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黄宗德事迹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篇1

13日夜,总攻开始。连长让因得痢疾正发高烧的黄宗德殿后。他却说:“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黄宗德第一个跃出阵地,率领全班突破7道铁丝网,攻下敌前哨阵地。

完成既定任务后,他带尖刀班主动策应两翼兄弟部队突破敌防线,连续摧毁敌5个火力点,打退敌1个班的反扑,攻占主峰。

战斗打了整整一夜,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战斗结束后全连仅剩13人。

第二天,黄宗德独自一人遭遇了躲在坑道内的残敌。在冲锋枪被打坏,右前胸负伤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而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用仅有的手榴弹和炸药包炸开坑道。敌人纷纷缴枪投降。

“我的枪早就打不响了,为了稳住敌人,我大喊:‘五班六班快过来。’”黄宗德说,“事实上只有我一个,哪有五班六班?”

此次战斗,黄宗德打掉敌地堡3个,毙敌7人,只身俘敌22人,缴获卡宾枪12支、步枪8支、冲锋枪4支、报话机2台。

因表现英勇,黄宗德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7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牺牲的战友,黄宗德依然泣不成声,“他们才是英雄,我是替他们接受的荣誉。”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篇2

1931年8月,黄宗德出生在山东荣成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

黄宗德的姐夫和姐姐都是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黄宗德加入了青年抗日先锋队,为组织传递消息,站岗放哨。

1948年12月,17岁的黄宗德参军入伍,成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黄宗德被编入解放军第25军74师221团,第一次参加了战斗。黄宗德回忆说:“我不会水,但有一个信念,我绝不能牺牲在这,我们要解放全中国。”

渡过长江后,因为天降大雨,黄宗德和战友们分散在老乡家避雨。“几个国民党散兵也来敲门,我俘虏了3个敌人,立了三等功。”黄宗德说。

回忆起自己的革命历程,最让黄宗德骄傲的是,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共和国同岁。75年过去了,入党时的细节老人记忆犹新:“1949年6月,在江苏镇江的一处破庙里,我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篇3

今年88岁的王锦华和黄宗德伉俪情深,已经共同度过了67个春秋。在她眼中,丈夫就是一名普通的军人。“他很少跟我和子女讲他过去的战斗经历。”王锦华说。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黄宗德先后担任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等职务。

“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都在部队,没在我身边。”在王锦华记忆中,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照顾家庭很少,“但我并不怨他。他是军人,属于军队,属于国家。”

在黄宗德影响下,三名子女都曾参军入伍。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篇4

黄宗德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不仅存在于战场,更存在于平凡的日常中。无论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还是在和平年代默默奉献,他始终保持着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如今,当我们在和平年代享受生活时,是否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的安宁?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否能像黄宗德那样,保持初心,永不言弃?

黄宗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老兵的回忆,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也许我们不会像他那样直面生死,但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让我们以黄宗德常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英雄!"是的,英雄已逝,但精神长存。愿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英雄们,并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英雄事迹篇5

黄宗德参军后,立即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激烈战斗。他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顽强,而且胆大心细、机智灵活,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在湾沚战斗期间的一个夜晚,黄宗德与3个国民党军老兵相遇,他立即判定这是逃离战场的败兵,立即躲到荫蔽处,拉响枪栓,大喝一声:“放下武器,缴枪不杀!”这3个国民党军不知底细,乖乖在缴械投降,成了黄宗德的俘虏。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1949年6月在他入伍8个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宗德所在部队于1953年初,坚守平康正面阵地,当面之敌是美3师15团,筑有坚固的防御阵地,地堡、交通壕、铁丝网、探照灯应有尽有,飞机大炮不间断地向我阵地轰击扫射。由于激烈频繁的战斗,我军还没有来得及修筑起坚固的工事,防御设施非常薄弱。为了改变整个前沿阵地的被动局面,除积极构筑坑道工事外,上级决定组织精干的小分队,分别深入敌阵地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2月27日夜,黄宗德率领全班机智地突入敌阵地,迅即解决了敌哨兵,同时将手榴弹、炸药包投向敌人各个地堡里,炸得敌人晕头转向,鬼哭狼嚎,仅十几分钟,就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排。

1953年7月,志愿军组织金城反击战役,黄宗德所在连队要攻占注字洞南山5号阵地(上九井西山)。守卫之敌是被吹嘘为“韩国之柱”的伪首都师部队,筑有永备工事。作为尖刀班班长的黄宗德,要带领全班在敌阵地前构建屯兵坑,为大部队进攻作准备。他们潜伏在距敌70多米的山脚下一小土包后进行作业。当时正值夏天和雨季,不是日晒就是雨淋。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既不能乱动,也不能有响声,蚊虫叮咬得忍着,想咳嗽得憋着,衣服始终被汗水或雨水浸透,捂出了一身脓疮。饿了只能吃被雨水泡得酸臭的炒面,渴了就喝点雨水,不久大家全拉肚子,体力下降。但全班没人叫苦,连续7天7夜悄悄地锹挖手扒,挖成21个屯兵坑,可供一个排作冲击出发地域。

25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