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

| 徐球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大家了解过吗?全国民族团结模范是怎样的人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精选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1

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________考察内蒙古时作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红书包”的优秀品质和创新精神,努力在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作表率。强化理论武装,让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有人懂有人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方式,深入学习贯彻________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打造“红书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基地,创新性推出“1个固定+N个流动”的“红书包”讲堂模式,建立“红书包+兵团大讲堂”、“红书包+军民工牧”、“红书包+石榴籽课堂”等党员干部教育机制。依托“红书包”志愿服务队,开展“马背上的‘红书包’”送学送教活动。创新打造“红书包+”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将“红书包”志愿服务嵌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中华文化传承”等内容,推动“红书包”助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疫情抗旱,“红书包”在凝聚团结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巴彦乌拉嘎查党支部在带领各族农牧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把“红书包”打造成为农牧民群众学习先进发展理念、掌握科学技术的“致富包”,解决困难问题、享受便民服务的“实用包”,欣赏文化精品、丰富精神家园的“文化包”。嘎查党支部充分利用互联网,注册“乌兰包嘎骑”商标、成立牧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出牧户供货、合作社对接、企业加工、品牌化销售的一体化产销模式,打造了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红书包+畜产品”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通过对接肉类经销商、餐饮企业,进一步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牧户增收。

开启“红书包+新媒体”营销模式,开通“永不褪色的红书包”抖音账号,通过采访、纪录片等形式讲好“红书包”民族团结故事,用短视频种草和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开启助牧销售新模式。以文创为媒,融合“红书包”深厚文化底蕴,研发“红书包”文创产品10余种,订单式销售文创产品,将“带得走的红书包红色文化”转变为推动嘎查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动能。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2

吴健美是村里首位“石榴籽讲解员”。为提升讲解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评选活动,刻苦打磨讲解内容和技巧。每当上级民族政策宣讲队来村里,她都会请教理论、学习政策,全程参与到各项工作中。

吴健美走访老猎民,搜集“盖山与抗联战士共同抗日”等鄂伦春人革命英雄事迹,了解猎民村发展变化历史,在村党群活动中心建设村民____教育展厅,用小故事宣讲大政策。她还运营新媒体账号,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直播,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

自2021年起,吴健美在全旗乡镇、部门、企业等宣讲70余次,受众超3万人次。同时,她创新宣传形式,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研学教育相结合,探索开展“实地研学+线上体验”的融合式宣讲体系,打造精品研学路线2条,沿途示范点9个,制作民族团结短视频20余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2019年,鄂伦春族的吴健美与汉族小伙组建家庭后,在各新媒体平台注册了名为“鄂伦春小甜”的网络账号,立志通过互联网展示鄂伦春猎民新生活。

多年来,吴健美积极参与家乡各项活动的宣传策划,并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宣传家乡的四季风光、传统文化、特色民俗和猎民红红火火的新生活。收获全网粉丝60余万人,视频点赞超400余万。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3

多载体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群、LED电子显示屏、村“小喇叭”“三会一课”等平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让“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于群众心中。今年以来,开展相关宣讲29场次,微信群推送文字和音视频学习资料87余条,受益群众达528人次。广泛开展普法工作。认真落实“法律七进”工作要求,广泛学习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条例、《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营造良好普法环境,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积极营造和谐氛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带头做好民族团结,大家不分你我,同吃一锅饭,共叙团结话,一起包饺子,一起谈心聊天,为全村作出了表率。定期更新党旗和五色彩旗,让中华民族元素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引导广大农牧民党员群众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力,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上持续发力。利用驻村工作队和包村领导力量,与村干部建立帮学机制,并同步面向村居党员、学生、青壮年等多层次人员延伸。今年以来,共开展相关学习34次,参与人数达612人次,实现村主干能说会写,其他村干部、党员能基本交流。特色民俗活动有声有色。组织开展传统体育运动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达到以文育人、以艺同心的良好效果。坚持从娃娃抓起。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和引导孩子们在农家书屋读爱国团结书籍,给孩子们讲文成公主等民族团结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让民族团结事业代代相传。

扎实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利用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行动39次;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分类处理,减少对水源的污染,不断地改变群众生活陋习,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4

“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必须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张丽萍说,只有打通党组织覆盖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为社区党建“头雁”,张丽萍探索组建了“红管家”队伍,推动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小区里、楼栋中、商网下,有效激活了“神经末梢”。“现在有问题可以随时找‘红管家’,无论是反映问题还是遇到困难寻求帮助,他们都特别热情,而且和我们住得很近,很方便。”社区居民李彦民高兴地说。

“小区居民都是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张丽萍上任第一天就告诉自己。随后她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走亲戚”计划。每天都会上门走访辖区各族群众,了解人员分布、收集社情民意,这样的方式不仅拉近了她和居民们的距离,也让她快速在群众间扎下根来。“我们社区居住的人多,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居民都有,我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居民情况,让大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让大家信任我,才能调动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张丽萍说。

在不断地走访和开展工作中,张丽萍发现金花园A区作为老旧小区,排水管道老化堵塞、下水不畅、雨后容易积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于是,她便带头与班子成员多方奔走,最终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5

陈英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更是一个温暖的使者。他深知偏远地区的各族同胞在融入城市生活时面临的挑战,因此总是毫不吝惜地传授自己在株洲创业发展、融入生活的成功经验。近五年来,他累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76人,慰问困难老人45人次。他的善行善举不仅让各族同胞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归属感。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陈英同样不忘共同发展的初衷。他带领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行业空白。同时,积极为民族地区各族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招收残疾员工、下岗职工、失地征地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近300人,帮助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陈英应邀担任石门县磨市社区名誉村主任,多次参与株洲对口援助西藏扎囊县,积极参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捐资助学捐款45万元,帮助麻阳苗族自治县宣传销售特色农产品,协助在株洲开拓市场。

他始终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他组织联谊会和企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用传递公益的方式把各族同胞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自掏腰包在湘潭大学设立“新时代输送育才奖学金”,连续13年为各族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100余万元。

陈英用爱心和热心践行着守望相助的理念,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史,更是一段民族团结进步的佳话。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未来。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6

10月31日清晨,南疆薄雾还未散去,在海拔1000米的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哨长凌尚前整理好装备,走下108级台阶,又一次踏上边境巡逻路。边境密林郁郁葱葱,凌尚前和哨员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界碑神圣而不容侵犯,守护界碑,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凌尚前说。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担负横向8公里的边防巡逻任务,有9块国界碑。凌尚前巡边43年共走了7万多公里,磨破300多双解放鞋,以界碑为伴、哨所为家,忠诚履行好卫国戍边的职责。

今年9月,凌尚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由于界碑大都立在密林深处,或在人迹罕至的山脊上,原来没有固定的巡逻路。如今的巡边小道,是凌尚前带领哨员开辟出来的。除了有坠落悬崖的风险,凌尚前和哨员还面临着被毒蛇、蜈蚣、山蚂蟥等咬伤的危险。

有一次,凌尚前在巡逻途中,左手被毒蛇咬伤,昏迷了一天,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巡逻到界碑没有?”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被咬的手指却落下了残疾。哨所距离边境线不到500米,巡逻区域有跨境小道10条,在哨所后山就能看到国家一级口岸——平孟口岸。边境贸易日益红火,走私分子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诱惑甚至要挟恐吓凌尚前,让他“高抬贵手,放一马”,但他初心如磐,不为所动。43年来,在凌尚前的带领下,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没有发生过违法违纪问题,守护的边境线固若金汤。“凌哨长为人正直,乡亲们对他很敬佩。”

群众黄海金称赞道。2018年,凌尚前的妻子黎兰新也成为一名民兵,和凌尚前一起携手为祖国守边关。“不少人离开哨所,就他还一直坚守在这里,我开始不理解,后来才认识到,他是舍小家为大家,守护国家的安宁。”黎兰新表示。在凌尚前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边民主动申请加入哨员行列,边疆各族群众支持国防、献身国防的氛围愈加浓厚。“哨所再小也要有人守,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一直守下去。”凌尚前说。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7

“锦绣前程党指引,万里山河尽朝晖,来来来……”秋日里的合浦县廉州镇廉北村,一支民族乐团打着鼓摇着铃儿,吹着小号唱着曲儿,在村里的同心文化广场表演着节目,引得村民纷纷围观,好不热闹。“快拍下来,发给陈书记看看。”村民花文渭掏出手机,记录下眼前一幕。花文渭口中的“陈书记”,是合浦县廉州镇党委书记陈卫相。廉州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镇,有壮、汉、瑶等20个民族约23万人。在陈卫相看来,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是要保障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此,陈卫相千方百计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以前村里有‘三多’,垃圾多、粪便多、污水多,是陈书记带领我们改造好了村里的环境。”廉北村村委会主任王琨指着同心文化广场说道,那里昔日污水遍地,泥泞不堪。2021年,陈卫相向上级争取资金,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在的廉北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太阳能路灯全贯通。

镇里流转了500亩土地,让村民们种上了番石榴等特色经济作物,村旁的蒋屋河水质清澈,兼顾了美化和灌溉功能。2023年,廉北村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陈卫相的带领下,廉州镇有2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4个村(社区)超50万元;建成一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各族受益群众超4.7万人;各村(社区)兴起民族团结宣讲热潮,各村的同心文化广场日日听得到欢歌笑语,看得见“石榴花开”。

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故事篇8

覃塘区大岭乡是壮、汉、瑶、苗等多民族聚居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底子薄。2021年4月,黄贤珍任大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后,经过充分调研,决定跳出“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引进工业项目。“她敢想敢闯,经常带领我们到南宁、深圳、佛山等地去招商。”大岭乡干部杨范军说,项目签约后,黄贤珍也是一抓到底促落地。

仅2023年,该乡签约引进落地项目9个,总投资额17.45亿元。原来大岭乡只有1家工业企业,如今新增了华润高端钙基新材料等4个亿元工业项目,形成了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等9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协同发展的格局,为各族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黄贤珍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挖掘民族歌会、唱师公剧等民俗文化,组建石榴花文艺队,举办“民族团结杯”气排球赛、“村BA”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黄贤珍努力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她多方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一事一议”项目等政策扶持,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亮化、文体活动设施、圩镇“蜘蛛网”线路改造提升等73个民生项目,惠及群众1万多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将全力以赴做好‘三农’工作,办好民生实事,让各族群众受益受惠,共享民族团结发展成果。”今年10月刚履新覃塘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的黄贤珍坦言,现在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但使命感更强、干劲更足。

26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