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已经发布,关于程开甲大家最想了解哪些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篇1)
1962年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提上了日程。程开甲被任命为原子弹爆炸靶场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挑起难度极大的重担。面对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片空白,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程开甲主持制定了《关于第一种试验性产品国家试验的研究工作纲要》及《急需安排的研究课题》,制定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在百米高铁塔上爆炸的方案。后来,当朱光亚院士回忆“塔爆”时说:“它不但使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提前了,更重要的是能安排较多的试验项目,用来监测原子弹动作正常与否,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其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从这一天起,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美苏英为遏制我国原子弹技术的发展,图谋签订“全面禁止大气层核试验条约”。早在我国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紧张准备的1963年,程开甲便已开始准备地下核试验。
1969年9月23日,我国首次地下平洞方式核试验成功;1976年10月14日,首次地下竖井方式核试验成功。这些试验的成功,打破了美苏英的遏制,为我国核试验的发展赢得了主动,对核武器的研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大漠戈壁的20多年,程开甲历任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同时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在他主持的一次次试验成功的背后,是严谨科学、周密细致和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是程开甲的创新拼搏和舍己奉献精神。
安全问题是核试验的头等大事,对此程开甲任何时候都没有懈怠过。当时,由于地下方式核爆产生的辐射对产品重要测量的干扰问题十分严重,王乃彦院士说:“是程开甲研究出办法,在任务中攻克这一难关。我们九院、九所一致认为这次任务测量全面过关。”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篇2)
程开甲1918年出生于江苏富商之家,童年调皮捣蛋,年年留级,愚顽至极,甚至他偷家中钱一个人跑到上海疯玩,钱花光露宿街头仍不回家,被家人找到,一顿胖揍,不料他竟觉悟,开始努力读书。
第二年就考入了人才辈出的嘉兴秀州中学,之后他一发奋就考入浙江大学。
然而,外敌入侵,祖国破碎刺痛了他。他立下要科学救国的誓言,发愤学习,从此他一路开挂,逆袭成学神。
1941年他的论文虽未发表,但数据后来获诺贝尔奖认可。
5年后他去英国留学,师从波恩教授,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获博士学位,并受聘于英国皇家研究所,用现在的话讲,那时他已年薪百万。
然而得知新中国成立,紫石英号事件让他看到民族希望,于是他决定回国。
导师和朋友再三挽留,他拿诺贝尔奖指日可待,中国一穷二白你回去干嘛?
他说:“在国外你成就再大,也只是个外人。中国不看今天,看今后。”
1950年他放弃一切,带着大量书籍和资料毅然回国。
他先后在浙大、南大任教,跟随国家需要,多次调整研究方向,从理论到应用,十年换四次,撰写了国内第一本固体物理教材,为我国固体物理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1960年一纸密令,完全改变他的命运,从此他隐姓埋名。
接到任务,他毅然投身为国铸盾的绝密事业,秘密生活在荒凉的西北地区,喝咸水,吃粗饭,住在黄土石头房,忍受极寒极热的恶劣环境,和团队埋头苦干,默默奋斗。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篇3)
1960年,程开甲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1962年,他被调到国防科委,赴核试验基地组建核技术研究所,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做技术准备。
有一次,程开甲和基地司令员一起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情况。面对____细致的询问,程开甲对答如流,各种数据如数家珍。
临近汇报完毕,____问:“程开甲同志,你今年多大年龄?”程开甲突然愣住了,很长时间没有回答出____的提问。能把圆周率记住60多位数的程开甲,却没有记住自己的年龄。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程开甲一直主持和决策着我国核试验技术的全局工作。他成功设计并主持了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除了科学家的身份之外,程开甲还是一个军人,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取得杰出的成就,夫人高耀珊功不可没。
程开甲在南京大学当物理学教授时,高耀珊在校办工厂当工人。后来,程开甲开始在新疆罗布泊研制核武器,高耀珊就成了全职家庭主妇,无微不至地照顾程开甲。
后来,高耀珊年纪大了,患了脑梗塞,一时清醒一时糊涂,行动也不方便,很少出家门。程开甲为了让夫人高兴,逢年过节就要陪高耀珊一起去看看天安门和长安街的彩灯。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篇4)
“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是2019年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授予程开甲先生“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在播放完程老的事迹短片后,现场一个被捕捉到的镜头中,一个年轻的女孩早已是泪流满面。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程开甲
程先生成长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苦难年代,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后,便在战火纷飞中跟随学校辗转西迁,在恩师束星北、王淦昌等的指导下,孜孜以求学。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消息传到湄潭,几天后日本投降。程先生回忆,那时大家还不知道原子弹是怎么回事,不久,王淦昌先生就给全校师生作了原子弹及其原理的报告,引起师生极大兴趣,“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我和王先生都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和试验”。毕业后,他便留校任教。此时,在他的心中早已埋下科学报国之志。
1946年,在李约瑟博士推荐下,程开甲远赴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回忆到,当时的中国人在国外没有地位。1949年4月的一个晚上,正在苏格兰出差的程开甲,在电影新闻片上看到了播放的“紫石英号”事件,中国人敢于向英国军舰开炮,终于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事迹(篇5)
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在场人员激动地呼喊着,跳跃着,洒着泪拥抱在一起。
首次核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将军挥笔写下这首词:“东风起舞,壮士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
这声春雷令亿万中国人欢欣鼓舞。为了庆祝这一历史事件,《人民日报》印发“号外”,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彩色号外”。当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无数群众拥上街头,如同庆祝盛大的节日。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临的国际形势极为严峻。国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其侵略政策在中国彻底失败,他们除了在经济技术上对新中国全面封锁外,还在军事上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有的好战分子甚至叫嚣要对中国发动核战争,进行核恐吓。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____指出:“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以________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为了这项科学计划的实现,中国核工业人和全国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一直勇毅前行,即使在技术封锁、“三年困难时期”、饥馑袭扰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方针,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原子弹搞上去。因此,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还有个更为形象的名字——“争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