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

| 徐球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大家了解过吗?杨嘉墀是怎样的人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2025(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篇1

新中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呼唤海外留学生归国效力。祖国的召唤令杨嘉墀热血沸腾。杨嘉墀申请回国,却受到美方的无理阻挠。经过与美方旷日持久的不懈斗争,1956年,杨嘉墀携妻女转道香港,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国前,他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在美国的所有家当,购买了示波器、振荡器、真空管等祖国科技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仪器。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具有深厚理论根基的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参与筹建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率先开展了火箭探空特殊仪表等项目的研究。 为将自身所学献给祖国科技事业,杨嘉墀满怀强烈危机感和使命感,多次带队参与核潜艇、原子弹、导弹等秘密试验任务。

杨嘉墀是我国自动化与控制技术、中国返回式卫星研制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卫星发射入轨固然不简单,卫星返回地面更加难。卫星入轨后,杨嘉墀和试验队的科研人员一起昼夜密切注视卫星运行期间姿态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他根据遥测数据进行了计算,果断地判断卫星能按计划运行三天,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篇2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和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在这一系列“奇迹”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变为现实。

回溯这段奋斗历程,有一位科学家,归国50年间几乎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及时提出重大建议。“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这位把“少说多做”刻在了骨子里的科学家,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63计划”发起者之一杨嘉墀院士。

在我国卫星发展规划中,返回式卫星占有特殊的位置。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杨嘉墀就开始注意跟踪国外空间技术的发展动向,他结合美苏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的相关信息,开展了有预见性的卫星控制理论研究。他坚持卫星上天前必须充分进行地面仿真模拟实验,并亲自带队进行了三次大型模拟实验,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和可靠性的验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日后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后,也曾遇到过意想不到的惊险场面。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是决定卫星能否成功返回的关键所在。卫星入轨后突然出现氮气压力下降过快的紧急状况,如果气压下降是因氮气泄漏引起的话,靠喷气产生反作用力所实现姿态控制的返回式卫星,有可能永远无法回家。

在紧急商讨中,多数科学家认为应当让卫星提前返回,“提前回家总比回不来强”。这时,钱学森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旁埋头计算的杨嘉墀,想听听他的意见。杨嘉墀用沉稳的语调分析说:“根据我的计算判断,气压降低是地面和外太空的悬殊温差导致,过段时间就会稳定下来,我认为实验可以按原计划继续进行。”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经过再三思考,果断决定采纳杨嘉墀的意见,让卫星再“飞一会儿”。11月29日,“太空游子”成功着陆,完美履行了杨嘉墀“在轨三天”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那一天,钱学森对身旁的杨嘉墀说了四个字:“控制有功。”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篇3

1958年10月,杨嘉墀参加了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空间科学技术(访苏照片如下)。12月回国后,他和其他团员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采纳,使中国60年代初期的探空火箭发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59年开始,杨嘉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织力量开展了自动化检测的研究工作。

1957年,杨嘉墀参与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并在同年9月与清华大学教授钟士模一起参加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成立大会。

1985年以来,杨嘉墀多次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在中国举行IFAC学术会议,为中国广大中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了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

1960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出研制热应力加热加载测试系统的任务(即“151任务”)。所里指定杨嘉墀负责总体设计,组建了一个总体室,和其它研究室协同工作。

1962年,杨嘉墀参加由周恩来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化试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和上海发电厂等单位的自动化方案工作,推动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1963年初,国防科委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下达研制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的任务(即“21号任务”),内容包括火球温度测量仪、冲击波压力测量仪和现场地面振动测量仪等,杨嘉墀负责技术抓总工作。他提出了采用反馈式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方案。

1965年,杨嘉墀参与了《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的起草和论证工作。这一年也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研制。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篇4

1986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杨嘉墀在散步时遇到了中科院王大珩、陈芳允等几位院士,那天他们彻夜长谈。后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人联名给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发展高技术计划》的倡议信。

这封信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邓小平作了重要批示,随后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也就是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描绘了我国七个高技术领域在20世纪内的发展蓝图,而且对新世纪作了很好的前瞻。杨嘉墀不仅是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而且他积极为该计划涉及的几个高技术领域建言献策。此后的岁月里,他努力探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杨嘉墀一直为我国探月工程献言献策。1996年12月,杨嘉墀应邀出席“21世纪初我国航天高技术发展研讨会”。在会上,他做了《月球探测和开发》的专题报告。根据他多年的研究,深思熟虑地对我国21世纪的月球探测和开发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说起与杨嘉墀的相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吴宏鑫印象颇深。 “____”的时候,我和杨先生都被隔离审查。他是航天五〇二所的副所长,我是所里一般工作人员,本来两人互不相识,因为关在一个屋子就成了朋友。那也是我这一生的转折点。”吴宏鑫说。 工作被中断后,每天只能待在隔离审查室,年轻气盛的吴宏鑫感到很恼火,经常发牢骚;杨嘉墀却一句话不说,只顾埋头看书、写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除了写检查、做交代,这期间杨先生竟然一直坚持做卫星控制方案。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把手稿放在抽屉里。”吴宏鑫说,正是那时候,自己从杨先生身上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自处。

杨嘉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篇5

1947年,杨嘉墀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深造,同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几门课。

虽然课程繁重,但杨嘉墀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仅用了2年的时间就顺利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杨嘉墀凭借优秀的科研实力,在美国科研界崭露头角。尽管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以及优越的科研条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我要回中国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1956年,杨嘉墀变卖家产,倾尽积蓄购买了当时国内急需的设备,他带着一身的知识,携妻女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杨嘉墀去世前夕,他牵头提出关于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并和5个院士联名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这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为我们国家提的最后一个建议。 杨嘉墀曾说:“我期望我国航天技术能不断占领科技高地,在21世纪中叶和世界空间大国在航天领域并驾齐驱,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去世前,杨嘉墀曾因胯骨摔伤住院。面对前来医院探望的吴宏鑫,杨嘉墀特意叮嘱了几件事:一是坚定不移地继续研究智能自主控制;二是发展重点实验室,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三是抓紧培养年轻科研人才,让学生尽早投入工作……

25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