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的事迹材料

| 永盛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振义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1)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于上海,江苏省兴化人,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选择了医学专业。毕业后留广慈(现瑞金医院)医院工作。1952年,参与上海第二医学院的建设,并逐步开始血液病的研究工作。200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与陈竺共获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2020年9月6日,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24年9月13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其致力于血液内科学的医、教、研工作70余年,提出了“诱导分化疗法”与“靶向治疗”的新概念,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成功的典范,确立了国际公认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又在中国首建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诊断方法,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承担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00余项国家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获得国际肿瘤学最高奖凯特林奖等数十项医学大奖,并言传身教,培养了陈竺、陈赛娟等“一门四院士”。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2)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为人所景仰的名医大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是全国医药卫生战线的杰出代表,也是广大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王振义教授是世界转化医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国内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杰出的研究型医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教育家,是中国医学和教育领域的治学典范、为师楷模。

王老是“一位无私无畏、尊重科学的医生,一位精勤不倦、胸怀宽广的科学家,一位言传身教、甘为人梯的老师,一位胸怀壮志、淡泊名利的大师,一位勤于钻研、学无止境的老人”。

王振义院士医德高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他永远勤奋认真,对病人温和可亲,他的学术成果卓著,但在署名、评奖等时,他的一贯作风永远是将成果归功于团队,把合作者特别是年轻人推向前台。

王振义院士结合自身6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感悟,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向家乡医务人员讲人生、讲学问。

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盛志勇的烧伤病程规律和新疗法、施一公的剪接体结构和机理、韩济生的针灸镇痛原理、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3)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4)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校长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在这次仪式上,王振义获得该校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对于当时已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来说,他为自己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领奖而自豪,但他更愿意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期待着他们能成长为更成功、更优秀的科学家。

在王老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位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所获得的荣誉,喜欢用一幅画来简单诠释。

这印证了王振义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揭示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5)

王振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致力于医、教、研工作70余年,成绩卓著。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王振义院士潜心研究白血病,8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与其他药物合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使这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疗效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从10%-15%跃升至目前的97%,并提出了“诱导分化疗法”与“靶向治疗”的新概念,使之成为第一种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得到治愈的白血病,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他确立的治疗方案也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方案”,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上海方案”的成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在转化医学上的创新能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系统形态学观察,王振义院士的研究组已证明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奏效的机制是通过诱导分化。1989年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APL形成的遗传学机制是由于特征性的15 17染色体易位,即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融合,产生致癌性PML-RARA融合蛋白,使正常造血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王振义院士共发表研究SCI论文80余篇,其中1988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的论文,至今被他引2000余次,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最佳被引证文奖”。

王振义院士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创始人、首任所长,在他的带领下,血研所从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发展成为设备一流、管理先进、人才辈出的国内著名的人才孵化地。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2001年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00余项国家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

除临床医疗工作外,王振义院士还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 1958年,他翻译了《出血性疾病》(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内该领域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1988年,他作为第一主编编写了《血栓与止血》,并相继于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出版,该著作获得第十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作为博士生导师,王振义院士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临床与基础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是王振义院士的得意门生。谈及老师为自己修改硕士论文的场景,陈国强记忆深刻:“王老师一遍遍地修改,我一遍遍地整理抄写。近2万字的毕业论文,王老师先后修改了10遍。”陈国强说,正是导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他不断地攀登医学高峰。

王振义院士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待人谦和,甘为人梯。每次都坚持把自己的学生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甚至不参加署名,目的是让年轻的研究骨干承担更大责任。在事业顶峰期,1996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王振义教授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42岁的陈竺。“人生就像抛物线,有峰顶,也会衰退,一旦进入下降趋势,就要及早地退,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2003年开始试行通过教学查房形式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延续至今。这是2003年他自创的特殊查房方式,即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利用一周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思考、分析后“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今,95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四的“开卷考试”。十多年来,“开卷考试””就以如此实实在在的方式帮助一位位患者,也丰富着临床医生的见闻与学识。

“解决患者的问题”,这是王振义院士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他始终“停不下脚步”的原因。他常说这样一段话:“爱国,首先就要爱自己的事业,我这一辈子看好了一种病,而我最遗憾的是只看了这一种病,还有很多病没有攻克,病人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祖国奋斗。”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6)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留任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住院医师。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口腔系就设在广慈医院。1953年广慈医院的内科已分专业,他从事血液病的诊治工作。

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如拔牙)出血不止,原因不明,一般止血疗法无效。为此,王振义搜阅大量文献,并了解到国外有同类病案的报道。这种被称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为正常的5%~25%,平时并不出血,小手术后出血不止,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此外,鉴别血友病类型(A或B)也只有依靠这种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这一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等杂志上。1956年,鉴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人合译由Stefanini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用于临床是王振义孜孜不倦的追求。1979年他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教授张天仁合作,由邵慧珍等具体操作,在国内首先提纯因子Ⅷ相关抗原(即vW因子),并制成抗血清应用于临床,在国内推动了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友病携带者等的研究,有关论文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1982年,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第一完成人)。1986~1988年,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赵基从中药蒲黄中提纯了4种有效成分,并从出凝血、纤溶、内皮细胞水平,阐明了生蒲黄防治家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基于此项贡献,他于1989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振义的学术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1982年,他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他应邀在Bailliere’s Clinical Hematology(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受邀在这一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王振义的事迹材料(精选篇7)

“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多年来,从没想过要拿什么大奖。我个人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医德高尚、技术精湛、闻名遐迩的好医生!”3月底在靖江举行的2014上海—靖江消化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研讨会上,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0岁高龄的兴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又一次回到家乡泰州开展讲学交流,受邀作了“怎样做一个好医生”的专题报告。

在家乡人眼里,王振义身上有着太多的耀眼光环。作为一名医生,他改变了10%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死亡命运;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开创了一种肿瘤的临床新疗法,能让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作为一名教育者,他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几名院士,一名学生曾担任国家卫生部部长。

“医生是最崇高的职业之一,能享受到别的职业所没有的人间真情和人生乐趣。”王振义院士结合自身6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感悟,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向家乡医务人员讲人生、讲学问。他说,医生这一职业与众不同,面对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应具备特别的职业精神,要有服务病人的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

高尚的医德是为医者的灵魂。王振义说,“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他希望大家以白求恩大夫、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南丁格尔、吴阶平院士等为榜样,不断培养并加深热爱医生职业的感情。他认为,成功需要时间,需要坚持,只有不断地学习钻研,才能了解和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王振义2011年5月第一次返乡讲学时,不仅婉拒了当地政府部门准备的1万元讲课费,还反过来捐出1万元,一起转赠给兴化中学作为学生奖励金。去年11月9日,王振义第二次回乡开展义诊和讲学活动。他穿上白大褂,走进兴化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在一个病床前,王振义轻声询问患者的病情,并拿起听筒给患者做听诊。

“这位老人是谁啊?”患者家属有些纳闷。

“他可是治疗血液病的国际权威专家啊,这次特地从上海回到家乡开展义诊。”一旁的工作人员小声介绍道。

“这么大年纪、这么大名气,还亲自下病房,真是太难得了!”几位住院病人和家属深受感动,向这位慈祥老人连声道谢。王振义谦和地微笑着,让在场的医生谈谈诊疗方法和依据,然后针对大家提出的治疗方案,他补充了几点意见,并现场讲解对这类病症的处理措施。“王院士和蔼可亲,跟他一起查房,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随行的每一位医生都深感受益匪浅。

几次返乡交流,亲身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王振义感慨良多:“我的根在泰州兴化,家乡出了施耐庵、郑板桥等一大批名人,还走出多名院士,我打心底里感到自豪!”提起家乡先贤郑板桥留下的“吃亏是福”“难得糊涂”这两句话,王振义觉得自己的为医为师与治学态度,与郑板桥的思想有契合之处。他说,“搞科学研究最忌浮躁,与郑板桥的清静淡泊思想很接近。在我身上,流淌着家乡的文化基因。”

247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