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先进事迹7篇

| 吴泽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7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8月14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2)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数千年光景轮换,中华文化繁花簇簇盛开。让你我重逢于漫漫历史长河,且看千秋沉蕴,黄河之畔的种花家奏出文化的赞歌。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你是敦煌的女儿,自憾于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躺下之敦煌,醒来还是敦煌,用57年青春年华无言坚守于狂沙漫卷,用90分钟宣告文物工作者以生命谱写民族华章。一腔爱,一洞画,心归处,是敦煌。

为国之需,忍双载分居,弃灼灼芳华。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自身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心如磐石坚岂任土房硬炕而为所动,志如鸿鹄远岂任浓烟熏眼而所动。您是青山巅上的白月尖,皓雪堆里当梅花屑,是风吹日晒于窟前,望尽风尘,听尽悠悠驼铃。根入石窟蟠,心自向阳生。风浪再高,全胜似闲庭步;天堑再深,敢教它变通途。

为窟之兴,宁踏石有印,愿抓铁有痕。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从职工到所长,从窈窕淑女到耄耋老人,当她的飒爽英姿被赋予烈火,她的风烛残年,苍颜白发皆是岁月的馈赠,如星火一般在它一生中熠熠生辉。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正因心中有一簇迎着烈日生长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为火之传,既凡益之道,皆与时偕行。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多少风吹雨渗,几近凋零;多少次危在旦夕,如履薄冰。六九冰开,七九燕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手持火把渡岸而来,点亮敦煌孤妄的等待,此后,壁画彩塑不再驶向孤站,风雨漂泊都有了归舟。自闻新兴科技之精妙,四方奔走建数字敦煌,得改革开放之优势,敢为人先架旅游爆点。以蒲苇之柔软接纳,以磐石之坚实捍卫,护悠悠敦煌生机盎然,万事不涸。

自禹铸九鼎,浸润礼乐春秋,点燃六朝金粉,而后更经战火峥嵘的熔铸,正因有您,篝火熊熊烈火驼铃声声得以流芳百世,以羸弱身躯承担使命重担,撑起了敦煌一片崭新的天地!

推开孤城万里,不见春风吹度盛世几千载;听凭朔风卷尘,未见敦煌圣火立风雨安如山。何也?樊先生之坚守哉!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3)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克服严重水土不服引起的身体不适等困难,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完成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采纳。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3部。由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使莫高窟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樊锦诗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她每次领完奖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奖章、奖状、奖金。她认为,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莫高窟作出贡献的人。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4)

总有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总有人披荆斩棘,敢为人先;总有人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一声先生,是您舍半生,给大漠的坚守;是您对文化从青丝到白发的热爱;是您克万难,创新法的不懈奋斗。我辈之楷模,樊锦诗先生当之无愧。

我辈当习樊先生的奉献精神。“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樊先生一生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将自己的奖章,奖金等都交给研究院。即使重来一次,也不改初心,坚守使命,毅然选择留在敦煌。先生的一生是为国家,为文化奉献的一生,是我辈楷模。

我辈当习樊先生的实干精神。先生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调查千年壁画所面临的威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设立了我国文物系统唯一的国家古代壁画和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辈当习樊先生的开拓精神。大丈夫敢为天下先,先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8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尚未普及,先生提议建立敦煌数字化档案,在当时,先生四处筹资,克服万难,才得以让千年壁画走进寻常百姓家。先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我辈楷模。

先生精神千古流芳,我辈应当以先生为楷模,学习先生的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开拓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祖国的喉舌,助力未来的建设。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5)

樊锦诗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5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樊锦诗1963年7月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40余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写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是对20世纪敦煌石窟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由她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则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1998年,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石窟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樊锦诗最早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美国等国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七月,樊锦诗被国家四部委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八月十四日,甘肃省举行樊锦诗先进事迹座谈会,樊锦诗如往常一样,衣着简单,显出她本质的洒脱与自然。在四十年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今年六十四岁的江南女性内心。

樊锦诗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数字敦煌馆工程”等十三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为新世纪敦煌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构筑了宏伟蓝图。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樊锦诗将敦煌石窟长期存在而又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作为合作课题,积极谋求国际合作,她所在的敦煌研究院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樊锦诗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北京大学邀请了七位不同时代杰出的“北大新生”亲手写下书信,为本科新生表达祝福,讲述他们的“北大情缘”,作为给新生的特别礼物与全新改版的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1958年北大历史系新生樊锦诗是这七位“北大新生”之一。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6)

83岁的樊锦诗又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全国道德模范。她一生简朴、淡泊名利,这些年所获的奖章、奖状、奖金,她悉数交回单位。"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归于敦煌研究院几代人。"

退休多年来,樊锦诗每年仍有大半时间在敦煌。历时10余年编写、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是这位半个多世纪前从北大毕业的考古人如今最惦记的事情。

"樊院长最关心的就是考古报告。她总说,考古报告很重要,一定要静下心来做,要对得起良心。"与樊锦诗一并参与考古报告撰写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馆员王娇说。

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当初留下,就是对莫高窟有感情。丝绸之路孕育了敦煌,在这片祁连山雪水灌溉的绿洲上,中西文明交流荟萃。古人的智慧和创造,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樊锦诗说。

住土屋、睡土炕、点油灯、喝咸水,贫瘠的戈壁没有吓跑这位北京出生、上海长大的女孩。夫妻常年两地分居、孩子寄养在农村,生活上的困难与揪心也没能让她离开。

"敦煌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工作多得不得了。"来到敦煌后,樊锦诗参加了莫高窟南区窟前遗址、敦煌七里镇汉墓等发掘清理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1985年至1986年,樊锦诗牵头负责莫高窟的申遗工作。"申遗给了我莫大刺激,世界文化遗产真是不得了的事!我才知道,国际上有关文化遗产的公约、宪章,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等理念,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法律等。"

樊锦诗说,这件事促使她不再限于考古的天地,开始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管理学等知识和各类政策,下定决心"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管好"。

她的一大贡献,便是用数字化的方法"管好"了风沙中伫立千年的莫高窟。"与20世纪初拍摄的照片相比,很多壁画已经损坏模糊了。再往下发展下去,全都消失了怎么办?"上世纪80年代末,出于这个担忧,樊锦诗积极探索与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花了20年时间,做成了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

在她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创新旅游开放模式,在我国文化遗产地中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并利用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客先观看数字电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前往洞窟领略千年前古人留下的慧心妙笔。

"我们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对文物负责,也对游客负责。"她说。

樊锦诗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抽身后,便回归考古本行,接着做"该做的事"——考古报告。

"樊院长有着做研究做到底的精神。她搜集国内外大量资料,经过非常详细的对比研究,才会提出自己的结论。但她从不以'权威'自居,和我们讨论、听取我们的意见,总想着培养年轻人,为年轻人的发展考虑。"王娇说。

在自称"80后"的樊锦诗眼里,大漠戈壁中一代代人坚守接力,所要做的无非两件事:一是陪伴好莫高窟,二是不断地探索前进。

"我相信事情是一棒接一棒地做。我做了我的这一段,现在能做一点是一点。我期待并且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继承'莫高精神'砥砺前行,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樊锦诗说。

樊锦诗先进事迹(篇7)

1983年的一个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孩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戴着帽子,怀着理想,准备出发---奔向敦煌。

这个年轻瘦弱的女孩是谁?她,就是年轻的樊锦诗!

樊锦诗是谁?她就是第四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获得者,她就是今年国家特别拿出2000万奖励的人,她就是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甘愿来守护敦煌的人。

她曾经说过,如果让我在死去时留下一句话,我会说:“我只是为敦煌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是的,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成功的保护了敦煌。记得曾经有一次,某个大牌旅游公司想在莫高窟不开放的时候,让游客进入,而她硬是顶着层层压力把这个情况给制止了,她说“如果因为对莫高窟保护不当,而使它被破坏了,那我就是民族的罪人。”她用自己的铮铮誓言践行着自己的行动。从年轻的小姑娘直到现在的白发苍苍,她一直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保护敦煌的行动之中。对的,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坚守,才令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樊锦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英雄的事迹也值得我们铭记,我们一定以她为榜样,刻苦学习,执着坚守,长大后也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4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