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

| 徐球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新鲜出炉,李振声事迹大家有哪些想了解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集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篇1】

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攻关,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篇2】

李振声坚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做科研几十年之后,李振声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1985—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为进一步增产增粮,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据他们测算,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

很快,李振声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打响了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在实施的6年中,这项工程为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504.8亿斤,与预期计划吻合。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李振声在总结这件“大事”时说:“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自己又能干的事,看准了就要先做起来,不要贻误时机;只要做好了,就会得到国家的认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篇3】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傅向东说:“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傅向东说:“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琪说:“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这些特质让“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篇4】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李振声经过3个月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随后,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这项工程实施6年,为我国增粮504.8亿斤。

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2003年,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李振声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誉接踵而至,但他没有止步。

2011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个人事迹【篇5】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25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