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 徐球

2024年王永志院士获得了共和国勋章的荣誉,这位王永志院士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1)

王永志曾说,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三件事他一干就是一辈子。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最美奋斗者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________签署主席令,授予王永志“共和国勋章”。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面对飞天路上的挑战,王永志带领航天人坚持创新攻关,在较短时间内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宇宙是无限的,探索也是无尽期的,我们已经干过的算不了什么了,更壮丽的事业还在前头”王永志也正是如此,他将看似不能克服的难题变成成功发射的“东风二号”导弹,将图纸上的火箭变成成功首飞的长征二号E,将中国人的航天梦变成把中国人送进太空并安全送回祖国大地的成功实践。他坚信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也始终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的事迹鼓励着我们要做一个拼搏奋斗和不断求索“追梦人”。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2)

1961年,王永志回国。此时正是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马之时,他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这些老科学家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使王永志受益良多,帮助他在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快速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骨干。

其中,钱学森对王永志的影响最为深远。早在王永志的学生时代,这位中国科学界的巨擘便是他崇拜的偶像。参加工作后,他被分配在钱学森担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有幸直接聆听钱学森的教诲和指导。

1964年6月底,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灌进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无法打入落点。就在专家们考虑在有限的火箭燃料贮箱中添加推进剂时,王永志对戈壁滩高温导致密度变化后的推进剂配比进行了严密计算,得出了卸出600公斤燃料,火箭就会命中目标的结论。

当时王永志是在场所有人中军衔级别最低的,又是个年轻的新面孔,他的设想并没有得到专家们的支持,他们认为减少燃料和提高射程之间是南辕北辙。王永志坚持自己的观点,鼓起勇气越级向当时的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陈述。钱学森认为王永志的意见有道理,批准实施这一方案。卸出燃料后,果然射程提高了,火箭连打3发均中目标。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3)

事实上,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王永志总能打破常规,用创新精神赢得主动,以批判思维锐意进取。其创新思维不仅体现在制定各种重大技术方案上,还体现在工程实践的具体设计中。

1986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六任院长。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火箭研制工作既形成巨大压力,又提供了绝佳机遇:国内市场萎缩,研制经费缩减;国际上,欧美航天发射接连失事,卫星发射运力短缺。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成为中国火箭研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火箭最大推力达8t的运力需求,王永志提出了放弃串联方式,采用横向并联捆绑、增加四个助推器以提升火箭推力的全新思路,将运载能力从2.5t提高到9.2t。而采用这一思路开发出的火箭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捆”)。

王永志的思路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而王永志谨慎判断、果断决策、敢为人先的胆略同样为人称道。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4)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面对国际上的技术封锁与国内的重重困难,王永志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迎难而上,让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十年间跨越了国外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要坚决摒弃“安逸”心态、拒绝“等靠”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____稳定的第一线、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科学家精神贵在不畏艰难、敢于突破。面对知识的严格保密要求,他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记忆力,将知识内化于心,这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国家利益的高度负责。

科学家精神贵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提出的“归零”制度,体现了对航天事业极致追求的态度。他深知,每一次的发射都承载着国家的重托,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王永志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5)

王永志出生在东北农村,中学时,他痴迷于摩根的遗传理论、米丘林的学说,想让脚下贫瘠的土地长出吃不完的农作物。抗美援朝号角吹响,战火蔓延到鸭绿江畔,王永志报名参军,但和多数高中生一样被要求留在学校“搞好学习”。看到一架架翱翔的战机,王永志意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当生物学家不过是一句空话。

于是,他改变了理想,要研究天上的飞机。1952年,王永志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此后,他人生选择的每一步都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在精英荟萃的清华大学,王永志感受着先进思想的传播。1955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选拔赴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在秋风中搭上了去往苏联的列车。1957年是王永志与火箭正式建立联系的一年。他在苏联耳濡目染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那一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火箭导弹设计专业。作为被选定的8名留学生之一,王永志的专业从飞机设计改为火箭导弹设计,研究领域从大气层冲到浩渺太空。在苏联读书期间,国际著名宇航学家米申院士主动向校方提出申请,指导王永志的毕业设计,甚至在毕业后想力推他留在苏联继续读研。

跟随米申院士学习,王永志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科技的前沿地带。当时,我国也正有一大批科学家正在攀登通往太空的天梯。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国有了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任院长。第二年11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成立。回国后,王永志被分配到一分院工作,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东风二号”是他正式参与的第一个项目。

25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