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

| 徐球

2024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是什么样的呢?黄大年有哪些杰出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篇1

作为团队带头人,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认为,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凸显了教育家的国家立场和社会责任。

黄大年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他尤其关心人才培养的事。“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坚守教师教育本色,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孙杰远认为,践行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教师团队的使命与担当,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深耕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像黄大年一样,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很多教师也毫不犹豫地踏上回家的路。

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核心成员的谢小薰教授,先后三次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以满腔赤诚把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和家乡。

桂林理工大学“关键金属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教师团队”带头人刘希军教授,亦是从国外回到桂林理工大学从事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并逐渐成长为该校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同样是年轻时外出求学,学成后毅然归国,我们从刘教授身上看到的,正是黄大年的影子。”该校地质学研究生刘敏说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陈真诚教授带领的“生物传感与智能仪器教师团队”里,有一群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多年来,这些教授们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做他们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所有的科研,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但可能某一瞬间,灵光一闪找到突破口。”作为骨干成员的李华教授这样和同学们说,但“灵光一闪”不容易,需要不断思考、广泛阅读、大量实践,要坚定的意志、发自内心的热爱等。202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李垚表示,正是教授们认真耐心、专注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大家认识到成功来自坚持不懈。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篇2

他心怀梦想,走上地球物理学科的世界舞台。

他带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黄大年,曾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学部长。他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2024年9月13日,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黄大年一生写照。

2009年,51岁的黄大年离开英国剑桥,回到了培养他的吉林大学,赴一个与祖国的约定。

1958年8月28日,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小随父母辗转在桂东南偏僻艰苦的小山村,艰苦的学习条件并没有阻碍他对知识的渴求。

1977年,黄大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20世纪80年代,国际交流逐渐频繁,给黄大年提供了了解地球物理勘探前沿成果的机会。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篇3

2009年的冬天,当时已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的黄大年,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吉林大学。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归国后,黄大年带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二十多年走过的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回国第三年,中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横空出世,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回国第五年,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技术支持;回国第六年,航空重力梯度仪原理样机研制成功,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样机研发完成,在深地探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即使因胆管癌躺在病床上时,还执意坚持一边打着吊瓶,一边给学生们答疑解惑。

2017年1月8日,科学的星空中,这颗璀璨的明星悄然陨落,年仅58岁。“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他用一片赤诚之心,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篇4

时代发展,浩荡向前。

地质宫507室长明的灯光灭了,但精神之火永不熄灭。黄大年的事业还在接力延续,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传承是最好的弘扬。刘财教授团队、于吉红院士团队和孙正聿教授团队先后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各自的工作中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使命。

刘财教授团队接过黄大年的接力棒,坚持不懈钻研攻关,打破了西方国家对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垄断,联合跨行业和部门的10多家单位共同研发了航空重力梯度仪及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电磁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和海洋电磁数据处理与三维反演解释系统;研发了重载荷无人机航磁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解决了大量资源勘查、地质工程项目技术难题。

如今,黄大年的故事和他的科技报国精神,已经从东北大地传向天南海北,点亮了无数学子、师生们的科技报国之心,也激励着全国各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书育人之志。

“黄大年教授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至诚报国的决心和行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革宇说,“我们从黄大年教授的动人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教书育人、攻关电子信息领域‘卡脖子’难题,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爱国热忱的专业领域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者的使命。”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事迹材料精选篇5

生前,黄大年把自己比作浪花,献身于推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如今,滚滚洪流奔腾向前,又有无数朵小小浪花加入。

在上大学之前,黄大年曾在广西的地质队工作了两年。“作为一名地质人,我们始终把教书育人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并努力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刘希军教授表示,团队发挥隐伏矿产勘查方面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在广西西大明山等区域累计发现一系列关键金属矿产资源,预测潜在经济价值300多亿元。

“广西是有色金属之乡,这让我们的知识更有用武之地。”这两年,刘希军和团队不断向深空、深海进军。

放眼今朝,“桂学”已经成为广西文化名片,广西师范大学的桂学研究也悄然跻身国内区域文化研究的第一方阵。而曾经,“桂学”不显。

为此,广西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师团队”首席专家胡大雷教授秉承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学术大目标,以孜孜不倦的探索,使桂学研究从区域文化行为上升为国家文化行动。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基础课程教师团队则致力广西医药资源研发,开展北部湾医药资源的挖掘、整理及研发工作,制订“海水药用无核珍珠”广西地方标准,由政府发布实施,推广应用,业绩显著。

25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