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

| 徐球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是什么样的呢?张晋藩有哪些教育成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推荐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篇1】

9月13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授予张晋藩、黄大年“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这是继2019年高铭暄教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后,法学教育者再次获此荣誉称号。

张晋藩,男,1930年7月出生,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46年考入私立东北中正大学预科。1947年,升入本科。1948年5月8日,随学校迁到北京。1949年,入读于华北文科大学。1950年—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

1952年—1983年,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

1983年,被评为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生导师;7月,调至中国政法大学,历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1984年,开始招收首届中国法制史博士生。1987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重点学科带头人。2000年,担纲《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总主编 。2001年,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2003年,出版《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 。2008年,开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的修订 。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篇2】

春三月,芳菲盛,万物生。3月20日春分,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家中,新中国法律史学奠基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向《方圆》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法史人生。

尽管已是94岁高龄,但张晋藩精神矍铄,腿脚灵便,思路清晰,记忆力极好,谈及过往神采飞扬,记者仍能在交谈中感受到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与魄力。

70多年里,张晋藩把时间、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法律史学,贡献给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是中国法律史学的奠基人、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他用学术研究建立起中华民族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是历史,面对的是现实;中国法律史学的生命力之一,就在于为现实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他在新中国法律史学上创造了多项“第一”:招收了第一届法律史学博士生、第一届博士留学生、第一届论文博士生,创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法律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中心;他是第一批将法治课讲进中南海的法学家,更是让中国法律史学走向世界的人。

在中国法律史上,张晋藩做的是“但开风气”的工作,却自谦“不为先”。“不自满、不偷懒”是他做学问的座右铭。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篇3】

1952年—1983年,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

1983年,被评为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生导师;7月,调至中国政法大学,历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法制史研究所所长。1984年,开始招收首届中国法制史博士生。1987年,被评为中国法制史重点学科带头人。2000年,担纲《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总主编 。2001年,获聘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2003年,出版《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 。2008年,开始《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的修订 。

张晋藩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是中国法律史学奠基人,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法制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范式 。2012年,获得“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2017年,获评为“当代中国法律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21年10月,获得第二届韩德培法学奖终身成就奖。2024年9月,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篇4】

1979年以前,国外曾三次召开中国法制史国际研讨会,都未邀请大陆学者参加,这严重伤害了包括张晋藩在内的中国学者自尊心。

张晋藩说,必须要加快编辑出版《中国法制通史》,不能让子孙后代到外国去学习中国法制史。

自此,张晋藩牵头召集国内法制史学界的学术力量,历时19年时间,苦心钻研,出版《中国法制通史》十卷本,为新中国法制史学科做出奠基性、开创性工作。1999年,《中国法制通史》正式出版,全书共10卷、500余万字,被意大利学者誉为中国的“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1952年研究生毕业后,张晋藩留校任教,从此在中国法制史研究和教学之路上辛勤耕耘,不断开风气之先。

除了《中国法制通史》,张晋藩牵头历时23年编辑出版《中华大典·法律典》,耗时16年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发表新中国涉及古代民法第一篇论文,撰写《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史》等享誉学界的著作60余部,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中国民法史》等30余部专著和20余部教材,发表专业论文430余篇,其部分专著和文章已被译成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出版。

尽管著述等身、载誉天下,但张晋藩始终恪守“不偷懒、不自满”治学原则。

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进事迹【篇5】

在张晋藩家里,一间几平方米的小书房是他畅游学术的天地,一摞摞“花脸”书稿摆满书桌。尽管在2002年患上黄斑病变后视力极差,但他笔耕不辍,一边听着学生口述,一边举着放大镜对书稿逐字逐句修改。

“前几年用的是6.5倍放大镜,现在用上12倍了,看字越来越困难。”张晋藩说,他生活作息非常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到书房做一些案头的工作。尽管不如年轻时精力旺盛,但仍然保持每天上午3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左右的工作。

张晋藩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辑《张晋藩全集》,如今第一辑已经于今年2月出版,共900万字、分22册。“整个全集分为三辑,列入全集的主要是我本人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全集总字数预计达3000万字。”张晋藩十分自豪地告诉《方圆》记者。

“《张晋藩全集》的出版,既是对先生理论创新与学术创作的整理与记录,也是对新中国70多年来中国法律史学学术发展之路的概括与总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勇(张晋藩第一位博士生)表示,通过这套全集,能看到老一代学者的艰辛、执着、坚定与自信,也能看到中国法律史学发展过程的曲折、成就及其辉煌的未来。

《方圆》记者将第一辑22册在书桌上立着一字排开,足有半米多长,甚是可观。难以想象的是,这浩繁作品的最终版本是张晋藩依靠学生口述,用一支笔、一面放大镜修订完成的。

25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