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 永盛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1)

31岁的杨__,家住__市__区齐伯镇桃花湖村,由于身体原因,自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为了改变生活环境,实现自己人生的追求与梦想,同时也为了家乡的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2015年至今,在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杨__先后在村里开起了电商超市,成立了贵州明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008年,杨__初三毕业,正当他准备升入高中继续读书时,厄运降临在他身上,接连一段时间,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后来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上了重症肌无力,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劈雷,从那时起,他几乎是天天以泪洗面,又不敢出门,心里非常自卑,怕见任何人,更怕看见亲戚朋友和同学,足不出户在家里呆了3年,曾经一万次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2012年,杨__逐渐走出人生的低谷,慢慢去适应各种环境生活,开始与朋友、同学、邻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学会照顾自己,逐渐走出了自卑的心里阴影。

2015年,杨__在电视新闻上看到关于互联网方面的报道,心里产生了一丝触动,在想能不能利用互联网、QQ、微信等网络平台来宣传推销齐伯镇的农产品,于是他主动与区电商办联系,在区电商办的指导支持下,杨__逐渐走上了“电商路”。

2016年,__区农村电商列车开进了“夹皮沟”桃花湖村,因为有网络卖姜经验,杨__被推举为村电商服务站站长,开启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迎来电商事业发展的春天。在__电商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杨__家乡的小黄姜经过精心策划和包装,成功登上了淘宝、京东、黔邮乡情等电商平台,与此同时,__区快递物流也实现了村村通,为小黄姜的销售铺平了道路。此时的杨__,不但把自家种的小黄姜通过电商平台全部卖出去,还动员亲戚朋友加入网店售姜队伍,在村里带动销售小黄姜。自此,质地优良的小黄姜通过电商销售渠道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当年,杨__实现网络卖姜10万斤,销售收入15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几年的坚持与执着终于换来了收获成功的回报。

渐渐地,齐伯小黄姜成为热销产品,名声在外,杨__成了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网络“卖姜王”。杨__在收获创业成绩的同时,人生价值也得以体现,2017年9月15日,杨__作为参会代表受邀参加由商务部主办的全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个人事迹被收入会议材料,当年还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杨__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给父亲买了小汽车,在县城里买了商品房,生活越来越好……

眼下,__区已迈上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桃花湖村的小黄姜这一特色农产品在电商事业推动下,正在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昔日落后的苗族村庄,在党的惠民政策春风吹拂下,甩掉了贫困帽子,焕发出勃勃生机,步履铿锵地奔向乡村振兴的大道。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2)

张__,__省__市__区__镇挂多村人,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__三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微生物农业特聘研究员、微生物菌剂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2012年,家庭困难的张__考上大学,成为挂多村第一位大学生,他的两个哥哥、妹妹常年在外省打工,父母则带着哥哥们的孩子在家务农。

2016年,张__考上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深知读书能改变命运的他,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张__渐渐意识到读书不光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更是为了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如果有能力还想改变更多像他一样家庭的命运。

2017年,是张__家乡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他深知,农村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在他的再三力劝下,在外打工17年的二哥张习祥回乡创业,同时,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几位老师的支持下,张__几兄弟开始了回乡创业的漫长路,从此菌草资源利用与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在__的大山里开始生根发芽。

2018年,张__几兄弟成立__三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再加上对技术的创新,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2018年12月,三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张__经常想,要是在农村种点地、养点猪不但能养家糊口,还能发家致富,这样很多人就不用再出门打工,还能照顾、教育子女,赡养父母。求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能让家乡摆脱贫困,2019年底张__毅然回到故乡,扎根乡村,认真探索一条符合__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

在__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张__的公司迎来了很多改变,公司将菌草资源利用与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到贵阳市、毕节市、凯里市、遵义市、铜仁市,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新疆阿克苏地区,湖南省张家界市,四川省宜宾市等多个地区,得到广大养殖户一致认可。以此同时,张__的公司得到了贵阳市福建商会的投资,整体提升了公司实力,加速公司的正规化发展。

“菌草资源利用与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对于参与农户而言,具有种植成本低、养殖圈舍成本低、养殖管理成本低、养殖防疫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现在张__的两个哥哥都在家利用这两项技术养猪,每年每家能收入10万元左右,再也不用出门打工,孩子也能自己照顾和教育。通过这种模式,张__和他的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改变越来越多传统养殖人的养殖观念。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3)

谭__,男,汉族,中共党员,34岁,2007年7月入党,现任__镇合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疾苦,自担任合旺村支书以来,他就扎根在了村委办公室,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压在了他的肩头。

心系民生,一言一行皆为民

2018年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抱怨,他率先垂范,带头领着村、组干部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贫困户的调查摸底,建立贫困户台账,为精准落实脱贫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政策落地有声,加大帮扶力度,他组织包保干部定期走访,及时动态调整贫困户基本信息,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及包保干部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摸排,时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存在的困难。并对接镇里相关政策,及时提供帮助,对照“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项目”要求,对标查找短板和返贫项目,核查未落实的扶贫政策,建好“回头看”台账,对达标不稳定和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研究“回头帮”措施,完善帮扶计划,做到脱贫路上不掉队,不漏一户一人。

两年多来,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硬化通组路、机耕道等15公里,为185户农户硬化了庭院和串户路,67户老旧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座,组织农业技术培训145人次,为特殊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合旺村代表平坝区接受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零问题通过评估,同时合旺村被列为2018年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尝新尝变,闯出脱贫致富好路径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合旺村脱贫攻坚队的队长,他进一步完善脱贫制度上墙和责任分工,实现挂图作战,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全村开展工作的重点纳入到村委重要议事日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除此以外,为建好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他严格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锤炼党员作风,完善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壮大后备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战斗力量。与此同时,他深深明白,产业发展是乡村富裕的必要途径,单靠村民单打独斗,种植农作物是很难实现脱贫奔小康的。他守正创新,多次到地里进行考察调研,并派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外地考察,借鉴多个优秀种植基地经验,结合合旺村实际,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传统的蔬菜、瓜果种植经验基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进以种植大顶苦瓜,毛节瓜,香芋南瓜等反季节瓜系列蔬菜为主广东江门鹤山市共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顺市平坝区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双向合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2019年,合旺村又迎来了一次历史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合旺村、高田村为核心,打造万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共涉及3600余块土地,涉及农户1100余户;基础设施建设需征地100余亩,需迁坟300余井。面对这个“大活路”,他没有退缩,总是把最困难,最严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户走访、协调矛盾、流转土地、查看产业项目,他的足迹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访、考察归来,连夜在办公室整理走访资料,夜深人静,合旺村村委办公室总有一盏灯亮至深夜,仿佛是整个村的灯塔;白加黑,5+2的工作机制,让他本来年轻的脸庞显得有些憔悴,每次见他总能看的他的眼圈布满血丝。但他从不觉得累,总想着再快一点,再努力一点,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动了合旺村的许多群众,渐渐地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纷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人心齐,泰山移,一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合旺村迁坟几十井,倒地坎两万多米,全村流转土地4500余亩,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产业大道排水沟建设,蔬菜种植不断规模化,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让群众满意,切实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谭__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他一直兢兢业业,敢扛事、愿做事,时刻体现着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4)

程__,男,汉族,1985年6月出生,群众,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副站长。

他负责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暨辽中院士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担当时代责任,弘扬院士精神,组织开展现代化水稻生产模式示范与推广、展示辽宁省水稻创新成果、宣传水稻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交流水稻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科普水稻知识,助力乡村振兴。身为沈阳市科技特派团成员,他经常下乡进行田间指导,在疫情封控期间,坚持利用电话、微信等多媒体手段与稻农们保持联系,解答种稻问题,力求实现科学种稻,促进农民增收。

他开展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加强自主创新力,创造高产优质高抗的水稻种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200余份。他开展水稻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研究,为实现北方水稻秸秆资源化再利用、减少面源污染、改善乡村面貌、加速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5)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三年来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氛围,冥冥之中就有了缘分。”95后特岗老师田黄中笑着说,曾经初入基层的煎熬早已云散。

刚毕业,田黄中来到了乡村小学,做起了一名数学老师。离开校园的象牙塔,却成为了无数孩子的“象牙塔”。或许是同事的感染,亦是365天里孩子们口中的一声声“老师”给了她莫名的支撑,从初出茅庐到班主任,从一个象牙塔走进一个个象牙塔,一次次教学家访获取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真心,她所带领的班级多次获评学校文明班级,自己也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这几年,迷茫过,但是一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双双求知的眼睛,我觉得我来对了。”田黄中笑着说,“在基层,只有磨砺,才能成长;只有不断求知解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6)

“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2018年,年仅22岁的韦诗云,从民族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了花篢镇卫生院防疫科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医生。注射疫苗,上门随访,下村入户定期开展体检……基层工作繁忙琐碎,但也逐渐让她的知识在基层行医中“开花结果”。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年轻的韦诗云始终奋战在基层的疫情防控一线。 2022年2月6日,她主动请缨去百色市靖西市支援抗疫工作,负责采集核酸样本,每天采集500至800份核酸样本,“大白”加身,常常忙至深夜……在担任隔离点驻点医护人员时,每天负责为隔离人员采集核酸样本、监测隔离人员的体温,实时掌握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回过家,家中母亲患病也不能在身旁照顾,这就是一名基层年轻医护人员“顾大家、舍小家”的真实写照。“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在群众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防护服,就是希望,所以熬住、坚持,守护好他们最需要的健康防线。”韦诗云坚定的说。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7)

“我祖孙三代都是做豆腐的,现在也算继承祖业,有这个手艺,再加上自己的双手,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90后林崇平说道。2015年精准识别的时候,他家因病致贫,再加上父母身体状况不好,自己毕业后就放弃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念头。回村创业,做起了豆腐生意,祖传的手艺加上勤劳的双手,很快,一个豆腐作坊应运而生。

短短2年,那一车一人,已然成为花篢镇固定的风景,而他的豆腐闻名乡里,豆腐脑更是小朋友的最爱,常常是供不应求。“只要肯出工,每个月都有4000元以上的收入,脱贫后生活越来越好,以后想在镇上盘个店面,让更多人尝到我做的豆腐”。林崇平憧憬道。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8)

这束光,对南源村钟明义而言,就是乡村,就是乡土乡亲。

2015年,27岁的钟明义从华灯璀璨的城市毅然回到家乡--南源村。或有不甘,亦是选择,远离无数人眼中的“诗和远方”,回到许多年轻人可能会“敬而远之”的农村,而且南源村还是山区村、贫困村,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

“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我觉得,村里有为我准备的工作。”钟明义说,“农村嘛,要发展,总要有青年人,所以我回来了。”7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从村里的团委书记到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见证了南源村脱贫摘帽、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屯屯通水泥路、香菇产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面貌一新的同时,自己心中那份不甘早已褪去,亲人的不解变成了支持,那束光照亮了当初无悔的选择。“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给老百姓做些事应该,虽然现在脱贫了,胜利了,但是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在这里成长、奉献。”钟明义说。

近年来,荔浦市花篢镇广大团员和青年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发扬了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9)

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越来越多的人怀揣梦想投身其间,其中不乏有志向的年轻人,他们主动选择回乡创业、就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胡杨:回乡采蘑菇的95后女孩

胡杨的家乡位于小兴安岭脚下的伊春,跟东北的很多乡村一样,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往了城市生活。用胡杨自己的话就是:“去城镇上走一圈,连80后都很少看到,大家读完大学就走了。”

可是胡杨却留了下来。

2019年毕业后,胡杨就回到了家乡。她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繁华,相反她更喜欢乡村的纯朴与自然。据了解,在200多户人家的村里,胡杨是唯一留在家里的95后。

为此,胡杨还引起了乡亲们的误解,以为她在家无所事事,成天就是到处晃荡,很没出息。

实际上,胡杨有自己的打算。家乡的山美水美,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世代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人想到要把家乡推广到外界。为此,胡杨结合家乡实际情况,选择了做电商,通过拍摄短视频,推介家乡,推介家乡的物产。很多人被她手机拍摄下的恬静的乡村生活所吸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胡杨的短视频账号拥有了近百万粉丝。

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功卖出了家乡的蘑菇、木耳等农产品。胡杨下一步打算扩大商品种类,跳出村庄里的熟人社会,开发更多农副产品。

从大学毕业生到采蘑菇的女孩,视频里的胡杨成功转身。在她的眼里,家乡到处都是宝,在山里静等着人们去开发。胡杨说,将来等产业做大了,要雇更多人筛选、打包,让乡亲们都享受到互联网的普惠,一起富起来。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10)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从大城市返乡创业。村里有了年轻人就有了活力,在带动家乡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周科学也是众多返乡创业青年中的一员,只是创业的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

2013年,在广州闯荡的周科学回到了家乡平江县,他感兴趣于家乡的文化和手艺,通过一番考察,周科学开发了谷雨烟茶品牌,致力于家乡土特产品的开发。但由于经验不足,他的谷雨烟茶项目一度中断,这让周科学一筹莫展。

紧要关头,周科学的项目遇到了转机。

那是2019年的3月,周科学参加了碧桂园“青创10万+”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研修班,这个研修班是企业专门为平江返乡创业青年开设,致力于提高青年们的创富带贫技能,这帮了很多年轻人的大忙。

周科学更是从中获得巨大收获。他不仅学到了创业本领,还获得了碧桂园提供的50万债权投资,让曾经的谷雨烟茶项目起死回生,继续落地经营。

至今年9月中旬,生产谷雨烟茶的湖南古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产值已突破700万元。周科学说,公司自有和辐射的茶园有2000多亩,帮助1140名群众增加了收入。

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精选篇11)

距离平江1500公里的四川昭觉,同样也有个95后年轻人正在带领着家乡人民奔向致富路。

18岁之前的郑吃合从小生活在大凉山,“住着土坯房,与牛羊同吃同睡”,为了更好的生活,他选择外出打工。“外面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这是彝族青年郑吃合的切身感受。

2015年,郑吃合离开家乡——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来到广州。他在电子厂当过工人,也做过建筑工人,艰苦生活的背后,深深感受到有一项技能的重要性。

一年后,郑吃合来到江西一家养猪场打工,想专心学一门技术。在猪场,看到大货车将一车车的猪拉往屠宰场,郑吃合忽然想到了家乡的乌金猪,觉得自己也可以搞个养猪场试试,通过专业化养猪,发展家乡的特色产业,总会比在外面打工强。

说干就干。2017年8月,郑吃合返回家乡,开始养猪创业。在不被理解,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郑吃合没有放弃。2019年,郑吃合把第一批猪仔养肥了,一下就卖了10头猪,总共赚了3万多元,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可把家里人都乐坏了。

后来,许多乡亲都来参观学习,开始相信规模化养殖乌金猪也可以致富。郑吃合俨然成了村里人的青年榜样,而他心里的梦想也更大了。今年,郑吃合在碧桂园帮扶下扩建猪舍,建立了乌金猪产业示范基地,扩大了养殖规模,共同推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除此之外,碧桂园还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旗下社会公益企业对乌金猪进行了统一收购,并通过电商平台及线下门店帮助销售。“不仅帮扶养猪,连销售渠道也解决了。”郑吃合对于外界帮扶的力度感到十分幸运,他也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外面的人不了解家乡的乌金猪,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这样原生态的猪肉。”接下来,他希望扩大养猪场的规模,把乌金猪做成一个品牌,销售到四川省外,甚至是全国各地。

年轻人回来了,乡村振兴有了更多年轻血液。实际上,以胡杨、周科学等为代表的返乡创业青年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流连大城市的繁华,而是致力于家乡特色产业的开发和推广,逐梦在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路上。年轻人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农村大有可为,希望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能够走进农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

25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