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

| 泽慧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营造全社会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近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开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

3月2日上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山东站)在济南开讲,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及师范生集中收看直播。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永江等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此次收看。

听了这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之后,我认识到“教育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脚踏教育热土,用爱去默默耕耘的平凡无华的教育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更是探索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我们要永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悉心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以爱育人,以情动人;我们应该坚守教育的热土,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我们成长的行动指南,勤勉实干,望远山而力行,知不足而后进。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2)

听了今天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的讲座后,感触颇深。6位老师言为士则,行为示范,正其身、修其德。每一个平凡的老师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不平凡的作用。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做好锤炼品质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们要学习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不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耘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用“爱”与专业,“点亮”特殊孩子的未来。利用教育家精神提出“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迈向时代发展的前沿,终身学习,笃行不怠,开拓创新。

通过宣讲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爱岗敬业感人事迹、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我们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加强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3)

今天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书记对广大教师在理想信念、专业追求和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殷切期望。在宣讲中,优秀教代表申承林、杨瑞清、李粉霞等前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人生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教育家精神”,他们不仅仅传授教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成长。从他们身上我深刻感悟到教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使命,我园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一位教师也将不忘初心,躬耕教坛,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当好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4)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2日上午九点,一场饱含温度与力量的“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系40多位学生代表在臻知楼学术报告厅全程观看了直播。这一场精神盛宴,旨在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教育家的精神内涵,激发广大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执着,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水平。

在教育的原野上,师德如同那一抹朝阳,温暖而炽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照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感染和影响,好比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育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关怀与陪伴,播下希望的种子,静待花开的那一刻。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5)

听取了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举办的2024年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真的充满了幸福感。首先,我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重要的舞台,如果懂得享受上课,极力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欢乐,就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其次,我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心益友,学会欣赏不同的学生,犯错时,多鼓励,进步时,多表扬,有困难时,一起面对。

报告会后,教师们纷纷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言,大家表示对各位优秀教师展现的教育家精神,身为感动、由衷敬佩、备受鼓舞,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6)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此次活动为三小全体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三小教师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自己,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担负起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进一步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在本次《教育家精神》的培训过程中,我深受启迪,真正的教育家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培养下ー代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次培训促使我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更加坚定地树立起无私奉献敬业爱幼的职业理想,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把爱心、耐心、专业性和创新性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努力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引路。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7)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肩负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我们将继续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敢于担当奉献,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楷模表率,努力为党为国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观看《教育家精神2024全国巡回宣讲》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关爱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创新和奉献。教育家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博大胸怀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执着追求。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8)

教育家精神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中走来,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闪耀着时代光辉,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当下行动”中。此次观看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进一步激励了我校教师积极主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老师们将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学生“引路人”,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教育家精神讲座让我深受触动,特别是对下乡教师们的坚守与付出深感敬佩。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引路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是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对未来的无限期望。我感叹于他们的伟大,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向他们学习,将教育家精神传承下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9)

3月2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巡回宣讲会走进江苏,我校组织师生收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干部教师代表、教师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导师、师范生等参加了报告会。6位人民教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震感了我们的内心,一起来听听师生们的心声......

今天观看了宣讲活动后,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体验到“躬耕教坛”的意义和价值。“躬耕教坛”是一份充满挑战和幸福的事业。我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热爱,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需要细致地观察和理解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躬耕教坛”才能真正实现其意义和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留下无悔的回忆和人生经历。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0)

宣讲会上我对优秀教育家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印象特别深刻,这种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他们每天准时到校、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这些日常行为上,更体现在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的真挚关心上。

通过观看此次宣讲,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深知,要成为一名有情怀的好老师,首先要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地信仰教育事业,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用心去发掘和培养他们的潜能。其次,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在知识上得到成长,在品德上得到熏陶。此外,我们要努力充实自己的学识,不断拓宽知识领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扎实的功底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我们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用温暖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关爱和陪伴。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1)

3月2日,作为学校代表,有幸在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文澜路校区收看了2024年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宣讲会上,杨瑞清等六位优秀教师代表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人生经历,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教育家精神”,他们不仅仅传授教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成长。他们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看完后我们深受启发,也更加坚定了从教的信念和决心。

宣讲团成员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和教育家精神的巨大价值,他们是教师的楷模。大格局、大胸怀、大智慧,看到了他们扎根小课堂,做好小事情。以报告团成员为榜样,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润己泽人,在信仰的学问里、在逐梦的征程上,怀抱光荣与梦想远征,托起荆楚教育明天的希望!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呢?我以为,首先应加强师德教育,以每位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改革创新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下从几方面谈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有效发挥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如果我们能看到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兴衰,那么,教师就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而是在从事光辉而神圣的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应像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魄与气概。只有基于这样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只有是拥有这样的精神特质的教师,才可能把教师职业不仅看作是为国家尽道德义务的形式,而且看作是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形式,从而树立起“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的师德观念,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豪。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创新,锐意改革,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敬业爱生,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要想有效发挥教育的影响力,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对待教育信息是有选择的,他们有正常的心理需要,渴望理解与尊重。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爱岗敬业,还表现在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关注。传统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分数、优秀率、及格率”。而今,我们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才是对学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三、遵循教育规律,勤奋学习,探索创新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如今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手段的介入,使学生的接触面扩大,对知识的需求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教师原有的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进修培训,不仅要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更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同时还必须涉猎相关学科和前沿学科,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上,提高教学效果。

四、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全力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教师;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合力。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获取共识的前提下的教育合力作用下,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五、严格“自律”,以德立教,以身立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师处于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是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和与人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为人师表。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3)

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李开棣老师就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深厚的爱,来平等对待学生,她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自尊,耐心平和地对待学生所犯的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最后用自己以心换心的教育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并获得了教育的成功。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田维敏老师十多年在大山深处的保觉村小学教学坚持教育教学工作正是靠的就是一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恒心,田老师十几年把青春献给大山、献给了孩子们,心甘情愿在大山中工作,在大山中奉献,她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充满了大山。

也正是靠着这颗坚定的恒心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奋斗了十几年,将自己几乎所有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未来,真正“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4)

教育是兴国之本,体制内的教育在党的带领下越来越完善,越做越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作为我与和我一起成长、同样接受体制外教育的团队们来说又该以何种角度、方向思考教育的变革?我们所做的事情在教育变革的道路上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这个团队最终要走向哪里?

我对我现在所接触到的体制外的教育充满信心。教育变革是一场持久战,体制内教育变革过程更是漫长,目前来说,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还是分数,而因为分数的限制,很多人迫于“标准答案”而被限制思维,我在这里没有这样的限制,哪怕是这篇文章中仍然存在许多片面的理解,但不会限制我的思考,不会限制我的`表达,能够等到我自己成长之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欠缺思考。这个是我们拥有的应用式教育系统所带来的,是体制外唯一一个研发了系统性教育的地方,并且从育人方向上,从育人方式上,是体制内教育远远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从研发这个教育系统开始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一场持久战了,也正因如此,我们走在了中国教育变革的前头,而且随着我们这一批学生的成长,在教育变革上无疑是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心得(篇15)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事业: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热爱教育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钱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职业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把这份对工作的职业深化为事业心,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三、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我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教师政治素质的文件和书籍,同时还听取了教育专家师德报告,通过这些师德报告及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更要提高教师道德的修养。

四、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为此我们更应通过爱去尊重我们的学生。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好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以体罚。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们认为的“坏孩子”身上也有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同样的倾注一些爱、一份尊重。所幸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观念已在许多学校,作为一个要求向教师提出。所以,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质量观、人才观,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不因学生的一时好坏而下永久性的结论,我想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