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

| 徐球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陈能宽的卓越贡献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精选篇1)

1923年4月28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1942年,陈能宽从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

1946年,大学毕业的陈能宽,一心希望在矿冶领域作出成就。他参加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考试,并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1947年秋,他携妻子裴明丽远赴美国求学。

3年后,陈能宽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历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物理冶金副研究员、助理教授。

这段时间里,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他与合作者开创性的发现打消了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48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在美的陈能宽也时刻关注国内局势。陈能宽与同门师兄颜鸣皋组织材料专业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了“留美科协金属小组”,积极响应新中国号召,一边组织学术活动,一边参与到协助留学生回国的工作中。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精选篇2)

陈能宽,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共党员。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多次在国家核试验上给予了技术上的参与和组织,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这是陈能宽自己的诗作,也是他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人生写照。

1923年,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青少年岁月正逢民族危亡之时,心中便早早埋下“知识报国”的宏愿。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这位热血少年废寝忘食地学习,以最高分考取雅礼中学,1942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毕业后,他积极的为祖国的发展与振兴寻找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陈能宽便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想要报效祖国之际,因抗美援朝被迫滞留美国,拳拳爱国之心只能暂时埋在心中。在美国工作的几年间,陈能宽很快成长为小有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但是内心报效祖国的渴望却是与日俱增。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精选篇3)

在我们大湘西,有位受国家表彰的两弹一星功勋,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陈能宽。他曾为了国家大业隐姓埋名25年,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其经历类似当前风靡世界的“奥本海默”。

1985年春天,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在颁奖仪式上,陈能宽与邓稼先一起,作为领奖代表并肩走上了主席台。他们代表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郑重地接受了国家对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氢弹突破与武器化的最高奖。

1999年9月18日,陈能宽院士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能宽,1923年4月出生于慈利县江垭镇的一个士绅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经商有成,后回乡办学,开设了镇上第一所邮局,不仅服务乡梓,还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

幼年的陈能宽勤奋好学。十三四岁时,他背着数十斤重的行李,每日行走近百里,连走三天,从慈利前往常德求学。当时正是抗战时期,有一次炸弹就在十几米外爆炸。他跑防空警报时,依然在山洞里借助烛光读书。高中阶段,陈能宽就读于长沙雅礼中学,由于战乱,学校被迫多次搬迁,学校搬到哪里他就跟到那里读书。1942年他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唐山的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学习。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精选篇4)

1923年5月13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湘西的奇山秀水孕育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42年,陈能宽从著名的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与理想严重脱节的现实,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次年,他考上了由政府资助的自费留学,远赴美国耶鲁大学。

在耶鲁大学,他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又师从哥廷根学派大师、物理冶金学的著名学者麦休森(C.H.Mathewson)教授学习,于1950年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屋电器公司任职。

在美9年,陈能宽系统钻研金属物理,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发表了多篇有关“位错”的论文。他与R.B.Pond教授合作发表的《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被公认为是金属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创举,得到了国际冶金界同行的广泛认可。1952年10月,陈能宽在美国金属学会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这一论文后,当即引起了《纽约时报》科学记者的重视,在头版上给予新闻报道。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奠定了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不可动摇的先驱地位。直到这篇文章的提出,位错理论才正式消灭了材料学界对之的一切质疑。

陈能宽教育科研事迹材料(精选篇5)

1923年4月28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

1982年,陈能宽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应研究”,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42年,陈能宽从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46年毕业。

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电气)研究员。

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同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6 年,同邓稼先一起作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代表登上主席台,接受国家的最高奖励。

1997年6月15 日,在第4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上提出:“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

1996年,陈能宽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对自己的下联不满意,就把上联寄给了彭桓武,彭桓武回应:“俯瞻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湖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25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