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大家清楚吗?周光召的科研故事新鲜出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篇1)
周光召(1929—2024),湖南省长沙市人。理论物理学家。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一年后转入物理系,1951年考取该系研究生,1952年随院系调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研究生毕业。1957年被选派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国后任二机部九所理论所所长、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等。1984年-1988年受聘兼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1985年-2008年受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1959年至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拒绝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并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当时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周光召得知这一情况后,强烈要求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他在决心书中写道:“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愿意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世界公认他是赝矢量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中,领导并参与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领域的研究,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和战略核武器理论设计、定型,以及此后核武器预研与其它一系列科学试验,为我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篇2)
2024年8月17日晚,伴着令人压抑的秋雨,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走了。这消息犹如一声惊雷,轰响在许许多多人的心头,不仅仅是在中国科学院,更是在全国科技界。
我们不会忘记1961年5月,周光召先生已是卓有成就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为了国家需要,立刻投身到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中。为国家、为科学奉献一生的周光召,不愧为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科学家、卓越的领导者。周光召以及所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千万名参与其中的科学家们服务国家需求、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坚持创新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984年,周光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来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了做好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工作,周光召在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明显牺牲。他在中国科学院领导岗位上,在当时国内艰苦的情况和条件下,做出了非凡的工作。周光召满腔热忱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特别受人敬重,是我们心中的楷模,在中国科学院留下许多感人故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人才断层问题十分严峻,尤其是在科技界。当时,周光召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在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了全国首次青年科技人才大会,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创新联谊会,是我记忆中的美好往事之一。1991年6月,在一次青年科学家研讨会上,周光召倡议成立青年科学家创新联谊会。他说,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创新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而科技创新充满艰难,需要志同道合的青年科学家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支持,联合起来,克服困难。创新联谊会成立时有几十人,后来发展到200多人,后又改名为“青年创新联合会”。当时白春礼是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吴乐斌是秘书长。我虽然在高校而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但也很荣幸应邀加入了青年创新联合会。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篇3)
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世界科学技术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既依赖于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又依赖于和世界科技界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世界各国同行发展合作和交流,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进一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技术成果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我们的方针是更加开放,进一步增加各国科学家的交流和合作,发展各国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共同为世界科学宝库增加知识的财富。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勤奋、好学、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他们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和希望。我们相信,新科技体制的建立将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宽广的舞台,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脱颖而出。下一代的青年将更加开放,他们将更好地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更善于把它和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近几百年来,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太少,我们希望在21世纪,中国的青年将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无愧于他们祖先的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科技正以令人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要捕捉发展的机会赶上去,必须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前途,既存在依靠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而获得加速发展的机会,也存在丧失时机,再次落后的现实可能。国家发展,匹夫有责。全中国的科学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40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在探索与实践如何把中国科学院办得更好,办得既适合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能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这个探索至今仍在进行,当前的改革就是它的继续。40年于人生,当是不惑之年。经过40年的实践,中国科学院基本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她将在新的时期,以新的使命要求自己。攀登科学高峰,并为国家和科学的繁荣作出贡献,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篇4)
8月17日,得知周光召先生与世长辞的消息,北大师生深感悲恸。我们痛失了一位好师长、好前辈,一位以科学之光引领我们前行的北大人。
周光召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物理学杰出人才。1952年开始,他师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在北大进行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毕业后留校任教。先生的一生,是中国物理学科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历程的真实写照,他的科学精神是前行道路上的一束光,引领着北大师生、特别是北大物理学人向着科学前沿不断奋进。先生曾说:“一个民族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必须要有自信,必须要有伟大的科学家和重大的发明来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和自信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家迫切需要更多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这更需要我们践行和发扬先生的科学精神,勇闯科学“无人区”,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周光召先生“随时响应祖国召唤”,一生多次转变研究方向,在理论物理和战略工程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他总结出,基础研究既要依赖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方面的好奇心,还要基于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赴苏两年后,周光召先生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他毅然决定放弃自己深耕多年的成果,全身心投入“两弹一星”研制工作,隐姓埋名数十载,为原子弹、氢弹等“大国重器”的成功研制作出关键性贡献。
在调任中科院物理所后,他又以最快速度重新回到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向新的科学前沿进发。到科协工作后,他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推广全民科普作出重大贡献。周光召先生一生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学术志趣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所学报效祖国和人民。我们要传承先生的治学理念,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动有组织科研,打造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引擎。
周光召“两弹一星”功勋典型事迹(篇5)
“先生走了,他是中国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科技界的‘掌舵者’之一。”
8月17日晚,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周光召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作为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吴岳良回忆恩师时深情地说。
周光召是一位顶尖物理学家,视野开阔,影响深远,总能快速洞悉新思想,更是一位备受尊重的政策制定者和领导者,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正是周光召人生的注解。
家国情怀是周光召身上最厚重的人生底色。因为国家需要,他三次放弃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
1957年1月24日至1961年2月20日,周光召被派往位于苏联杜布纳的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当时的粒子物理学正经历深刻变革,物理学家陷于如何处理实验发现的诸多新粒子的困境。在杜布纳,周光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获得了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他的工作处在科学前沿,与同期做相关工作、后来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处于同一水平。他如果继续做,相信一定会有很多突破。”吴岳良说。
杨振宁曾这样评价:“周光召在杜布纳工作的时期是多产的,他在苏联《实验与理论物理》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当时我在美国研究了他的这些论文,尤其是他关于赝矢量流部分守恒的工作。他在美国被认为是联合核子研究所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