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感悟心得

| 新华

教育培训感悟心得篇1

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令我豁然开朗。从高静老师的精彩理论讲座中,得知高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再加上她很深的理论功底,我从心底里感到佩服,透过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高老师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又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透过观摩了榆关幼儿园园长崔洁的教育活动,并进行交流与研讨,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潜质得到提升。下方是我透过培训所获得的: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是保证幼儿园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

幼儿园教育活动要规范化、科学化,真正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就务必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应遵循发展的、适宜的、分类的原则,采用观摩、谈话、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关注教育活动目标的综合性、层次性、差异性;教育活动资料的生活化、趣味性、实效性;教育活动过程中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性,活动结构的连贯性和弹性,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反思;活动效果更加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评价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活动的发展价值是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以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教育活动应当既有利于幼儿的现实发展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2、评价应当是全面的,兼顾知情行三个方面,其中情感、态度虽然是伴随的过程,但对幼儿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认知水平和潜质的提高则是保证幼儿健康良好心境的关键。

3、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过程中蕴含着资料,如学习的方法、策略的渗透,对合作的体验、成功的愉悦等,教师的教育策略本身也应当是教育的资料,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态度、专注等同样是评价的重要信息和依据。结果是评价信息来源的一个部分。结果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外化、物化)的结果如作品、语言或动作的表达等,应当重视,但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它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的部分外化,隐性的东西可能更多,况且幼儿的学习还更多地与他们的想象联系在一齐。不能仅看显性的结果而忽视隐性的结果。

4、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反应应当受到同样的重视,教师的行为应当和幼儿的反应相适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否有激励性、针对性。师生的互动应当是自然的、以幼儿的行为反应为依据的,而不是强拉硬扯的。教育活动(教育)是教师配合幼儿的发展步调、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幼儿配合教育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5、教育活动应当是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计划应当立足于对幼儿的了解,预成的计划应当是弹性的,应当根据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动一丝不苟的按教案展开,不得有所调整。

6、材料的带给应当与活动的目标要求、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应当具备适宜的结构,有利于幼儿操作发现,变化创新。

7、控制点的把握应当准确,控制点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有的是显性的,如观察学习-尝试创造-分享交流的活动设计,有的是隐性的,如探索-交流-归纳-迁移活动设中,感知-交流-归纳-迁移的活动设计等,不一样的环节各有侧重、各有价值,按各阶段的教育意图是否到达、是否在幼儿身上得到了体现,完成的质量标准应当时这一环节的控制点,到达了控制点的要求,活动即可继续进行,否则就应作相应的调整。

总之,当好幼儿园的教师难,当好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更难,需要我们加倍发奋。

教育培训感悟心得篇2

回顾这些学习的日子里,我觉得很值得,通过网络学习,让我们全市的英语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各位专家和教授们精辟的讲座。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将督促我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推陈出新。也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英语教师。

1、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态。

就是说做人要时刻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我们拥有了一颗平常的心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不急不躁的教育他们,对那些调皮捣蛋和学习情绪低落的学生,只要我们冷静客观的去对待,理智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作出恰当的决策,我们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一位老师说到,“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说的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人不完人,我们的天职是敬业求实,为人师表。作为老师要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积极向上的东西,去引导鼓励学生。而不要紧咬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这样会导致学生容易走向极端,会越陷越深。如果我们用宽容的心去感化学生,我们也许会发现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也许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拥有了这份真正的幸福。

3、要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许多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感到一片茫然。新课程怎样备、怎样上,是否放弃了传统的模式。通过视频上的学习,看了专家们的讲座,指导我们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评课、怎样写好课后反思等等这些,让我理解到了怎样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放式去学习,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角色,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总之,我们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渊博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教育培训感悟心得篇3

在明德外语实验学校这次短暂的教师培训中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些些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正如冯校长所说:“善歌者使人记其声,善教者使人记其智”。教师自古以来就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教师即“蜡烛” ,燃烧自己去照亮学生,只讲奉献而不求回报,以至于在社会重重的无形压力下,教师肩负着无形的压力。但那只是以前腐朽思想的观点,我觉得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既不伟大也不渺小,但它却在当今社会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传播者,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不容许忽视。同时,正因为它不容许忽视,所以处在这个行业中,每个教师都必须有责任感,教书育人双重重任予一身,它不仅代表着教好学生的文化知识与技术,而且还要更好的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与做人的原则。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误人子弟,就必须热爱自己的选择,调整好心态,靠着责任感,努力做一名善教者。

李主任以“精神家园共营造,激情梦想同飞翔”为主题,给我们讲了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班级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老师水平的高低,就看你如何去管理,然而管理班级是有方法的,不是老汉埋头拉车。例如:“新接班、好班、差班的管理,优秀生、厌学生、网络成瘾生是怎样正确的教育引导”等等。只要我们积极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充满激情,多一份关心、爱心、耐心、信心、恒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去管理班级,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班主任。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态”,王主任喜欢这句话我也喜欢,但要读懂这句话就需要很多的努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王主任用一些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这一点。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长流水的趋势,孜孜不倦地学习,储备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

最后我为我有幸结识明德外语实验学校的校长、主任和其他老师而高兴。我一定会为这个美丽,和谐又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校园而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会尽力去展现我的知识,去书写我的青春,和明德外语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一同进步,让教育这美好的事业在明德外语实验学校里开花结果!

教育培训感悟心得篇4

开学的前一天,学校组织培训学习,起初不知道谁来培训,后来知道是教科所的徐锡华老师来讲时,心里不满充满了些许期待。因为自己去年上半年在实验小学实习时有幸听过他的课,名不虚传。不论是讲语文还是政治,都是那么震撼人心,他讲课的方式大气自然,娓娓道来,教学设计新颖,深入孩子的心灵,每次听完后都回味很久这次他能来我们学校培训,自然欣喜万分。

徐锡华老师以《实施新教育,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给我们讲了什么是新教育,如何实施新教育以及新教育实验的意义。新教育就是生本课堂,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心开始教育,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徐锡华老师讲的很生动很实际,不是传统意义作报告的理论性语言,他列举了各种例子,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层层深入,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加强对新教育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对于很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像读书漂流,亲子共读,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书节活动等。

学校教育是为了一时之需还是终生之用?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校学的很多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学校教育应多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并加以探索。

19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