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大家了解吗?黄纬禄的科研成就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最佳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精选篇1)
黄纬禄是中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曾经担任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副总设计师之一,也曾经参与研制多种液体和固体战略导弹,包括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东风-21”等,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1936年8月,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英国工业协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选拔留英实习进修生,学校将黄纬禄推荐给教育部。
于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7年10月,毕业回国的黄纬禄来到上海,到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两年后,无线电研究所从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独立出来,改称为上海电工研究所。1952年10月,上海电工研究所迁入北京,与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电信技术研究所,黄纬禄担任保密通信研究室主任。
他在电信技术研究所期间,解决了测速仪、频率仪、便携式保密机、复式保密机的研制与生产问题。1954年,他被推选为北京市为建设新中国有特殊贡献的十位英雄人物之一。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精选篇2)
1982年10月的一天,靠近中国的太平洋西部海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中国即将再次进行潜地导弹发射。
发射前最后一晚,黄纬禄巡查了所有环节,确认万无一失。深夜,来自北京的紧急电话将他叫醒:“成功的把握有几成?是否要考虑推迟?”
黄纬禄的思绪回到几天前:第一发导弹试验失败像一座大山压在所有人心头。因要追查责任,研制人员都人心惶惶。
此时,黄纬禄站了出来,“我是总设计师,我负主要责任。大家要认真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打好第二发!”
卸下了心理包袱,大家将精力集中在查找原因上。很快,分析查找出原因,并采取了改进措施,还为此前一位“背锅”的潜艇操作手“平了反”。
由于迅速查清原因,在禁海公告时间内,争取到宝贵的第二次发射机会。
一定能保证百分百成功吗?
如果按上级要求,中止发射,黄纬禄将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但不仅本次发射任务 “泡汤”,在外国卫星和船只的密切关注下,毫无疑问会给国家造成不利政治影响。
夜,如此静谧,只能听到滴答声和心跳声,几次伸向电话机的手又收回来。黄纬禄稳了稳心神,将所有环节和参数在脑海里再次回顾。最终,他镇定地拿起电话报告:“所有问题均已考虑完备,建议按时发射!”
片刻后,他等来了上级回复:“尊重第一线同志的意见。”
10月12日下午,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稳稳地直飞蓝天。
“弹头命中预定海域!”
十年磨一剑,我国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成功了!也加快了我国拥有完整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步伐。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精选篇3)
上世纪70年代初,为研发中国的潜地导弹,几百位建筑工人在祖国的黄土高原上正热火朝天地建造着能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的“陆上水池”。
担纲技术总负责人的黄纬禄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工程现场详细查看,随着对工程的深入了解,他的疑虑越来越大:原来,按照外国模式,潜地导弹在上艇前必须经过陆上水池试验,但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后发现,水池并不能完全模拟水下环境,耗巨资建设这样一个工程,有没有必要?
当时,摆在黄纬禄面前的研制条件十分有限,倘若不建水池,并无其他办法。
“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指标性能、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抱定这样的念头,黄纬禄和同事们从科学性和经济性出发,对导弹的试验流程再次进行深入论证,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建议:取消陆上水池试验,利用南京长江大桥搞模型弹投放试验!
此言一出马上引起了轰动。研讨会上,黄纬禄慎重地阐述了详细方案,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听后拍案叫绝。最终,黄纬禄的“金点子”得到批准,陆上水池建设被取消。此举不仅为国家节省了上亿资金,还缩短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周期。
1970年7月的一个夜晚,南京长江大桥突然宣布戒严,潜地导弹的模型弹试验在酷暑中如期开始并终获成功。与国外同类型号相比,黄纬禄等人提出的“台、筒、艇三步走”试验程序“又快又省”,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潜地导弹试验新路。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精选篇4)
在南京长江大桥做试验非常艰苦。晚上睡觉不挂蚊帐,会被蚊子咬;挂了蚊帐,里面又热得很厉害,一觉醒来,底下垫的席子汗水都能印出人影来。用于实验的弹体直径只有1.4米,人进去的时候要弯着腰,甚至要爬着才进得去。壳体内的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在像火一样的太阳烘烤下,弹体一会儿便热得烫手。但年近60岁的黄纬禄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坚持钻进蒸笼般的弹体内,最终,他们用一身的痱子,换回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1982年秋,第一发试射失利,试验队员们忐忑不安。第二发能否成功,试验队人员认识不一。在预定发射的当日凌晨,上级又打来电话,建议推迟发射,这使黄纬禄更加难下决心。如果坚持按原计划发射,一旦发生问题,自己要承担全部后果;如果推迟发射,自己固然可以不担风险,但禁航期限将满,而且海上条件越来越不利于发射,将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和难以挽回的政治影响。经过再三的分析、比较、权衡,他终于站起身,拿起电话向上级报告:“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不宜推迟。如果上级决定推迟,我执行命令。”最后,上级同意了黄纬禄的意见,按时发射。发射成功后,人们更加敬佩黄纬禄置个人得失于度外,从实际出发,以事业为重,勇敢决断的惊人魄力和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
“巨浪一号”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发射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大国地位。
几十年来,黄纬禄始终隐姓埋名,与世无争,直到默默走完他95岁的人生,外界也鲜有人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黄纬禄曾深情地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他铸造的导弹武器,已成为国之剑;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剑之魂。
黄纬禄中国火箭专家事迹(精选篇5)
黄纬禄转入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即开始从事由苏联引进的P—2液体近程弹道导弹的仿制工作,主管控制分系统。导弹技术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都还十分薄弱,科学技术也相当落后,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和工业部门都还是空白。控制分系统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更多,作为控制专业的设计部主任、控制分系统仿制技术负责人的黄纬禄深知责任之重大,他知难而进,凭借他扎实而深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刻苦钻研的勤奋精神,带领有关的科技人员进行深入的原理分析、技术方案设计和各种试验,兢兢业业、百折不挠,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仿制任务。
在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导弹研制中,他被任命为该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兼控制分系统的主任设计师,直接主持和参加了控制分系统和整个型号的研制、试验工作。特别是在首发导弹飞行试验失败后,他亲自参加故障分析工作,对控制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计算、仿真试验和综合试验,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修改设计,解决了导弹飞行中弹体弹性振动对控制系统的影响问题。其他如总体、发动机、弹体结构等分系统,也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与地面试验工作,并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修改。经过修改后的第二发导弹于1964年6月29日进行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从而揭开了我国导弹与运载火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在此基础上,他和他的同事从实战需要和技术可行性出发,提出了将这一导弹易受外界干扰和地形限制的无线电横偏校正系统改为惯性控制系统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并得以实现,从而改善了导弹的机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并为后续弹道导弹控制分系统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积累了经验。
尔后,他又先后负责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控制分系统的研制工作。在中程导弹控制分系统的研制中,他带领科技人员从理论上对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变参数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的外干扰完全补偿理论”,纵向采用捷联式制导系统,横向采用陀螺背表系统,姿态控制采用速率陀螺,实现了用比较简单的惯性器件组成比较精确的控制系统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