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

| 徐球

军人为保卫人民的和平付出劳动,是宪法赋予军人的神圣职责。退役军人事迹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精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

李自才,男,中共党员,现任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李自才于2013年9月从军队转业到长宁区民政局工作,自转业以来他爱岗敬业、工作踏实、认真负责、有服务大局意识,体现了一个公务员的优良素质。

转业到民政局后,他先后分配到局办公室、双退办、社会科、老龄科和养老服务科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在工作中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不管组织把他分配到哪里工作,都能服从组织,并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李自才转业至今,无论在领导或非领导岗位上,都能以身作责,积极肯干,个人曾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区安全生产者先进个人和全国敬老爱老模范个人称号。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2

马宗瑞,男,中共党员,现任区规划资源局执法大队四级主办。马宗瑞在部队服役24年,2018年11月转业到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执法大队任四级主办。他从战士、军校学员到基层干部,转岗不转志,勇于归零翻新篇、严于自律强学习、争先创优当先锋,无论是做疫情志愿者还是各项工作任务都积极主动,勇于担当,在本职岗位上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19年底在窗口工作期间,先后出色完成世界银行组织迎检考评和业务咨询、受理及发证等工作,迎接上级“一网通办”工作考核,争当窗口优秀服务员,服务对象300余人次,五星好评率达到100%,全年综合考评为优秀,获区嘉奖一次。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3

王贵武,男,1959年3月出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天津市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8年入伍,1980年底复员回乡,1997年成立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20年前,他尊认了10位“98抗洪”烈士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2008年,又尊认了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牺牲的6位烈士母亲,代替烈士为母亲尽孝,他不仅从生活上扶持帮助烈士家庭,而且从情感上给予烈士母亲安慰和精神力量,与母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这超越血缘、地域、时空的亲情和孝心,已经延续了20年。在照顾烈士母亲的同时,他还积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先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双拥工作。1999年,他捐献10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银座学校。王贵武先后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标兵”“天津市双拥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作为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参加了建国50周年、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4

蔡可仁,男,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常富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疫情期间,由于公司湖北武汉籍的工作人员占比非常大,大部分员工无法回到上海继续工作,公司正常运作受到阻碍,上海各医院也将面临医药物品短缺的窘境。蔡可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公司各个岗位都出现过他的身影,他将退伍军人的精神带到工作一线,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有人问“累不累、值不值?”蔡可仁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战士,‘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虽然已经退役,但国家和人民有困难时,我自愿奋战在第一线,将药品及时准确地发送到上海各个医院,保障医院用药不缺货是我现在的唯一信念!”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5

一、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家庭和谐、文明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矗我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有农村人的朴素、诚恳和任劳任怨。我从小就好学,爱劳动,知亲情关系。从小学到师范都是优秀班干部。爱人也好学,只要有空闲都会找业务书籍读或与我商讨问题。由乡村娃娃到今天的转变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拼搏而实现的,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矗共同的`经历,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亲情更浓,也使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我们结婚己有17年,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两人心心相印,彼此都相互体谅,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交流,一般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了。遇有大事相互商量,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把它放在一边或请各自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共同解决,在家里从来没有哪个说了算,都是通过家庭来解决问题。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为了便于我写作、备课,有不少家务她都是一个承担,看到我做总会抢下我手中的活儿,要我回到书桌前。冬天天气冷,为了使我不冻着总会想方设法使我书桌前保持一定的温度;天热时,总会送上一块湿毛巾让我擦掉脸上的汗水;每当我写完一篇文章,她总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使我作品不断得到完善。每当下课回来,她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为我端上一杯热茶,要是下雨天,会接下我手中的雨衣或雨桑

二、爱岗敬业共同成长

我们俩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各自的事业,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有了爱人的支持,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位教师,我除注重自身建设外,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精力。近年来,由于担任办公室主任,每天要处理不少事务,事情十分繁琐,不回家吃饭,熬夜工作是经常的事儿,每当此时,妻子总是叮嘱要工作好,也要休息好!爱人也是如此,除了在家要做贤妻良母,在医院她工作从来不马虎,把病人看成是上帝,悉心呵护每一位病人,就是生病也是坚持上班,有时我看她上夜班非常辛苦,就亲自给她送去可口的饭菜。可以说我们都认真履行做文明公民,做到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6

杨有库,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平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杨有库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全心全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及时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体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常聪苗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顾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聪苗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杨有库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 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常聪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7

方冬宏同志从“南沙卫士”到“国门卫士”,从“学习标兵”到“党建标兵”,从“守礁模范”到“海关榜样”,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以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无比热爱党的工作、无私奉献基层党建的使命担当,扎根基层专职党务工作27年,他是全国海关党建工作的“专家”,是“基层党建服务热线”的“热心人”,是党务干部心目中亲切的“方老师”,是大家竞相学习的“海关榜样”,是乐善施人的“爱心父母”,是廉洁自律的“示范标杆”,是新时代的“最美退役军人”。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8次荣立三等功,18次受嘉奖,5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4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获“海军人才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海关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海关主题教育学习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曾受到的亲切接见。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8

陆晓龙,1988年7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2011年12月退役。

在服役期间,陆晓龙先后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巡逻安保工作和2011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的执勤任务。退役后的陆晓龙带着部队赋予的坚韧和毅力,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并继续在生活中展现担当和责任。无论是面对新的挑战还是迎接新的机遇,都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勇往直前。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9

带头创建“红色物业”。公司党组织健全,活动规范。公司专门设立了公益基金,用于公益活动和慰问困难群众。这几年用于拥军和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达200多万元。公司还成立了消防应急救援站,用3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救援车辆、救生艇和各种装备器材,参加应急培训和比赛,建立起了一支以退役军人为骨干,随时能拉出去执行应急任务的民间救援队伍。公司被浙江省住建厅评为红色物业单位。

徐建康不仅是北辰物业集团的董事长,还担任柯桥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公益组织负责人、夏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绍兴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柯桥区有一批每天坚持晨练和长跑的退役军人,而徐建康又是一名每天坚持10公里长跑的爱好者。他吸纳了大家的意见,注册成立以这批长跑爱好者为骨干,成员多达100多名的柯桥老兵志愿服务队。每逢节庆和有重大赛事等活动,这批老兵穿上统一的志愿服务队服装,帮助维持秩序,去当义工搞服务。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志愿服务队还成立了党支部。有的山村地势偏僻,上去要走1000多个台阶。他利用志愿服务队成员体能好的优势,坚持每天轮流派出志愿者为高龄老人送餐,成为佳话。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0

李福星,中共党员,1981年入伍,1993年转业,1993年9月安置到粮食和煤炭工业发展中心下属山东云仙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4月在济宁市交警支队从事保安的工作(已退休)。

正值酷暑夏日,5月23日14时30分左右李福星正在工作岗位上正常执勤值守,检查到值班室的时候发现一个遗失的女士背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万三千元和多张证件,李福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包交到正在路口执勤的交警。交警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失主,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将包归还失主。

“感谢交警支队的保安李老师,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失主张女士说道。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一名保安,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退役军人李福星说道。

脱下戎装仍初心不改,李福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的高尚品德,李福星的拾金不昧所展示出来的是退役军人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永不褪色的红色传承。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1

2023年夏季,暴雨连绵,防汛形势严峻,马辉是南岗子村的包村组长,他勇于担当,带领南岗子村村干部,走遍村庄的个个角落,细致地观察着水情变化,认真地排查隐患。对排查出存在隐患的主要路口和关键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日常巡逻,确保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白天,他是应急预案的制定者,是鳏寡孤独人群的访问者,是雨中的使者。夜晚,他坚持值班值守,不眠不休,亲力亲为。在防汛的日日夜夜里,他事无巨细的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和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南岗子村村干部和村民,坚定了大家一起携手面对风雨的勇气和力量,共同筑起防汛的坚实堡垒。有几处小的险情,都因为反映迅速,指挥得当,措施到位,最终化险为夷,得到了领导和南岗子村村民的认可与肯定。

马辉的故事很平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的认真、坚守和担当,书写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凡篇章。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退役军人在地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他是真正的英雄,是有着烟火气的最可爱的人。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2

在东鱼河治理工程(济宁段)中,前期工程现场环境“恶劣”,一身土、口鼻因尘土致咳是家常事,后期开展东鱼河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张建带领工程专班完成了四大类29个项目资料的整理、编制、归档。包含《管理手册》、《运行手册》、《操作规程》等10册资料,近60万字、100盒档案,专项工作、业务培训30余次。2021年11月,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高标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受到省级验收专家组一致高度评价。《东鱼河实行“以河养河”模式推进堤防绿化规模化、市场化》作为先进管理经验做法,刊登在第13期《山东省水利信息》。同年,张建带领的工程科牵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并于2022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山东省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极单位。

虽已退役多年,张建深知责任在身,从不懈怠,依然保持部队工作作风,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深入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为更进一步开展各项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3

这,是老兵张富清生命中最自豪的时刻——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老兵张富清佩戴着“共和国勋章”,在家人搀扶下登上天安门城楼。

战机翱翔,长剑昂首,铁流滚滚。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阅兵式上人民军队时代之变的“每一个细节”。那一刻,他想告诉牺牲的战友们:“今天我们的装备好了,没有人再敢欺负我们。”

两年后的今天,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七一”重要讲话让张富清再一次心潮起伏。

曾经,为了新中国站起来,他不怕流血牺牲;曾经,为了国家富起来,他不怕吃苦受累;如今,见证伟大祖国日益强盛,张富清说:“祝愿我们的党越来越好,也相信我们的党能越来越好!”

这,是一名老兵不变的心愿。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4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张富清按照组织安排,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偏远的鄂西恩施地区工作。

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三省交界的恩施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全部荣誉。

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任城关粮油所主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等职务。他甘愿做伟大事业的一块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奉献,毫无怨言。

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他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为了让群众接受自己,他住进最穷的社员家,白天与社员一起干重体力活儿,晚上开完会后,帮社员挑水扫地。

退役军人服务基层事迹材料篇15

每个人一生要走很多路,重要的是岔路口前的选择。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的张富清被解放出来,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张富清毅然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1955年,战功赫赫的张富清转业了。原本可以回老家陕西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工作,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赴湖北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工作。

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张富清做出选择只有一个理由——党和人民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

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打起背包就走。

在恩施来凤县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申请前往。

23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