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

| 徐球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已经发布,张晋藩事迹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篇1】

张晋藩,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7月出生于辽宁沈阳 ,山东龙口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曾经任国务院第二届(1985-1991年)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制史学的带头人。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法律史学会专业顾问、中国教育家协会名誉会长。对古代监察制度、监察法有深入的研究,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等,出版《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史》《中国宪法史》《中国监察法制史》等,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20余项,多部论著被译成英、日、韩等文字出版。

1946年,考入私立东北中正大学预科

1948年5月8日,随学校迁到北京

1949年,入读于华北文科大学

1950年—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

1952年—1983年,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1983年,被评为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83年7月,调至中国政法大学,历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

1984年,开始招收首届中国法制史博士生

1987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0年,担纲《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总主编

2001年,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2003年,出版《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

2008年,开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的修订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篇2】

张晋藩说,建设疆域辽阔的新中国,人才是最为核心的力量。有法可依,就需要立法人才;有法必依,需要司法人才;发展法律科学,需要法学研究人才。

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他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新中国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

1979年6月,在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大会上,张晋藩提出了集合全国力量编写《中国法制通史》多卷本的建议。张晋藩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设想,是因为他得知当时国际上已经召开过3次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国际研讨会,但这3次国际会议都没有邀请中国大陆学者参加。

张晋藩称:“所以当时编这个书也是要争一口气,中国法制史它的摇篮是中国,它的中心肯定应该在中国。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把中国法制史的中心牢固的树立在中国,让我们的子孙不到外国去学习中国法制史去,让我们法制史学的研究者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来。”

《中国法制通史》的编撰,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其间,有的主编不幸逝世,有的因感到无望而退出,编写团队几经更迭。然而,张晋藩教授始终坚持,未改初衷。终于,这部10卷5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历时19年完成,全面总结了中国数千年的法制历史,于1999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首发,被与会中外学者盛赞为“世纪之作”。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篇3】

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024年9月13日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张晋藩,男,汉族,1930年7月出生于辽宁沈阳,山东龙口人,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张晋藩教授还是第二位进中南海给中央领导人讲课的法学教授。第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国华,其后是外交部条法司司长王厚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篇4】

钱要花在刀刃上,张晋藩先生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对他们思想的教育,视野的开阔,刺激他们以后的努力好处太多了。”

法大的同学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都从法大走出,法学专业的第一个外国留学博士生也出自这里。

1986年,第一届硕士生毕业,其中有80余人留校任教;

1987年,第二届硕士生80余人毕业,一半留校任教。他们不仅在法学研究和法学实务的第一线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更是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桃李芬芳。

1994年,因年龄关系,张晋藩先生卸任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长职务。为期11年的行政工作中,他为后续的法大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中注意发挥的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三自”精神,也逐渐演化为法大研究生院刻苦治学的学风和传统。

如今,法大研究生院共有研究生8800余人,导师队伍总计900余人,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居全国第一,累计培养各类研究生万余名,为国家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法大“忠诚担当、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奉法图强”的办学传统。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国家荣誉称号事迹【篇5】

张晋藩认为所谓“法系”,是西方学者或根据国别,或根据不同的法律传统将世界各国划分为不同的法律系统。中国立国悠久而又具有先进的法律,因此作为独立的中华法系,傲然自立于世界法系之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华法系植根于固有的文化土壤之上,又得到政权的支持,还包容了许多先进的法律文化,并且无论立法、司法,也都表现出了先进的高度,因此综合起来成为中华法系。中华法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个方面法律成就的综合体现。它的包容性和先进性,不仅使它得到世界的尊重,而且直接影响相邻国家千余年之久。

中华法系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礼,也就是中国的礼教。因为中国的礼是最发达的,从周公制礼3000多年来,礼一直是文化的核心所在。除此之外,仁、德、诚、信等中国优秀的法文化支撑着中华法系。直到今天,世界研究法系,还得研究中华法系。中华法系它本身的价值决定了它的存在,决定了世界不能轻视中国古代的法文化。当然,中华法系是在古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所依靠的法文化也是古老的法文化。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古老的法文化,比如以德化民、以法治国,虽然产生于古代,但今天仍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刚才提到的这些古老的法文化,我们如何使用它呢?________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古代确实存在着一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信,它比生命都重要。这种信的文化就是优秀的传统法文化。我们要把它和今天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加以对接,并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和创新性的发展,使它成为能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对接的传统文化。古与今的结合,是一番浩大的工程,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研究,只有研究透了,才能找寻到将古与今对接起来的最佳方案,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催生出新时代的新文化。

25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