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

| 徐球

2024年王振义荣获“共和国勋章”,王振义有哪些杰出的研究贡献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推荐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1】

医学的道路并非坦途。治疗好转的病人当中,有一些病人出现了复发。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使用的砷剂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竺说:“开始有人说我们给病人下毒,那时候我们是有很大的压力的。大概第四个复发患者完全缓解以后,我们看到了疗效,那一瞬间大家很开心。”

这是年轻的王振义、陈竺和陈赛娟三人的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也正是治疗取得突破的时候,作为医生发自内心的笑容。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也被称为“上海方案”,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让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成为首个被攻克的白血病。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2】

王振义,1924 年11月30日生,江苏兴化人。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振义研究发现,一个中药,说它有效,那么它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的。现在往往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不理解,认为中药就是中药,不应该把它研究分析得那么细。果真是这样吗?很多人知道屠呦呦研究员关于青蒿素的研究。青蒿素就是有效成分,而不是整株草做药。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以前在我国一些疟疾多发地区,当地的老百姓染病后会用中药青蒿来治。怎么治呢?他们把青蒿的汁液绞出来喝,发现效果不错。

这就是中医药研究的第一步:首先要确信有效。

这种治疗经验被古代的中医记录下来。屠呦呦研究员关注到相关记载后就对青蒿进行了研究。一开始,她用的是传统中医药常用的水煎的方法,发现好像没有效果。再拿中医书来反复看,发现不对,当时记载老百姓用的是新鲜青蒿挤出来的汁。她就怀疑是高温煎煮的时候把有效成分破坏了,于是改用了乙醚低温提取。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国家的医药科技工作者终于研发出了青蒿素,并且弄清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这就要注意中医药研究的第二步:寻找到它的有效成分,甚至进一步弄清楚它的作用机制。

我认为,现在我们的中医药研究就应该走这样的路。我们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现,中医的理论中没有“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概念。但是中医师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辨证,会发现一些中医的证候,比如血瘀等。我们从西医的角度就会思考,像血瘀这类概念,从物质的角度来讲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要将中医理论中的这些概念具体化。会不会是胆固醇?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度,会在血管壁上沉积,进而阻塞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是怎么治疗这个病呢?就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这当中常用到一味药,就是生蒲黄。那么,生蒲黄的有效成分又是什么呢?具体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人为什么会产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太高了。我们就开始做动物实验:把兔子分为两组,一组兔子喂食大量的高胆固醇食物蛋黄,另一组不吃蛋黄。对比后发现,吃了蛋黄的兔子跟不吃的兔子就有了区别,前者的血管斑块就很明显,不吃的就没有。这样,我们就在动物身上造成了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接着,我们进一步研究,生蒲黄能起什么作用?我们就跟药物研究所一起合作研究,发现生蒲黄的所有成分,并从中找到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有作用的成分。相关研究结论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后,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

通过科学研究,把循证的东西拿出来,这是我们中西医科研交流、互通、对话的重要途径。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3】

王振义毕业后不久就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当看到解放军进入上海城,通宵冒雨睡在马路上而没有打扰市民的时候,他感叹到,这真是一支礼仪之师!他从此燃起了爱国奋斗的热情。1950年他参加为军服务医疗队,因为出色的完成防治血吸虫病任务而荣立三等功。1953年第二次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因为在后方医院诊断出大量志愿军战士的咯血是因为肺吸虫病,被授予二等功。而此前,当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广慈医院分进来很多来自圣约翰大学和同德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广慈大内科开始了亚专业分科。

“我当时是住院总,所以选科时就让其他人先选,大家好像不太喜欢血液科,大概是觉得血液病人不多,”王振义说,“当时我想血液病应该不难吧,只要一台显微镜就能解决诊断问题,所以觉得自己很能胜任,真没想到血液病这么复杂,这么难治。”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4】

如何建立一所名副其实的医科大学?

198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这个问题在时任校长王振义的心头久久萦绕。

经费不足、设备不好、人员不够……面对薄弱的学科基础,王振义决心把眼前的难题一项项攻克。

他四处奔波申请经费添置设备,建立重点实验室;派出学生赴法留学,与多所国外医学院建立合作,让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一花不足春,接力春常在,培养学生,王振义倾囊相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至今记得,王老曾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亲手修改了10遍。

2003年,年逾古稀的王振义刚从临床一线退休,就为自己布置了新的任务——每周一次“开卷考试”,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查询完中外文献,亲自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教学相长。

如今,“答卷集锦”《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出版多本,成为王振义留给年轻医生最好的礼物。

从医执教75年间,王振义共带教33名硕士、22名博士。当年那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实验室,走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名院士,留下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面对人们的赞许,桃李满天下的王老说,不是我培养了他们,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自己。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共同攀登。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篇5】

抗美援朝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瑞金医院,他立刻开始向血液病冲刺。有一次,口腔科医生来找王振义会诊,原来他发现有的病人拔牙后流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怎么都没有效果,而且查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王振义反复追问病人病史也没有问出所以然,他就一头扎进文献中,终于查到英国已经有报道,这种被诊断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5%-25%,平时虽然并不出血,但小手术后却往往出血不止,而且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特殊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这个实验国外1953年刚刚发明,其特殊之处在于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硅胶在那个时候是新型材料,国内根本没有。王振义苦思冥想,最终决定用国内常见的石蜡代替硅胶,最后大获成功,1954年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凝血活酶检测的国产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

同时,王振义还找到了这种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输新鲜血,因为新鲜血里还有凝血因子,所以输新鲜血就相当于为该类病人补充凝血因子,而库存血经过冷藏、解冻等程序,原本含有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已经失活,对此类病人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王振义撰写了相关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杂志》等。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建立,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成果也是血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

25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