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

| 徐球

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社会安定,退役军人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

邹建雄,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0月生,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现任韶关市仁化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大队长兼武深高速检查站站长。

在原广州军区特种大队服役期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格斗、擒拿等单兵战斗本领。退役后进入公安系统工作,多岗位锻炼成绩突出。任职红山镇派出所期间,制止了一起爆炸事件。任职城口镇公安检查站站长期间,守卫亚运会、大运会安保北大门,安保任务完成出色。

任职仁化县特警大队长期间,仁化县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始终名列韶关市前茅,2020年获韶关市综合排名第一,2021年度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邹建雄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各一次,个人嘉奖6次,仁化县特警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武深高速检查站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个人先后被评为仁化县“优秀共产党员”“仁化最美退役军人”“韶关市人民满意警察”“韶关最美退役军人”“广东最美退役军人”。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2)

刘坤德同志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深厚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杰出退役军人代表。

他勇当“拓荒牛”,为特区建设奉献热血青春,率先提出“毛坯房”的概念,为特区绿色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心家乡建设,关爱困难学子,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和捐资助学等活动;设立“关爱拓荒牛基金”和“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为困难的深圳退役基建工程兵提供帮助。他心怀大爱,感恩时代与部队的淬炼,一生奉献,反哺社会,在他的工作和生活每处都凸显出军人拓荒拼搏的精神,更彰显其热心慈善的大爱心肠。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3)

退役返乡后,蒋添祥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准时参加党支部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理论水平。他经常言传身教,多次作为国防教育主题宣讲活动讲师,向年轻党员和少年儿童分享自己的战斗经历与入党初心。蒋添祥总是和年轻党员说:“在战争年代,入党只为冲在一线,面临的是死亡与责任,与利益毫不沾边,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入党,要时刻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蒋添祥连续多年担任村民代表。任职期间,他尽心尽力为片区群众解决困难,主动带头参与和泰村的各项建设,得到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期间,蒋添祥带头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核酸检测。每逢极端天气,他协助村委会做好三防工作,及时通知群众注意人身安全,做好安全防范。东凤二中重建筹款过程中,他挨家挨户发动村民积极参与,鼓励村民用点滴爱心汇成二中重建的涓涓细流。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4)

入伍前的陈述伟,好读书,爱艺术,是个十足的文青。到部队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干事。由于工作出色,参军一年多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忠诚和担当在他的血液里奔淌。和战友们在一起畅谈理想时,他说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3年军旅生涯,不仅练就了陈述伟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更赋予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军人品格。服役期满,陈述伟转业回到家乡,就职于洪雅县广播局,发挥他的专长,担任记者。

虽说从事基层工作,但陈述伟始终坚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把担当、坚韧、有军人底色的滚烫热血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凭借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陈述伟逐渐得到器重,从记者转变为领导。身份的转变让陈述伟身上的担子更沉,责任也更重,但他始终把为群众服务的使命扛在肩。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5)

陈虹,女,1980年2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12月退役。

三年的军旅生活,让陈虹学会了很多,“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句话让她备受鼓舞。陈虹作为一名退役女兵,退伍但不褪色,做全职妈妈的时候,她一丝不苟地照顾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也是任劳任怨。无论在哪儿,陈虹都用实际行动彰显踏实进取、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向上向善的高尚情操,这就是一名巾帼退役军人的担当。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6)

2021年7月29日,郭武军个人投资70多万元建成了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并多次驱车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值得收藏的纪念品、展览品等老物件。目前,纪念馆现存有收集的珍贵历史老照片、奖状锦旗和部队当年老物件等物品,较全面地反映了1961年从洛阳走出去的这支“两弹一星”工程部队光辉历史。

纪念馆对外开放后,免费供社会各界参观,受到广泛好评,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2022年4月,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授予“洛阳国防教育基地”称号;2023年9月,被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予河南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7)

退役后,冯在祥带着在部队学习的技术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之路。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街坊邻里提供收音机维修服务,创建一家电子企业的想法此时在他心里渐渐萌生。2003年1月,冯在祥和伙伴一同创立了中山市朗日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日电器”)。

创业初期,公司虽然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设备老旧、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但冯在祥却带着永不放弃的“牛”劲,把部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用敢于拼搏的精神开拓市场,用诚实守信的品格实现对客户的承诺。经过多年的用心经营,公司在电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同时,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连续多年获得“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他始终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谋划、共部署,他创建的朗日电器坚持党的领导,深植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融合创新”为理念,真正把党建工作根植于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汇聚起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建设让党放心的企业。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8)

参加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后第二天,张富清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天安门广场。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上一束花,庄严敬礼,久久凝望。

这是一个时隔66载的军礼。66年前,张富清第一次到北京,组织上安排他们这批战斗骨干来到天安门,他不由得想起牺牲的战友。当年,他的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牺牲了一个又一个。

他挺直腰身,举起右手,向先烈致敬,郑重许下诺言:唯有勉力,唯有奉献,唯有继续向前,今生不渝。

当年夜袭永丰。作为突击队员,张富清装满手榴弹,背起炸药包,拎起冲锋枪,沿城墙砖缝攀登而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位于鄂西南最远端的来凤县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我去!”

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从硝烟战场到人生考场,张富清在贫瘠之地,向偏远与艰苦发起突击。从粮油所到三胡区,从高洞村到县建行,处处留下了他冲锋的身影。

88岁左腿截肢那年,老兵决心再当一次“突击队员”。扶着床边,扶着墙边,他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终于,他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一点点用单腿站了起来。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9)

张富清,1924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3月,24岁的张富清参军,成为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他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

矮小瘦弱不被国民党军官“瞧得起”的张富清,加入英雄部队后发生蜕变,最终成长为敢打敢胜的“战斗英雄”。1948年8月,壶梯山战斗打响,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打死敌人两个,缴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他因此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又一次担任突击组长,张富清携带两个炸药包、一支步枪、一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夜间攀上寨墙,炸掉敌人两个碉堡,身受重伤仍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0)

一、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家庭和谐、文明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矗我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有农村人的朴素、诚恳和任劳任怨。我从小就好学,爱劳动,知亲情关系。从小学到师范都是优秀班干部。爱人也好学,只要有空闲都会找业务书籍读或与我商讨问题。由乡村娃娃到今天的转变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拼搏而实现的,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矗共同的`经历,使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亲情更浓,也使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我们结婚己有17年,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两人心心相印,彼此都相互体谅,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交流,一般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了。遇有大事相互商量,实在解决不了的,就把它放在一边或请各自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共同解决,在家里从来没有哪个说了算,都是通过家庭来解决问题。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为了便于我写作、备课,有不少家务她都是一个承担,看到我做总会抢下我手中的活儿,要我回到书桌前。冬天天气冷,为了使我不冻着总会想方设法使我书桌前保持一定的温度;天热时,总会送上一块湿毛巾让我擦掉脸上的汗水;每当我写完一篇文章,她总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使我作品不断得到完善。每当下课回来,她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情,为我端上一杯热茶,要是下雨天,会接下我手中的雨衣或雨桑

二、爱岗敬业共同成长

我们俩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各自的事业,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有了爱人的支持,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位教师,我除注重自身建设外,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精力。近年来,由于担任办公室主任,每天要处理不少事务,事情十分繁琐,不回家吃饭,熬夜工作是经常的事儿,每当此时,妻子总是叮嘱要工作好,也要休息好!爱人也是如此,除了在家要做贤妻良母,在医院她工作从来不马虎,把病人看成是上帝,悉心呵护每一位病人,就是生病也是坚持上班,有时我看她上夜班非常辛苦,就亲自给她送去可口的饭菜。可以说我们都认真履行做文明公民,做到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1)

杨有库,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平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杨有库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全心全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及时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体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常聪苗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顾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聪苗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杨有库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 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常聪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四、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杨有库夫妻俩都是热心肠。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杨有库的妻子常聪苗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们是好儿子、好媳妇、好父母,在外面他们是好邻居、好家庭、好村民。他们创建了和睦的家庭,他们做到了邻里的融洽,他们更点燃了和谐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正是希望利用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2)

退伍军人__自全市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冲在一线,奋不顾身,尽职尽责,舍小家,为大家,这其中涌献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自2020年1月24日起,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志愿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过年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心全力投入到防疫消毒工作中。

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天,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尽管眼圈已经熬红,声音也有些嘶哑,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名老党员扑面而来的活力。

在物资缺乏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跑回家中拿起家中的消毒工具,给镇__楼道,卫生间,院落,大门口,垃圾台喷淋84消毒液。

当疫情日益严重的时候,他主动组织家人和院落热心群众走访摸排,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摸排了整个街道,为街道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大年初二,小区出现疫情重点人,年轻工作人员出现了畏惧情绪,他不顾家人反对,主动上门清理垃圾,并承担了对整个小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初二到初七期间,几乎夜夜加班,连续两个白天都顾不上吃饭,做饭了生活让步工作,假期让步疫情。

防疫工作难度大,我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名党员就多一点带动,__X简单的几句话,却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忠诚。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3)

丁国年,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6年退役,浙江省国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国年退役后回乡成为一名乡镇干部,随着改革开放带来市场经济的繁荣,他白手起家、下海经商,将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达75亿元的集团型企业。公司成立至今,他始终秉承“退役军人是宝贵人才资源”的发展理念,坚持“退役军人招录优先、待遇从优”原则,在企业内营造尊军、崇军、荣军的文化氛围。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招录退役军人2100余人,其中430余人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致富不忘回馈桑梓,设立“东方慈善扶贫基金”“国骅建设慈善基金”,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累计捐款逾2.6亿元。曾获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十大慈善之星”等称号。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4)

符雪峰,男,中共党员,现任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符雪峰于__年8月入伍,__年6月入党,__年3月从空军副参谋长转业,服役期间他多次获得各类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

转业至地方后,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继续发挥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部队作风,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尤其是在__年抗疫期间,他积极响应区机关工作党委号召,前往居委会支援一线工作,全周无休地开展宣传及联络工作。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他又主动申请前往最需要支援地方,成为长宁区第一批机场“大白”们的组长。

虽然支援社区、机场主力军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干部,但是__后的符雪峰在工作和沟通上,与这些年轻人毫无“代沟”,他充分发挥带队带班带教带头作用,不仅是机场登记—接送—随车联络“全岗通”,还帮助大家迅速掌握各岗位工作要求,是凝聚队伍的关键人物。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事迹(篇15)

郭建林,男,中共党员,现任长宁区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副所长。

__年初疫情突如其来,作为退役军人的郭建林带头报名抗疫突击队,率领干休所的姑娘小伙们冲上一线。作为区退役军人局青年志愿者队协调者,无论是在世贸商城协助企业复工复产,还是在留验点联络组值守期间,24小时不间断值守,随时应付各种突发事件,郭建林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退役军人,此时就应该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也时刻牢记“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时刻扛起肩上的责任。为此,他在自己的防护服上认认真真写下“退役军人局”的字眼,这不是“作秀”,而是源于他对自己工作岗位的一份热爱与执着,也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在这场战“疫”中一定要体现军人的坚强作风!

23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