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黄纬禄事迹有哪些值得关注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篇1】
1982年秋,第一发试射失利,试验队员们忐忑不安。第二发能否成功,试验队人员认识不一。在预定发射的当日凌晨,上级又打来电话,建议推迟发射,这使黄纬禄更加难下决心。如果坚持按原计划发射,一旦发生问题,自己要承担全部后果;如果推迟发射,自己固然可以不担风险,但禁航期限将满,而且海上条件越来越不利于发射,将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和难以挽回的政治影响。经过再三的分析、比较、权衡,他终于站起身,拿起电话向上级报告:“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不宜推迟。如果上级决定推迟,我执行命令。”最后,上级同意了黄纬禄的意见,按时发射。发射成功后,人们更加敬佩黄纬禄置个人得失于度外,从实际出发,以事业为重,勇敢决断的惊人魄力和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
“巨浪一号”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发射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大国地位。
几十年来,黄纬禄始终隐姓埋名,与世无争,直到默默走完他95岁的人生,外界也鲜有人知。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黄纬禄曾深情地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他铸造的导弹武器,已成为国之剑;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剑之魂。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篇2】
20世纪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获得成功,提出了“一弹两用”的设想,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设计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发射等系列关键技术。这两型导弹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为中国继续发展固体战略导弹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可靠依据。
20世纪70至80年代,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他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中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他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缅怀黄老总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他始终坚持胸怀祖国,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注重民主、大力协同的工作作风,严己宽人、诲人不倦的人格魅力,忠诚事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境界。(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杨西玲评)
其忠诚报国、献身航天的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成为社会各界学习的重要内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篇3】
1916年,黄纬禄在安徽芜湖呱呱坠地,受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小便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纬禄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劲头,顺利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学业。1940年,从中央大学结业,并于1943年到英国留学。学成之后,黄纬禄立即回国,拒绝了英国提供的优厚工作条件。只是,当时国民党正在打内战,黄纬禄还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
机遇出现在1956年,当年国防部五院成立这个部门专属研究导弹,这为黄纬禄施展拳脚提供了舞台。
1957年,黄纬禄报名参加了国防部五院。
在国防部五院的带领之下,中国多项导弹技术实现突破,多款导弹面世,从1960年的东风一号,到1964年东风二号,再到1966年两弹结合,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有黄纬禄的功劳在内。
限于当时保密的需求,黄纬禄的名字同钱学森等科学家一样,被隐藏了起来。
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核导弹的能力,从此,中国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具备了“二次核打击”的能力。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篇4】
1936年8月,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英国工业协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选拔留英实习进修生,学校将黄纬禄推荐给教育部。
于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7年10月,毕业回国的黄纬禄来到上海,到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两年后,无线电研究所从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独立出来,改称为上海电工研究所。1952年10月,上海电工研究所迁入北京,与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电信技术研究所,黄纬禄担任保密通信研究室主任。
他在电信技术研究所期间,解决了测速仪、频率仪、便携式保密机、复式保密机的研制与生产问题。1954年,他被推选为北京市为建设新中国有特殊贡献的十位英雄人物之一。
1970年7月,我国决定开始研制固体潜地导弹。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进行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冲击试验时。黄纬禄组织参与了试验的全过程。在没有任何遮拦的露天作业现场,烈日的暴晒使模拟弹壳内的温度上升到了五十摄氏度左右,壳体内空间十分狭窄,胶黏剂还挥发出刺鼻的气味,在密不透风的壳体内,工作环境异常艰苦。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纬禄事迹【篇5】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安徽芜湖市人,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现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2011年11月23日晚,黄纬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