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
2024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大家了解吗?田华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篇1)
凭借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朴素充沛的感情,田华出色地完成了“喜儿”的形象塑造,一个勤劳、善良又不屈不挠的农家女孩立在银幕之上,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之后的艺术生涯中,田华又为观众奉献了多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
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担任演员,并演出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3部影片,其中《党的女儿》里的李玉梅,与喜儿一同成为中国影史上的经典形象。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4部影片。“____”之后,她又参演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影片。
田华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变成了尽人皆知的“大明星”,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在名利面前,她却异常清醒,坦言:“我不过是万紫千红中的一朵牡丹,独花不是春。是剧本托起了我,是导演和其他演员托起了我,是生活托起了我,更是人民托起了我。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我。”
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篇2)
东北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电影《白毛女》,田华接到剧组来团里挑选演员的通知,满怀憧憬地报名参选。经过多轮选拔,凭借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她脱颖而出。
一进剧组,田华立马跟着组里的前辈学习电影知识,丝毫不敢懈怠。为更加深入贴近角色,她跟随剧组到河北省平山县小山村体验生活。在导演耐心讲解引导示范下,田华逐渐找到了与“喜儿”之间的共鸣。
1951年3月18日,电影《白毛女》上映取得空前成功。“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电影中,田华将一个农家少女的纯朴、绝望和抗争演绎得层次分明,将喜儿这个虽饱经磨难,却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白毛女》是田华电影演员生涯的起点。此后,她又成功塑造了电影《党的女儿》女主角——李玉梅。
在影片中,李玉梅重返八角坳,目睹了敌人的残暴行径给根据地带来的满目疮痍、给民众造成的深重苦难。田华在演绎这场戏时,没有选择用泪水来宣泄情感,而是以冷峻而坚定的眼神,表达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与蔑视,她的眼神中既蕴藏着无尽的悲痛、不屈的隐忍,也蕴藏着继续斗争的坚定信念。这一幕,不仅是眼神技巧的展现,更是田华内心深处对革命大家庭深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对党无限忠诚的生动写照。
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篇3)
抗战期间,晋察冀军区向敌后展开“政治攻势”,以打破敌人“囚笼”。
田华也跟随剧社文艺轻骑队提起写标语、画壁画的桶子,带上简便演出用具,翻过一道道封锁沟墙,绕到敌后甚至是敌炮楼附近演出。 歌剧、秧歌剧、活报剧,田华他们的表演揭露了敌伪的残暴欺诈,指明了抗战必胜的前景。妇女们紧紧拉着田华的手,思想活跃的青年向她打听抗日根据地的情况,伪军家属泣不成声要劝丈夫改邪归正。
“艺术是我们的枪,舞台是我们的战场。”田华说,文艺轻骑队是敌人重点袭击的对象,但炮火不能让他们退缩。
1944年,16岁的田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贫苦农民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片。
经历种种侮辱磨难,“喜儿”发现自己头发变白时,痛苦交加、仰天长泣。田华融合中国戏曲表演的感情动作,以民族化风格,表达了对“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批判。
《白毛女》伴随新生的人民政权,火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外。人民电影事业蓬勃发展起来。田华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电影演员,并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篇4)
1928年,田华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平凡家庭,本名叫刘天花。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出生那年恰逢天花肆虐,父母希望这个名字能让女儿远离天花的侵扰,拥有健康的一生。
田华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带大6个孩子,生活过得相当窘迫。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田华从小就学会了干家务、做农活,勤快又能干。
对那时的田华来说,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是去村口看大戏。每次有戏班过来,锣鼓一敲,田华就顾不上手里的活计,只想着往戏台去了。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戏班。一众演员脸上没有油墨,也不穿花花绿绿的戏服,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军装。
这个戏班就是抗敌剧社,在当年专门给老百姓们演绎进步话剧。
田华留意到,剧社里有一帮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孩儿,每次演出都会上台唱歌。同龄人挺着胸脯站在台上的神气模样,让田华看得好生羡慕。
田华“人民艺术家”称号事迹简介(篇5)
田华的成长经历,印证了一句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28年,田华出生于河北唐县的一个贫困村落,那时她还叫刘天花,“田华”是后来参加抗战文艺工作时起的艺名。
因为家境困难,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掐谷子、拾柴火、搂草等农活,还去地里摘棉花打短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9岁那年,母亲因长期贫困和劳累而病倒,不久去世。多年后,田华在传记中回忆,母亲去世那天想吃绿豆糕,买回来却根本咽不下去,于是就用水泡软了弄成糊再喂,可母亲已经咽不下了,一到嘴里就吐出来。
“那情景,我永远也忘不了,所以我这一辈子都不吃绿豆糕。看到绿豆糕,就想起我娘。”她说。
当时,她的生活就像河北民歌《小白菜》唱的那样:“小白菜呀,心里黄呀,两岁三岁,没了娘呀。我想亲娘在梦中啊,亲娘想我一阵风啊……”
直到加入抗敌剧社,田华的命运发生转折。
那是1940年初夏,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在部队巡回演出时,来到了河北省唐县固城村。从小爱唱歌跳舞的田华听说后很是激动,随她所在的“南放水村儿童团”跑去看演出。
“帐篷舞台”里演绎的《我们的乡村》贴近生活,朴素亲切,让一直接触乡村戏曲的她“完全被迷住了”,也让她产生了“要是我能穿上军装,该多好”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