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自青年时期便投身于祖国航天事业,从最初的导弹设计到后来的载人航天工程,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智慧与汗水。下面是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1
王永志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重要技术骨干、第二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带头人、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参加或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4个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设计研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他参加“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发射任务,提出独特方案解决导弹发射难题,受到钱学森的肯定,此后他在不断历练中成为我国新一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领军人。1986年,他积极倡导研制长二捆火箭,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研制总指挥,他顶住压力,在18个月内研制并首飞成功,将运载能力从2.5吨提升至9.2吨,为后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1991年,他提出在飞船和空间站间增加空间实验室阶段,形成“三步走”设想。1992年,他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带领团队默默奋战,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07年,75岁高龄的他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组组长,主持制定实施方案。王永志直接从事导弹火箭研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战线,仍在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2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听到一些传奇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成就让人叹为观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而有这么一位老科学家,他的名字常常出现在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讨论中,他就是王永志,听到他,不禁让人想起那句经典的话:“谁敢轻举妄动,我把你老家掀翻了!”这话简直是霸气外露,让人不禁为之叫好
王永志,这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院士,背后的故事可不是简单的表彰仪式就能说完的,他的一生,犹如一部传奇小说,覆盖着厚厚的科技与国家安全的外衣,提到他的成就,东风-31AG洲际导弹的研发便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想象一下,一个人把自己的青春倾注在科研上,把整个心力都献给了捍卫国家安全的事业,难怪,人们对他的敬仰如潮水般涌来
王院士在科研领域可谓是一位“铁人”,这可不是简单的称号,他通过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无数个技术难关逐一攻破,年轻时的他,记得有一次,博士生在论文中提到一个新理论,因为怀疑自己理解错了,王教授熬夜捧着书本查找相关资料,甚至有时累到昏睡过去,这样的专注与执着不就是对祖国和人民最大的负责?
说到言辞,这句“把你老家掀翻了”,听起来简直是怒火中烧的训诫,仿佛将所有不安宁的元素统统压制下去,可真相却更加意味深长,这不仅仅是王院士对敌对势力的声讨,更是他对国家安全深切忧虑的表达,他心里明白,科研的每一步,都可以决定未来的安危,而这份心血,正是他希望年轻一代能看到和感知的
身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王永志并不只关注技术本身,他常会走进学校,和孩童们分享科技的魅力,教他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他认为,从小培养爱国情怀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才能让祖国的人才储备更加充实,想想看,他不仅是做科技的手,更是撑起一片天的引导者,他以行动传递了“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信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3
王永志同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牵头论证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工程高级顾问,为我国空间站总体实施方案论证确定、推动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立项,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是组织交给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辈子干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谓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个人穷其一生。
溘然长逝3个月后,2024年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他,就是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或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空间站。
儿时家贫,直到家乡解放、分上田地,王永志的家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1月,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听党话、跟党走,党让干啥就干啥”,开始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紧相连。
上中学时,他品学兼优,立志要当一名农学家。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飞机频扰辽东,改变了这个东北少年的人生梦想。他立志投身国防,1952年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
1955年,王永志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又服从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和导弹设计专业。
学成归国,王永志成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一员,投身到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中,最先接触的是东风二号。
东风二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1964年6月,导弹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导弹无法达到预定射程。
现场专家绞尽脑汁,都在考虑用什么方法再给导弹多添加点推进剂。这时,王永志站了出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可达预定射程。”
本来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
问题解决不了,导弹就无法发射。情急之下,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
仔细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后,钱学森把导弹总设计师叫来:“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呼啸着点火起飞,果然命中预定目标,飞行试验验证了王永志建议的正确性。
这年,仅32岁的王永志开始在导弹研制领域崭露头角。
1978年,我国开展第二代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钱学森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建议由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自此,他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4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星空中,王永志院士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成就让无数人自豪,但在这份荣耀的背后,鲜有人了解到这位科学家的真实故事,是什么样的经历将一位来自东北小村庄的少年,培养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位重要推动者?
王永志,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火箭院第六任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战术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等职,被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王永志曾说,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三件事他一干就是一辈子。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最美奋斗者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5
王永志院士,1932年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一个贫农家庭,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并入北航),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由于成绩优异,莫斯科航空学院曾劝王永志留下攻读研究生,这是该校破例让一位外籍学生留下来在这个保密专业继续深造。而那时,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艰难中蹒跚起步,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所有专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遇到极大困难,祖国急需用人。王永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投身祖国航天事业。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
2021年4月至2022年底,短短20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如期建成空间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
退休后,王永志并没有离开载人航天事业,仍在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他的妻子王丹阳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自由行动,眼睛也已近失明,可他仍不停地念叨着天上的事、登月的事。”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溘然长逝。他留给家人的,只有上百本工作笔记本和十几份口述历史。他的秘书王朋感慨道:“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科技财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6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航)。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力神火箭、德尔塔火箭等相继发射失利,国际发射市场出现了运载能力短缺。
王永志敏锐观察到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同事黄作义等马上提出研制长二捆火箭,和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承揽国际发射业务,打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大门。1988年11月,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签署了澳星发射服务合同。
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然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否则罚款100万美元。
当时,王永志直面的考验,不仅仅是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仅存在于图纸之上,还有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的时间限制。
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火箭技术研究院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三四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王永志带领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都被顽强攻克了。
1990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终于提前一天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并于1990年7月16日首飞成功。
中国航天人创造了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国际航天新纪录。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成功发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
载人航天,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
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7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一个贫农家庭。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下地干活,6岁时还一个字都不认识。7岁那年,他的大哥不甘于因一家人没有文化受人欺辱,背着父亲把他送到八面城的南街小学报了名。这样,王永志哭着闹着要上学读书认字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几年后,正愁无力升学之际,昌北县(今属辽宁省昌图县)解放了,贫苦家庭的孩子不用交学费就能去学习。家庭贫穷、生活艰难,让聪明勤奋的王永志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倍加珍惜。初中三年,他年年考第一。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理想。学校离机场不远,当看到划过机场上空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见志愿军空军起飞迎敌、搏击长空的飒爽英姿,王永志感到十分兴奋,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地上”转到了“空中”,打算报考航空院校。
1952年,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王永志潜心向学,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虽有不舍与忐忑,但王永志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定了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学好火箭导弹技术的决心。
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会聚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航空航天专家、教授,如苏联航天界著名专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时任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教授。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文做好。在米申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在跟随米申学习期间,年轻的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航空科技的前沿地带。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8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院系调整进入北京航空学院)。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后回国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
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05年1月13日,胡锦涛同志签发命令授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同年3月3日,中央军委向王永志颁发解放军一级英模奖章。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王永志被太空探索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
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9
王永志(1932—),辽宁昌图人,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科学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发射市场出现运力短缺,为将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发射市场,时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和他的同事们筹划着一个大胆的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
1988年11月,在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火箭研究院立下了“军令状”:一旦决定研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这项任务,此时距离“规定的时间”仅有18个月。18个月时间,仅设计出来的图纸就有44万张,设计人员平均一人一天要画17张。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冲上九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
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3年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成功替王永志作出了回答。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首飞获得成功,不仅加强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今后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10
载人航天,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
王永志认为:运载火箭是航天的天梯,运载火箭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航天活动的规模,抓住了运载火箭的可持续发展,也就等于抓住了航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在论证空间站的建设时,把大推力火箭的论证放在重要位置。在我国无毒无污染发动机点火试车基本成功后,他就提出换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CZ-2F/H火箭(后命名为CZ-7火箭)的倡议。在方案设计上,他提出:按载人航天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进行设计,状态相对固化,打不同载荷只需更换上面级,并要求按照“在满足有效载荷要求的条件下,低成本、高可靠、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标准开展优化设计,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载火箭。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
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面对飞天路上的一系列挑战,花甲老人王永志和同事们坚持高起点发展,自主创新,奋力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近千项技术攻关,让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最安全可靠的火箭;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远距离测试发射……
“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行这样评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
2021年4月至2022年底,短短20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如期建成空间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