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

| 徐球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王永志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篇1

贫困的家境,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想读书识字的强烈愿望,激励着王永志发奋学习,他也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得多。上学后,他每天往返十七八里路,经常是“两头不见太阳”。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从不缺课。课本和一个自制的木质文具盒用一块“包袱皮”包起来夹在腋下,铅笔头都舍不得扔掉。

夏季的雨天,他会把母亲给他做的布鞋脱下,赤脚走路,到学校再穿上。冬季里,母亲要起早贪黑的忙于给别人家纺线、用小铁棍打“瓜子”换钱(注:当时这一带的农户种植 “打瓜”,这种瓜的“瓜子”可以用于制作糕点),以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季十分寒冷,没有棉鞋穿冻脚,课间时他就跑步取暖,一顶狗皮帽子要和弟弟换着戴。为了节省,他经常不吃中午饭,直到晚上才和家人一起吃饭,一饿就是一天。艰苦的生活开始打造他坚韧执着的个性,他学习努力,上课的时候精神非常集中,把自己懂了的功课要马上重复几遍,把它记住,因为放学回家还得帮着家里干活。他知道,书上的不算自己的,书丢了,知识也没了。

理解了、记住了那才是自己的,并养成了这种学习的习惯 。在小学,王永志门门功课考试名列前茅,曾得过学校的物质奖励,如橡皮、笔和本等,也曾因连续几次考试优秀而得到过学校奖励的制服,老师们都喜欢他,同学们都尊敬他。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篇2

学成归国,王永志成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的一员,投身到了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中,最先接触的是东风二号。

东风二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1964年6月,导弹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导弹无法达到预定射程。

现场专家绞尽脑汁,都在考虑用什么方法再给导弹多添加点推进剂。这时,王永志站了出来,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从导弹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可达预定射程。”

本来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

问题解决不了,导弹就无法发射。情急之下,年轻气盛的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

仔细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后,钱学森把导弹总设计师叫来:“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呼啸着点火起飞,果然命中预定目标,飞行试验验证了王永志建议的正确性。

这年,仅32岁的王永志开始在导弹研制领域崭露头角。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篇3

载人航天,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必须“有所作为”的领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按照“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中国人开始了飞向太空的新航程。

这个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战略设计,就出自王永志。这一年,他正好60岁,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面对飞天路上的一系列挑战,花甲老人王永志和同事们坚持高起点发展,自主创新,奋力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蹚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近千项技术攻关,让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最安全可靠的火箭;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远距离测试发射……

“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行这样评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篇4

王永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____委员。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荣获“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在王永志带领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都被顽强攻克了。

1990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终于提前一天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并于1990年7月16日首飞成功。

中国航天人创造了18个月研制一枚新型火箭的国际航天新纪录。从立下军令状到火箭成功发射,王永志的体重整整减了11斤。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精选篇5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虽有不舍与忐忑,但王永志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定了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学好火箭导弹技术的决心。

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会聚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航空航天专家、教授,如苏联航天界著名专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时任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教授。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文做好。在米申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在跟随米申学习期间,年轻的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航空科技的前沿地带。

25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