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篇1
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谈何容易,国内还从没有人尝试,许多人视之为畏途,李振声心里也没有底。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很高的牧草,株高可超过1.5米,产草量很大,每亩可达4000斤到5000斤。最重要的是,它能抵抗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具有很强的抗寒冷、抗干旱、抗高温和抗干热风的能力。通过杂交,就能让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
开始的时候,他和同事选用了12种牧草,杂交后的结实情况很不乐观,只有3种勉强能够结实,其中以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的长势相对较好。
科研的艰辛超出想象。李振声与课题组同事集中力量选用了14种小麦品种与长穗偃麦草杂交,总计做了19328朵花的杂交,平均结实率也只有5.12%,杂种分离的稳定性也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
1964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后,天气忽然放晴,阳光极强,温度陡升,试验田里几乎所有的小麦一天之间都青干了。所谓“青干”,就是叶子还绿着就变干了。就在这时,天天在地里查看的李振声发现田里有一株小麦的叶片还是金黄色,而且种子饱满,表明它既抗旱又抗高温。这株神奇的小麦样本被称为“小偃55—6”,它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的“祖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篇2
时光荏苒,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特别是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让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李振声十分推崇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这句话正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育种工作的写照。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篇3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篇4
没有青干的“小偃55—6”只是开始,接下来的问题接踵而至:杂交第一代多数不育,就如同驴和马杂交后生下的骡子不能再生育。还存在“疯狂分离”等问题,杂种后代多数像草,一点小麦的影子都看不见,这是因为草的遗传能力实在太强了,把小麦的很多特性都给掩盖了,经过两次回交后才能分离出像小麦的杂种,而且后代的性状很难稳定……
以往的研究,小麦之间的杂交一次就行了,现在至少要三次,时间长了很多。麻烦的是,远缘杂交需要一个复杂的筛选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和观察过程——每年里只能进行一次。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却面目全非,让人困惑难解。
远缘杂交的难题接踵而至。真正的成功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李振声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喜欢引述顾炎武的一句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时间是漫长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李振声和他的同事用20多年的时间,让小麦走过了自然界原本用几千年才有可能走完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当时正值小麦成熟季节,李振声在地头四处转转,转到杂交选种的“小偃7014”经红宝石激光处理的育种田时,他发现一株小麦表现不错,就把这株小麦拔回去重点考种。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种,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当年那株小麦,就是后来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并种遍我国黄淮麦区的“小偃6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事迹篇5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琪: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这些特质让“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截至2006年统计,(“小偃”系列)累计推广面积有3亿亩。大家粗算一下增产粮食150亿斤,所以你拿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最后获得的结果(比较),觉得还是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