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工作感悟心得

| 新华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1

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

由于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

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现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和寒冷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

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

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达到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习一个月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这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经历,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建筑的构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短短一月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会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会,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觉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在即将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这样的磨砺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开来,真正使所学所想有用武之地。

总结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2

实习将近结束,一个半月的工地施工生活将告一段落,坐下来静静想想,四十五天的生活虽然是汗水浇筑的,但是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

大一暑假实习学校是没有硬性要求的,但是我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的巩固和结合,那只能算纸上谈兵。虽然夏天高温,工地上吃住都不方便,可是我想这是我以后必须要经历的。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用什么来干这行。所以我毅然决定暑假上工地实习而不是去打工赚点零花钱。

刚进入工地,对施工这一职业还是有点陌生,通过在网上的了解,我知道了一些,作为实习生要学习放线,测标高,熟练掌握仪器和看懂图纸等等。

我来的工地所建的是居民住宅楼,共五栋楼。三栋框架结构和两栋砖混结构,我来的时候框架已经做到顶层坡屋面了,砖混也是基础都做好了。所以我基础的轴线放线没有看到,这有点很可惜。但是我还是有许多东西要学习。

在工地上工作慢慢进入正轨了,我跟着施工员师傅一开始只是看着他们放框架结构四五两层楼面上填充墙的墙线及门窗线。随后他们便让我试着对照图纸尺寸标注出门窗线和控制线。(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放控制线, 师傅告诉我是为了看瓦工有没有把墙砌错砌歪 了,因为墙线会被砖盖掉)经过几次的操作放线,我对放线有了了解。然后我和师傅放了砖混结构刚浇筑好板,梁,柱的楼面。它和框架结构的放线时有所区别的,框架是我来之前整体浇筑好的,所以每层楼面的墙线是之前浇筑完放好的,现在我们只是在原有的线上重放。而砖混结构是浇筑一层放一层,以后一般不会在重放。

在刚浇筑完混凝土的楼面上放线,首先要确定几个和基础垂直的原点,师傅用的是吊线法,简单说就是在刚打完混凝土的楼面上用线砣往下吊线,线必须垂直。量出线到基础圈梁的距离,在加上墙体一半的厚度。到楼面上,从线砣线的位置到楼面量出刚刚的距离划点。当然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最好用经纬仪打点。(只是这个工地上原始点不慎没有了)确定好几个点以后,以点向外开50公分画点,然后用经纬仪打点画线,紧接着就可以按照图纸的墙,窗等放线了,顺便要放上50公分控制线。

在放线的期间我还跟师傅测了框架和砖混结构的标高,在框架那边我们基本放的是一米的水平线,在砖混这边基本是五十公分线。水平线的测量需要用到水准仪和激光标线仪,所以我对水准仪的操作比较熟练了。在墙上打上水平线是用于工人施工,他们可以用水平线找出门窗线、地平线等的砌筑高度。师傅教我测标高的方法是,从底层±0.000向上测出每层标高,在每层标高的基础上加上50公分或者100公分,然后加上3公分,再减去层数。(加3公分是结构标高和建筑标高的差,减层数是有沉降现象)

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对施工员的工作流程也很熟悉。比如楼面现浇混凝土,施工员要在场督促察看,瓦工砌墙、木工支模、钢筋工砸钢筋施工员都要进行指导,做每层的混凝土的试块,图纸变更的传达,以及平时工人施工中不当的施工方法要及时的纠正等等。

当然在工地上的一个半月,我认为在学好施工技术的同时,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做人。毕竟在以后走上社会的时候,没有人会像家里亲人那样包容你。所以你必须学会先去尊重别人,反其道别人才会尊重你。只有这样你说的话,做的事才会有人愿意信任你、佩服你、才能为你所用。

这次的暑假实习,我不能自夸自己有多了解、熟悉施工这一职业,但是我想我还是学到我要学的东西了,人毕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也不能太急躁。我还是坚信我已经入门了,以后的修行是慢慢的事。对于这一职业我既然选择,不管是怎样的风雨兼程,我也会毫不退缩的走下去。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3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有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是学生生涯也也经历过很多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他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诼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半年的实习,我终于知道自己其实不能光在父母的温室里生长,更应该在社会的实践中真正成熟与完美起来。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让我学习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扩大了视野;使我获得了施工项目管理、施工图预算方面的实际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感性认识基础;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和劳动,学习了他们的优良品质,促进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由于是全天候工地实习,它全面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想的没做的实际,凡事想到的并不能就具体实施,在开始我们准备了好多准备功夫,以为可以应对接下来的问题,但实际上到了真正操作,会有好多困难以及突发事件,一连串的事情都把我们逼到很尴尬的局面,曾经都想过放弃的,问题的解决必须需要勇气和决心,我们十几位同事坚定不移我们当初的梦想,利用我们的各种方法尽量去解决问题,虽然很多事都不能如愿解决,但在心态上,我们是强者,我们学会了去面对。

刚开始工作时,什么都不懂,但是求知欲却很强,这与在学校学习时有着明显的不同。学校的学习一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非常死板;可是在工作中,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会马上请教同事,即学即会,这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这次校内模拟实习使我受益匪浅,起初我还不理解学校组织这次实习的目的跟用心,觉得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不过从接触沙盘游戏那天开始,我也开始投入其中。我也渐渐了解了企业的相关运作,这对于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来讲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让我们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也可以接触其他专业的同学,了解他们的专业对应的职位情况。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与认真负责。步一步走向前——专业技能的学习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打打资料,接接电话什么的。半年来,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给工作上带来不必要的错误。或许,正如老师所说的,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预算员,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相当了解,同时还要对建筑进行深入剖析。这就意味着没有亲身深入施工项目中去,就不可能对工程的各个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深层次了解;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就不可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去跟对手争夺市场。因此,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以实际并轨,还需要到工地去磨练。尽管半年来,自己因实际经验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总的来说,我确实也学到了不少的工作经验。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出于对施工现场的好奇与向往,带着一股新鲜劲,每天都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时时刻刻都感觉从中学到了好多宝贵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到了办公室,面对着众多陌生的管理技术人员,首先考虑着如何给单位留下好印象,毕竟在这里我代表着大学生的形象。于是自己做得很努力,在办公室就用心钻研施工图纸与规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问、多思考,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装进自己的大脑。虽然在课本上见到过施工图,课程设计也亲手绘制了结构图,但相对于这些施工图来说,简直太简单了。所以就会有好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配筋图,对于钢筋复杂的梁柱,眼中就只剩下了迷惘。从设计总说明,到总平面图,再到立面、剖面图,需要问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刚开始技术总负责人还每次详细的解答我的疑问,不过问多了,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告诉我了我最欠缺的地方 ——就是不了解规范!我向钢筋工长借来了03g—101钢筋规范,在上面学习了非常实用的读图知识,对配筋图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在现场

过了几天,等拿到安全帽后,早已忍耐不住的我飞快的登上了正在进行2层施工的6#楼。在施工现场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亲切的,因为它们就是我未来施展能力的小舞台。当我拿着图纸对照现场的时候,有好多难以想象的结构布置就一清二楚了。比如关于吊筋,虽然从课本上和课程设计中,不止一次见到,但直到亲眼看到才明白了它是什么样的布置。刚刚发现吊筋的时候,我兴奋地在每一个主次梁交接处寻找着它的踪影,直到我真正了解了它。在施工操作面上了解认识了结构的真实构造,见识了钢筋工、木工、焊工等的工作情况,初步懂得了钢筋的铺设、绑扎、焊接和模板的支撑与拆卸,其中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是我第一次见到。

在模板支撑的过程中,模板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模板移位,会直接导致墙体的偏移,所以质量员对此异常细心。等到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我更是激动地从开始旁站观察到结束,整整溅了满身的水泥。该工程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制作好后,用压力泵通过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工人们有负责移动管口的,有负责用震动棒震捣的,有负责表面抹平的。其中混凝土的震捣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墙柱的烂根、蜂窝、麻面及露筋,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地方,必须反复震捣。待混凝土凝固后,我第一次亲自动手参加了3层轴线与定位线的放线、弹线工作,经过实际的操作,熟练地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并在技术负责人的允许和监督下,独立放了最后一个单元的轴线,且圆满的完成了任务。项目经理得知我对弹线、放线很上手之后,就多次派我协同去放线,并多次进行抄平,确定“五零线”。

由于多次地实际操作,我对放线工作已经熟练掌握。在室内放线的间歇,赵工经常带着我去检查监督砌筑工人的填充墙施工,虽然有普通烧结砖、空心砖和混凝土加气块等不同砌块,但他们基本都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由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为200mm,填充墙采用的是18墙,其中空心砖和混凝土价气块的规格型号刚好符合,普通烧结砖采用两平一侧砌法。填充墙与剪力墙连接处设有预埋钢筋,其搭接长度和上下间距设置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4

日前,我和市其他公办职业学校校长一起,跟随_书记、_科长先后到市职教中心建设工地,体育中学,一中南校区,八中等地参观学习。眼见为实,所到之处,总能看到闪光点,总有出乎意料、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许多东西触动到我思想深处,我觉得收获很多。结合我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思考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学校管理,我想了许多,现总结如下。

一、参观学习后的收获

1、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学校的灵魂。

在市八中,听到的看到的,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感动”。教师以校为家,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走进学校,只要是八中的教师,个个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笑容。他们向来客微笑点头打招呼,热情地回答来客的问题。他们的自信从哪里来?他们的满足从哪里来?我想应该是奉献后的慰藉。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学校硬化路面,油漆墙裙,焊接大门,制作标语等,所以他们珍惜劳动,珍爱学校。这种“自力更生,勤俭办学,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职业学校应该学习的。

在体育中学大课间活动上,职能人员组织得力,班主任随班跑操。任课老师组成方阵,“咔咔”响的脚步声,让我相信,这样的教师队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2、精细化的管理,是学校有条不紊发展的法宝。

无论是在八中,还是体育中学,学校的管理都是精雕细琢。从寝室到教室,从餐厅到厕所,学校处处皆育人;从领导到员工,从老师到学生,事事有人做,人人有责任。

3、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队伍,是整个工作步步落实的保证。

体育中学的生源并不比职业学校的好,学生里肯定也有许多调皮捣蛋的人,管理上也会有难度;教师也不是都愿意劳心劳累,也有拖沓散漫之人。但是他们都能在这个大熔炉里不掉队,这得益于学校有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有好的教育思想,管理办法,如果没有整个班子齐心协力地贯彻,形不成合力,学校的发展也不会顺利进行。

二、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

1、学校定位不明确,缺乏发展的动力。

我市职业学校属于普高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在生源充足,可以挑选成绩好的学生的情况下,对口考学有优势,但目前,生源数量减少,大部分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想让这部分学生考入大学,很难。学校暂时又没有找到其他发展之路,因而越来越难招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难出成绩,进入恶性循环。

2、学校管理粗线条,影响学校的声誉。

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好些学生适应不了学校条条框框的制约,造成流失。流失学生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学校不好。因为没有硬性考核职业学校的指标,职业学校往往粗线条管理,管理有漏洞,损害学校声誉。

3、教师不在状态,进一步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除了晋升职称,职业学校教师几乎感受不到竞争的压力,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因而不在工作状态,再加上职业学校粗线条的管理,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三、对职业学校整合后一些粗浅的想法

以前远距离望过在建的职教中心,并且那时学校还是个雏形,我当时感觉未来很遥远,很迷茫;如今职教中心建设接近尾声,气势如虹。站在职教中心大门里面,向西眺望,林州市区一览无余,心旷神怡。我想起了市一中南校区,感慨万分。一中南校区投入使用十年了,学校除了树长得高了,林子更稠密了外,各项教育教学设施完好无损。深厚的文化底蕴,严格的学校管理,勤勉的一中师生,不仅创造了升学的神话,也留给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在想,或许用不了几年,在上级领导倾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整合后的职教中心也会成为学生、家长心中另一个“一中”。中招报名时,学生除了选择市一中,就选择职教中心。林州市再添一张教育名片。到那时,林州高中阶段教育,普通教育看一中,职业教育看职教中心。

对于整合后的职教中心,我的思路是:保持对口升学优势,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强化职业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建成实至名归的品牌职业示范学校。以种植、养殖、市场营销、旅游等文科性专业为主,抓对口升学;以机电、数控、建筑、电子电器等理科性专业为主,强化实践技能操作,抓实就业工作。

具体想法是:整合后,学校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融合阶段,锤炼阶段,发展阶段。

融合阶段。

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学生,师德师风不同,教风学风不同,生活、文化习惯的差异会有摩擦,这不利于学校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学校要通过文体活动,一些集体项目等,来加强归属感和认同感,让老师摒弃原来学校的归属观念,融入到大家庭里来。

原先的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普遍陈旧,生活、学习环境不好,当师生半路上进入一个全新的,并且是相当上档次的新学校时,会有异样的感觉。这需要学校领导未雨绸缪,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适合职教中心实情的管理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师生的言行。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纪律观念淡漠,我们需要加强治安管理,不惜代价聘用保安,成立保卫处解决社会闲杂人员骚扰或者学生生气打架等损坏学校声誉的事情,决不能让职教中心四围乌烟瘴气,败坏学校名声。

学校以大教育观念开门办学,职教中心是全市各行各业的教育中心,职业学校和社会联系应该更为紧密一些。要加强同周边社区、文化部门、公检司法部门的联系,取得支持。学校要主动邀请社区领导、派出所领导及社会名流到校任名誉校长,请他们经常到校交流,支持学校的工作,督促学校的发展。学生也要经常走近这些单位,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共同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从始至终常抓不懈的工作。学校千方百计地创建具有林州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既不离主流又体现红旗渠传人的职业学校风格。

锤炼阶段

学校整合经过最初的阵痛后,“强素质,塑形象,促发展”将是学校突出的主题。

“强素质”是根本,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重点做好如下六个方面:

1、打造品牌专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专业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支柱。结合我市实际,加强建筑、机电、数控、旅游、种植、养殖等专业,突出专业优势。

2、进行教学模式及课程的改革。大胆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尝试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课程改革是重点,文化课教师及专业理论课教师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目标,突出高效课堂改革,找到适合自身特点及所教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师要大胆尝试,利用好学校的实习场地及设施,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为契机,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每位老师,特别是专业课老师,要把上好课当成评价教师能力的最重要标准。

3、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形成专家型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质量的关键,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生发展,以师生共同发展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当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基于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基础上的。学校管理的中心也在教师,将教师的发展由工作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让我们的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快乐。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让职业学校老师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快乐,就要想法设法创设机会,让老师有高于社会同类人的收入。职教中心的培训功能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各行各业的培训,我们要争取过来,为学校创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来增加学校的收入。

5、做好对口升学工作和校企合作工作。这应该是学校两张名片。对口升学我们已近有很好的经验;校企合作需要我们大胆尝试去探索。参考其他先进校,我们要积极找到适合学校实际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增强学校这个“软肋”。

6、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抓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思想:先成人,再成长,后成功。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但无数事实证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无论学习好坏,只要走正道,都能成功,我们“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心。我们培养的首先是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四自”精神(学习自主,管理自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来最终得到“素质全面,特长明显,身心健康,志向高远”的优秀毕业生。

“塑形象”是塑造林州职业教育全新的形象。在对口升学、校企合作、学生就业、学生综合素质优秀表现等方面加大宣传。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公交等传媒,积极主动宣传职教中心办学成果,让社会来重新审视职业学校,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职业教育,向往职教中心,树立并巩固职教中心在我市教育的地位,进而促进职教中心快速发展。

职教中心要积极融入国家整个职业教育发展之中。学校加强同省内、国内甚至国外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千方百计通过校际间的师生交流,文化交流,文体比赛,技术攻关等活动,缩小与先进校的差距。

发展阶段

当职教中心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后,学校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申请“德中机电班”来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可以和其他名校联合,或者某个专业联合办学,做精做强,带动整个职业教育火起来,进而形成具有林州特色的职业教育气质。

职教中心的建设凝聚了上级各级领导的心血,这次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对于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唯一一次重新振作的机会。只要我们把握得当,抓住机遇,林州职业教育定会跨越发展,赶超其他先进地市职业学校。

我决心立足岗位,虚心学习,积极上进,来适应新形势要求,力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5

过了几天,等拿到安全帽后,早已忍耐不住的我飞快的登上了正在进行2层施工的6#楼。在施工现场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亲切的,因为它们就是我未来施展能力的小舞台。

当我拿着图纸对照现场的时候,有好多难以想象的结构布置就一清二楚了。比如关于吊筋,虽然从课本上和课程设计中,不止一次见到,但直到亲眼看到才明白了它是什么样的布置。刚刚发现吊筋的时候,我兴奋地在每一个主次梁交接处寻找着它的踪影,直到我真正了解了它。

在施工操作面上了解认识了结构的真实构造,见识了钢筋工、木工、焊工等的工作情况,初步懂得了钢筋的铺设、绑扎、焊接和模板的支撑与拆卸,其中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是我第一次见到。在模板支撑的过程中,模板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模板移位,会直接导致墙体的偏移,所以质量员对此异常细心。

等到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我更是激动地从开始旁站观察到结束,整整溅了满身的水泥。该工程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制作好后,用压力泵通过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工人们有负责移动管口的,有负责用震动棒震捣的,有负责表面抹平的。其中混凝土的震捣非常重要,可以预防墙柱的烂根、蜂窝、麻面及露筋,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地方,必须反复震捣。

待混凝土凝固后,我第一次亲自动手参加了3层轴线与定位线的放线、弹线工作,经过实际的操作,熟练地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并在技术负责人的允许和监督下,独立放了最后一个单元的轴线,且圆满的完成了任务。项目经理得知我对弹线、放线很上手之后,就多次派我协同去放线,并多次进行抄平,确定“五零线”。由于多次地实际操作,我对放线工作已经熟练掌握。在室内放线的间歇,赵工经常带着我去检查监督砌筑工人的填充墙施工,虽然有普通烧结砖、空心砖和混凝土加气块等不同砌块,但他们基本都采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压。

由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为200mm,填充墙采用的是18墙,其中空心砖和混凝土价气块的规格型号刚好符合,普通烧结砖采用两平一侧砌法。填充墙与剪力墙连接处设有预埋钢筋,其搭接长度和上下间距设置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6

时间过得真快,在工地上呆了两个星期了,从陌生到慢慢熟悉,对这有了些了解,一些工作的感受写写吧。

1.前两天回了趟学校,同学说,你怎么走路直不起腰来?我感到很纳闷,怎么回事,自己平时很挺拔啊,百思不得其解。今天,钻脚手架,进地下车库,才猛然间意识到,平时直不起腰来,原来老是担心碰头,养成的习惯啊。原来“职业病”,就这样伴随着我的工作开始了。

2.今天戴着安全帽,与往日相比,感觉老不舒服了。回想以前,记事起从不戴帽子啊,而头上的安全帽,似乎注定要伴随我一生了,原来一切皆有定数啊。

3.一直以为工地上的民工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处于被黑心包工头坑骗边缘的劳苦大众,然而我错了。下午一帮植筋工人令我刮目相看,开了眼界。干活很毛躁,气势很嚣张,钢筋稍不到位,就撂挑子不干了,现哄着干活。报个工程量的数大呼小叫,并且不允许与他的数据有偏差(他有虚报)。否则,质监站的电话立马就到,怎么克扣俺家的工程量了,质监站谁敢招惹,抓紧安抚人家吧。原来民工上边也有人。

4.公司副总等学哥弄份文件,虽然学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放在平时肯定手到擒来,但是副总等他就不行了,顿时手忙脚乱起来。下午建设局的领导来检查,平日里正襟危坐,派头十足,稳如泰山的项目经理,也坐不住了,安排那个去买水果,嘱咐这个待会记得倒水,焦急的踱着步子,一个劲的问领导来了么。原来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在领导面前都有点肝儿颤。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7

几个月的工总实习转眼就过去了。通过这次实际的基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这次实习就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一些施工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施工要点,而其具体的施工环节,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次实习的前两天是学习扎钢筋,第一天是扎一个圈梁。

圈梁钢筋的绑扎:

1:圈梁钢筋一般在模板织好后绑扎。当采用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在构造柱处进行搭接绑扎。

2:在模内绑扎时,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箍筋间距,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沿受力钢筋方向互相错开。

3:圈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成封闭形。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拐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交接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内侧,锚入柱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30d;二级钢筋不少于35d(d为受力钢筋直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6:圈梁与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部位相碰,钢筋需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7: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应付水泥沙浆付块,以保护层厚度。

第二天我们是学习绑扎板

三、四、五天我们学习砌筑,主要是砌筑丁字墙、十字墙、l型墙。

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开创天地。以前听到就业不乐观时候就很茫然,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才觉得原来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如果将来能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因此给了自己压力,让自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让自己安心去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实习中将会更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工地工作感悟心得篇8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有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是学生生涯也也经历过很多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他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

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诼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半年的实习,我终于知道自己其实不能光在父母的温室里生长,更应该在社会的实践中真正成熟与完美起来。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分析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让我学习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的建筑工程理论知识,扩大了视野;使我获得了施工项目管理、施工图预算方面的实际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感性认识基础;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和劳动,学习了他们的优良品质,促进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由于是全天候工地实习,它全面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想的没做的实际,凡事想到的并不能就具体实施,在开始我们准备了好多准备功夫,以为可以应对接下来的问题,但实际上到了真正操作,会有好多困难以及突发事件,一连串的事情都把我们逼到很尴尬的局面,曾经都想过放弃的,问题的解决必须需要勇气和决心,我们十几位同事坚定不移我们当初的梦想,利用我们的各种方法尽量去解决问题,虽然很多事都不能如愿解决,但在心态上,我们是强者,我们学会了去面对。

刚开始工作时,什么都不懂,但是求知欲却很强,这与在学校学习时有着明显的不同。学校的学习一大部分是上课时老师灌输的知识,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听,非常死板;可是在工作中,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我会马上请教同事,即学即会,这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更加的系统化,思考方式更加成熟。

这次校内模拟实习使我受益匪浅,起初我还不理解学校组织这次实习的目的跟用心,觉得是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不过从接触沙盘游戏那天开始,我也开始投入其中。我也渐渐了解了企业的相关运作,这对于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来讲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让我们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也可以接触其他专业的同学,了解他们的专业对应的职位情况。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与认真负责。步一步走向前——专业技能的学习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打打资料,接接电话什么的。半年来,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给工作上带来不必要的错误。或许,正如老师所说的,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预算员,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相当了解,同时还要对建筑进行深入剖析。这就意味着没有亲身深入施工项目中去,就不可能对工程的各个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深层次了解;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就不可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去跟对手争夺市场。因此,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以实际并轨,还需要到工地去磨练。尽管半年来,自己因实际经验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总的来说,我确实也学到了不少的工作经验。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出于对施工现场的好奇与向往,带着一股新鲜劲,每天都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时时刻刻都感觉从中学到了好多宝贵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到了办公室,面对着众多陌生的管理技术人员,首先考虑着如何给单位留下好印象,毕竟在这里我代表着大学生的形象。于是自己做得很努力,在办公室就用心钻研施工图纸与规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问、多思考,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装进自己的大脑。虽然在课本上见到过施工图,课程设计也亲手绘制了结构图,但相对于这些施工图来说,简直太简单了。所以就会有好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配筋图,对于钢筋复杂的梁柱,眼中就只剩下了迷惘。从设计总说明,到总平面图,再到立面、剖面图,需要问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刚开始技术总负责人还每次详细的解答我的疑问,不过问多了,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告诉我了我最欠缺的地方——就是不了解规范!我向钢筋工长借来了03g—101钢筋规范,在上面学习了非常实用的读图知识,对配筋图有了一定的了解。

13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