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事迹大家了解吗?王振义是怎样的医生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1)

1983年,王振义从文献中看到国外有一位专家合成了一种可以诱导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药——“13顺维甲酸”,但是实际使用效果不佳,而且价格极为昂贵,仅仅一疗程就需要2000美元,还无法保证具体需要多少个疗程能看到效果。

王振义决定另辟蹊径,既然“13顺维甲酸”能起到作用,那为什么不用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全反式维甲酸”来试试呢?

王振义确定了想法后就开始着手试验,在经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调整试验方案后,终于在半年后观察到“急性早幼粒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分化为正常细胞,一年后这种分化诱导效果被确认无疑。

此时的王振义只需要把“全反式维甲酸”进行临床实验,就可以推广,但是在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临床试验的时候,病人出现了。

1985年的一天,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当时这个孩子已经出血严重,极度虚弱,生命危在旦夕,甚至家属也已经绝望地准备接受现实。

此时王振义提议,让孩子口服“全反式维甲酸”。

由于这种治疗手段从未用于临床,所以院方有很多人反对,所有的试验都是在人体外做的,谁也不知道进入人体后会怎么样。

当时的王振义已经是著名专家、教授,很多人都劝他没有必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使用从未经过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法。

但是王振义说:“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2)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3)

王振义在同一年又陆续治疗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其中23例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缓解,剩下的1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完全缓解。

然而,在被王振义治疗好转的病人当中,有一些病人出现了复发的情况,于是王振义和团队又一起研发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缓解率,也加大了患者存活的希望。

其中王振义使用的砷剂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

当时国际上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患者化疗后的5年存活率只有10%到15%。

王振义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案让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让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成为首个被攻克的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还被誉为是“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4)

面对外界对他个人的盛赞,他不断强调,“上海方案”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参与其中的很多团队和名字都被他一一细数、强调。面对研发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效药”可能带来的丰厚利润,他放弃申报专利,无偿将药物和方案向全世界推广,只为让所有患者都能尽快获得治疗。

“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是: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王振义这样解释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那么,他在意什么呢?答案他常常挂在嘴边:“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看到事业在传承。”

为此,他大力培养年轻医学科研人才。“不但手把手指导我们做实验,还每天晚上帮我们补习外语。”王振义的首批研究生之一陈赛娟回忆求学岁月时说。后来,王振义还力荐陈竺、陈赛娟夫妇赴法国留学,两人学成回国后分别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片全球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牵头组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长,亲手搭建起我国血液学研究的重要平台。30多年过去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全世界血液学界的“重镇”,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级课题。

“当一个人到达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抛物线就会一直朝上叠加而不会下滑。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更有利。”1995年,王振义主动让贤,举荐学生陈竺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继续这场强强接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5)

每周一,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两天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学习、思考、分析后“答题”,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将自己分析的成果做成PPT展示给大家。

几年前《新民周刊》记者探访王振义院士的办公室时,办公桌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学术资料和电脑显示器将王院士围在中间,给人一种“畅游在知识海洋”的既视感。

他每周带回“考题”后,在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科学资料,然后自己制作成PPT,一板一眼如辛勤的农夫开垦土地。

当时与记者谈起“开卷考试”,王振义院士兴致勃勃,他享受着工作的乐趣,为自己还能继续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而感到满足。

在“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这天,王振义院士回首自己的经历时总结说,他完成的任务是“对病人负责”。他再次谈起了最近的一次“开卷考试”,与大家分享这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每每谈到科学研究,王振义院士眼中就闪耀着孩童般的光芒,这种纯粹也许是在他童年时就铺下的性格底色。

25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