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

| 徐球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杨嘉墀的生活大家进行过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1】

1919年,杨嘉墀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在他5岁时,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小型的望远镜,他爱不释手,经常用它夜观星斗。此时,在他的心中,关于航天梦想的火花燃起来了。

中学时,杨嘉墀跟随父母辗转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中学。

这所学校的机械工科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新鲜的教材、多样的设施设备,都让他对这门学科充满了热情。他开始了如饥似渴地学习。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蹂躏中国国土与人民。杨嘉墀对那段充满国仇家恨的历史刻骨铭心。

他多次提起:“一刹那爆炸声起,百姓扶老携幼,啼哭奔跑,悲痛的情形实在令人满腔怒火,但国家积弱,无力抵抗,百姓受尽屈辱。”

18岁的杨嘉墀怀着强国爱国之心,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

1947年,杨嘉墀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深造,同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几门课。

虽然课程繁重,但杨嘉墀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顺利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杨嘉墀凭借优秀的科研实力,在美国科研界崭露头角。尽管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以及优越的科研条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我要回中国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2】

7月10日,恰逢第五届苏州科学家日,“嘉实弥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展览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人民政府、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承办。

杨嘉墀院士的女儿杨西女士、女婿王智清先生;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峰先生;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红霞女士;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顾志华先生;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金静悦女士;杨嘉墀故居主任、震泽镇文体站站长沈臻先生;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校长孙焱女士,以及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徐惠女士等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深度聚焦杨嘉墀院士在国防科研建设取得的“嘉实”累累,其影响深远、功勋卓著。以“嘉实弥望”为展览命名,即是对杨嘉墀院士的致敬,也是希望通过展览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弥望”未来“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

杨嘉墀院士的女儿杨西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与感谢,并致辞:“回顾父亲的一生,是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国家科技事业的光辉一生。他主持了火箭和核试验用仪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主导了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父亲从上海交通大学启程,跨越重洋,求学于哈佛大学,但他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吴江人,无论走得多远,始终心系故土,铭记家国情怀,也从未忘记这片哺育他的鱼米之乡。”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56年,带着拳拳报国心,杨老师从美国回来了。作为哈佛的博士,他以哈佛的校训“为了增长智慧走进来,为了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和“追求真理,追求好中最好”的哈佛理念,当作自己行动的准则。从科研第一线中抽暇,到中国科技大学任教,栽桃育李、勤奋耕耘,从一年级基础课开始,一直讲到研究生专业课。

为了讲好潜艇用核反应堆的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杨老师收集了几乎所有国外公开发表的最新论文和有关的图书,并吸取其中的精华,再传授给我们。

杨老师上课时用的是外文原版书,因此,他要边翻译,边推导公式,边在黑板上书写。一堂课下来,常常要用八、九面黑板。写写擦擦,讲台上和身上都是粉笔末,汗水浸透了他的白衬衣。

记得有一次,杨老师发现外文资料上一个公式错了,但一时又找不出原因。他竟一连三天通宵达旦地找寻原因,终于找出了问题。杨老师具有在哈佛文理学院打下的数学和物理的扎实基础,又有哈佛工科的工程设计与研制能力。他在我们科大讲课,举轻若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些都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促使我们立志一定要发奋学习。

1981年1月,“实践二号”卫星已临近发射,杨老师作为五院副院长被委任为总设计师。当年9月,“实践二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卫星。我们立了功,得了奖,而杨老师却独自承担了卫星出现异常的责任。

杨老师曾经对我们说:“实践系列卫星很重要。一个球队,不能没有二传手,实践卫星就是二传手,我们要当好二传手。”杨老师甘当人梯,敢于承担责任。他是中国著名航天科技专家、杰出的领军人,也是中国航天科技优秀的二传手。

1989年,杨老师鼓励我们给国际著名期刊IFAC《Automatica》投稿,可是在预审时,他对其中关键的结论提出了疑问。于是,杨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把公式从头到尾推导了一遍,证明结论没有问题,才同意送出去发表。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4】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杨嘉墀(1919.7.16—2006.6.11)194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穿越日军封锁线抵达昆明,先后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助教和中央电工器材厂助理工程师;1946年初联系到芝加哥自动电话生产厂实习,1947年1月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系与应用物理系。

1949年以《傅立叶变换器及其应用》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5年发明光谱仪后与美国过程仪器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每生产一台仪器获得100美元发明金;1956年争取到回国的正当权利后携妻女回到了祖国,把这笔发明金委托给哈佛老同学、日后闻名全球的电脑大亨王安保管。

杨嘉墀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57年参与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1958年初参加了国内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开展自动化技术首先要抓仪器仪表(当时按苏联的叫法为自动化技术工具)和人才培养;1958年为刚创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的建设、授课和学生的毕业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8年10月参加以赵九章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空间科学技术,使中国1960年代初期的探空火箭发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9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织力量开展了自动化检测的研究工作。

杨嘉墀“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篇5】

杨嘉墀自幼好学,从丝业公学(小学)、震泽中学到上海中学的求学之路,让他初步受到了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熏陶;1937年,在炮火与硝烟中,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乌云孤岛”中的上下求索,坚定了他的强国梦;大学毕业后,他奔赴西南联大担任助教,继而几经周折跨洋深造。虽远在大洋彼岸,他始终胸怀赤子之心,心系祖国发展,1956年,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零开始埋头攻,“两弹一星”献宏猷。从火箭试验特殊仪表研制,到核潜艇反应堆控制,从核弹试验火球测温,到导弹试验“151工程”,杨嘉墀在自主研究“两弹”的峥嵘岁月中担负秘密使命,甘当无名英雄,为尖端技术创新默默奉献。在“两弹”试验成功后,他全力转向空间技术,带领科研团队自力更生,潜心攻关,成功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等卫星的控制系统,为我国航天事业开疆辟土。1999年,杨嘉墀院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杨嘉墀院士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他紧盯学术前沿参与创建中国自动化学科,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他始终高瞻远瞩,提出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道路,催生载人航天工程,倡议北斗导航系统。他与王大珩、陈允芳、王淦昌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推动“863”计划,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技之路!

杨嘉墀院士是功勋卓越的国之栋梁,同时也是亲友眼中平凡的家人、师长。他心系故土,无论身在何方,始终包含对故乡和母校的深情;他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指导培育的一大批人才都成为了科技一线的主力军;他一生勤勉、敬业、爱国,即使在晚年,无论风雨,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阅读、思考、工作,他不倦的钻研心和感人的亲和力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以他命名的“杨嘉墀星”会永载史册、光耀后人!

2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