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屠守锷是“两弹一星功勋”的获奖者之一,屠守锷事迹同学们最期待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1
屠守锷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自从上世纪50年代投身航天事业后,他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液体弹道式导弹先河。作为“共和国神剑”的铸造者,屠守锷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7 年 2 月,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走上了新岗位的屠守锷,成为钱学森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的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没有资料,没有图纸,他和众多专家一起,既当研究人员又当学生,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搜集资料、摸索实践。
1957年9月,聂荣臻元帅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屠守锷作为顾问,参加了与苏联的谈判,促成了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导弹技术的引进,而后,他便和战友们开始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的仿制工作。
从仿制到独立研制,屠守锷逐渐成了导弹设计研制的行家里手。1961年苏联撤走专家,他在困境下走马上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副院长,全面主持技术工作。“人家能做到的,不信我们做不到。”他说。他和同事们潜心研究,制定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即“八年四弹”规划,并参与制定出其技术发展方向,主持选定了中国中程、中远程及远程导弹等重大技术方案和技术途径。该规划批准实施后,对中国导弹与火箭技术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连续8次飞行试验均获成功。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系列摸索、攻关,我国第一代导弹技术专家成长了起来。他们掌握了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和基本规律,为以后各种型号导弹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并直接为中国1966 年10月进行的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的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2
屠守锷生于浙江湖州的南浔镇。历史上的南浔不仅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更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屠守锷的父亲屠维屏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境虽不宽绰,但一直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屠守锷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进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及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1932年1月29日,途经上海码头准备回乡的屠守锷,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阵阵轰鸣声,日军的轰炸机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将密集如雨点的炸弹倾泻而下,原本繁华喧闹的码头瞬间陷入一片火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志向: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1936年,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航空系。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顺利毕业。1941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完成《横向加强筋薄板的强度》论文,获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他应聘入职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飞机强度分析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整日伏案工作,在工作中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技术。在得知抗战胜利消息的第二天,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毅然辞职回国。归心似箭的屠守锷从美国东部的布法罗横穿北美大陆,历时40余天到达西海岸的旧金山。由于旧金山没有去中国的客轮,于是就搭乘去青岛的运兵船,历时整整3个月,屠守锷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学成归国的屠守锷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教授。1948年,屠守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回国之初到1957年,屠守锷一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应聂荣臻元帅之邀,他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成为钱学森院长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摸索中开展导弹研究。正如他后来所说,“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国家需要我干这一行,我当然要全力以赴!”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3
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后投身于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长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航天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屠守锷先后担任中国近程、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主持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特别是远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17年12月5日,屠守锷生于浙江湖州的南浔镇。历史上的南浔有“诗书之乡”的美誉,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屠守锷的父亲屠维屏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境虽不宽绰,但很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屠守锷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进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及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1932年1月29日,途经上海码头准备回乡的屠守锷,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的阵阵轰鸣声,日军的轰炸机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投下一颗颗密集的炸弹,原本繁华喧闹的码头瞬间陷入一片火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志向: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
1936年,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航空系。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随学校师生步行80余日赶赴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坚守救国信念,潜心学习,希望能用所学挽救危难中的国家和人民。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顺利毕业。1941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完成《横向加强筋薄板的强度》论文,获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他应聘入职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飞机强度分析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整日伏案工作,在工作中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技术。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4
1936年,屠守锷抱着航天救国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航空系。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随学校师生步行80余日赶赴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坚守救国信念,潜心学习,希望能用所学挽救危难中的国家和人民。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顺利毕业。1941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完成《横向加强筋薄板的强度》论文,获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他应聘入职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制造厂,成为一名飞机强度分析工程师。他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整日伏案工作,在工作中掌握吸收所能接触到的所有技术。
在得知抗战胜利消息的第二天,他来不及作任何准备,毅然辞职回国。归心似箭的屠守锷从美国东部的布法罗横穿北美大陆,历时40余天到达西海岸的旧金山。由于没有去中国的客轮,于是就搭乘去青岛的运兵船,历经艰辛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大地,回国之旅整整花了3个月的时间。
学成归国的屠守锷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教授,他满腔热情地为国家培养航天人才。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他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结合自身经历,他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科学救国的志向才能实现。1948年,屠守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命运便与我国航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从回国之初到1957年,屠守锷一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应聂荣臻元帅之邀,他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成为钱学森院长领导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负责导弹结构强度和环境条件的研究。导弹研究对于屠守锷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和当时的很多专家一样,一切从零开始,在摸索中开展导弹研究。正如他后来所说,“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国家需要我干这一行,我当然要全力以赴!”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5
1965年3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尽快把我国的首枚远程导弹搞出来,并由屠守锷担任总设计师。1968年,屠守锷和同事们拿出了远程导弹的初步设计方案。
1971年9月10日,从酒泉发射场传来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枚远程导弹半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80年5月9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进行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1980年5月18日,屠守锷迎来了自己航天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他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他看上去非常平静,就像是任何一次普普通通的签名一样。然而,当导弹准确命中万里之外目标的消息传来,原本内向的屠守锷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手捂着眼睛像孩子般地哭了,继而又开心地笑了!
20世纪80年代后,屠守锷同志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领导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他积极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并多次提出发展捆绑技术。在担任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技术总顾问期间,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与广大科技人员一道,在18个月内完成了火箭研制并实现首次飞行成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老一辈航天人,屠守锷心中始终激荡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长征二号的首次发射,因控制系统的一根导线断裂而失败。但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努力下,1975年11月26日进行的长征二号第二次发射,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准确送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