真,使之成为体现尊重、关爱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理念。

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加强学习、努力进取、刻苦钻研业务,提升教师魅力。

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合理更有效更科学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获得全面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天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在一起,我们更要用生命的律动感去感染他们,去支持和帮助他们,而这些是基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业余时间不管充实自己,走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沿,积极去钻研和探索。同时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在工作中,不计较得失,与同事搞好关系,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幼儿,起良好的示范作用。要明白教师除了要修品行,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

最后,我深切体会到教师的道德风范,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作为一面镜子,我们只有擦亮自己才能照亮孩子心灵的路,因此,教师我们要不断修行自我,拥有健康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富有爱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富有艺术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当然,儿童是不断发展着的,教育也是动态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线的教育者的我们也将“上下而求索”。

做为一名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以前经常听到许多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仔细一想,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果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其实自己也深知,在教学中,书本是每一位教师无言的老师,所以读书就是我们再学习、再提高的最快捷而有效的方式。以前我们的薛校长就经常让我们多读书,但自己总是由于工作忙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校长的一番苦心。直到上学期期末与省级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见识了赵昭老师那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学生,能滔滔不绝,对学生的引导于无形之中,而当面对我们老师时,他又能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侃侃而谈,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得不佩服他的学识渊博。当时我一边听课,一边想:如果上课的是我,我会随机应变处理学生的每一次回答吗?一名教师,只有自己的学识到了渊博时,自己的功底到了深厚时,才能让课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而赵昭老师真的可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真才实学的学者吧!也正是这次交流,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以前校长为什么总让我们读书,让我们向智慧型,学者型的教师方向发展。这回我才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水平的低浅,需要充实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所以在寒假中,我用心地选读了一本深受大家喜爱的名著《爱的教育》。以前曾听许多老师、学生都说读过这本书,很有意思,但始终没能真正去品读,所以借着这次假期我终于品读了这本书。当然书是向我班的孩子借的,因为有这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既然是借来的,所以读的时候也就特别认真。果然当读完之后,还真有些触动。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虽然不能让我们潸然泪下,激动万分,但如果细细品味,我们却真的可以被书中那一个个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小故事所打动,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小说家、旅行家亚米契斯,这本书的写作形式与众不同,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为主要题材,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患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着读着,犹如在爱的海洋中遨游,感觉特别温馨。

由于这本书很经典,所以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同时,它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被人们认定是每个家庭的必备藏书,特别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对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我觉得这本书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读一读的好书。因为书中一些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仿佛就是我们与学生每天生活的缩影,而让我受到启发的还是在作品中,那些老师在处理学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时与众不同的处理方法。当然,虽然每位老师性格特点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学生的爱,他们的爱是那样深沉,那样有教育意义。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3)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4)

又是一年开学季。学子们从天南海北奔赴而来,即将开启充满希望的全新征程。“蒙以养正,圣功也。”为这些还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上好思政课,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上好思政课,最根本的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怎么培养人。

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育人。红色是思政课的底色,也是思政课的特色。我们开设思政课,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形式内容都要为这些任务目标服务。我们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通过讲授__、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经典事例,分析“四史”中蕴含的精神实质,联系国内国外的大趋势大背景,强调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书写青春故事、贡献振兴力量。

思政教师是最好的引路人。坐在阶梯教室,面向思政教师,他们口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类型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主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认知和认同。思政教师必须是政治过硬的,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有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信仰讲出来才能让别人也信仰。必须有学贯古今的广博,对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80多年中国人民斗争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如数家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着独到而正确的见解。

思政课要有深度也要有意思。思政课不能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那样没有生命,更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价值观,要带着家国情怀和深刻见解,让思政课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后备人才。思政课不仅在于教师的传授,也能在新媒体新技术里得到升华,要通过短视频、VR体验、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寓教于乐、拓宽认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合力,注重发挥学校社团、实践基地、家长示范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中来。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只有明确为了什么、谁来传授、怎么传授,才能知道思政课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堂课,而是学生们的“人生第一课”。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体会(篇15)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育苗“时代新人”,要探索教育改革创新“落地生花”。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的__大报告指出,10年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是对新时代我们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推进取得新成就的高度概括。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__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探索改革创新“落地生花”,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育苗“时代新人”,要确保教育教学“精雕细琢”。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近年来,多年如一日,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学生身上,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的张桂梅;开设公开课近20__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著述数百万字的于漪;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培养出80多名法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高铭暄。他们的'事迹,无不体现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有“精雕细琢匠人心,以身为范树向明”的师风师尚,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育苗“时代新人”,要防止教育评价“好经念歪”。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而不是生活在量化打分下的一个个“植物人”,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是方向也是趋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切不可把教育评价“好经”念歪了。

2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