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

| 徐球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已经公布,大家对李振声的事迹了解有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精选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1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____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下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2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3

没有青干的“小偃55—6”只是开始,接下来的问题接踵而至:杂交第一代多数不育,就如同驴和马杂交后生下的骡子不能再生育。还存在“疯狂分离”等问题,杂种后代多数像草,一点小麦的影子都看不见,这是因为草的遗传能力实在太强了,把小麦的很多特性都给掩盖了,经过两次回交后才能分离出像小麦的杂种,而且后代的性状很难稳定……

以往的研究,小麦之间的杂交一次就行了,现在至少要三次,时间长了很多。麻烦的是,远缘杂交需要一个复杂的筛选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和观察过程——每年里只能进行一次。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却面目全非,让人困惑难解。

远缘杂交的难题接踵而至。真正的成功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李振声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喜欢引述顾炎武的一句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时间是漫长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李振声和他的同事用20多年的时间,让小麦走过了自然界原本用几千年才有可能走完的道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4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种,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当年那株小麦,就是后来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并种遍我国黄淮麦区的“小偃6号”。

“小偃”系列如此排序,有一段来历。李振声选育的小偃麦从4号开始,先后选育出4号、5号和6号。早在他刚从北京到陕西杨凌时,还曾育出过“小偃2号”。为什么没有1号呢?李振声这样告诉课题组:谁要是能选育出单产超过千斤的品种,就命名为“小偃1号”!

耗费23年时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成功。其中“小偃6号”被陕西省作为骨干小麦品种连续种植16年以上,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小偃”系列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优质种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在众多农民眼中,这是实打实的“功勋小麦”。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小麦总产增加694亿公斤。李振声等直接培育和以小偃麦为亲本育成的衍生品种功不可没。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5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琪: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这些特质让“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小偃6号”的出现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甚至一度超越了水稻。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6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的科研决心愈发坚定。这一大胆设想让他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李振声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偃麦草的花期比小麦的花期迟两个月,花期不遇,杂交便无法进行。李振声带领课题组成员,给育种地栽电杆、拉电灯,采用光照处理实现花期相遇。

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对此,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举办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人物事迹篇7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随后天气突然暴晴,一天时间,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李振声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交材料中,只有一份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材料,也就是后来大放异彩的“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

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凭借耐强光和干热风特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1985年,凭借这一品种,李振声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75亿公斤。这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种植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2005年,在博鳌亚洲论坛,李振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248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