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

| 永盛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欢迎大家分享。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1】

小木,男,哈萨克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小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小木从小在这里长大。1990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看到铁丝网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吉木乃县军警兵民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2010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灾。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2000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小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千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2000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元补助。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护边更重要!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

小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2】

我家楼前一个小巷子里有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他在我们这座楼出现之前就在这里摆摊了,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街角,他十分敬业,每天早早的就开张了,好多顾客都成了他的老朋友。我心里一直很尊敬他。

说到敬业,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说:“我很敬业的啊!”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可前几天我知道了什么是敬业了,我的同事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是敬业精神。

辉辉姐(小辉)已是一位准二胎妈妈,七零后已算是高龄产妇了,9月初的预产期,直到今天还一直坚守在她的岗位上,她边工作边为我们写的密密麻麻的工作进度情况、工作思路及存在的问题等,以方便我们以后继续工作;在双班例会的时候与部门领导讨论人员情况,很认真地提出一部分建议;最让我佩服的是已经下班了她还在一家一家打电话向劳务派遣业务单位介绍以后与他们联系的人暂时换成了谁......

一个就要离开公司休产假的.人,她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小事,但每一件都让我震撼。那一天我对这位姐姐肃然起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明白了真正取得成就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机遇,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不管你现在的职位是不是令你满意,而始终要以一种真正的敬业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

无论你在公司是什么岗位,敬业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老辈们常说:“一个人要先做人,后做事。”公司就是大家为一个共同目的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身为公司成员就要以公司的目标为目标,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3】

小结,男,1980年生,安徽省霍邱县冯瓴乡民生村人,现为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工段长。10年来,小结视学习为生存发展需要,视成为为人生目标,刻苦学习,勤奋肯干,创新创优,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技术水平,成为了一名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蓝领精英”,成为全市新市民职工的杰出代表。先后获得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2000年2月,刚离开父母,远离家乡的小结来到洛克电气的第一天,就被车间主任嘘寒问暖的关心和老师傅手把手的指导所感动,从此,小结暗下决心;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名外来员工就没有理想,混日子,一定要学就学最有用的,要做就做最优秀的。他是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并给自己订下了工作原则:一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一问到底,遇到不会的工作一定要学会为止;二是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要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三是尊重老师傅,爱护新工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近十年来,小结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他积极参加公司新市民学校的'学习,学文化、学知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外来工,带领和鼓舞大家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梦想打下好基础。

2000年6月,小结所在的转子车间需要一名设备管理员,一向工作认真、好学的小结,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管理水平的好机会,主动向车间主任请缨,并保证一定把车间管理员当好,把车间里的设备管理好。公司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专门送他去参加业务培训。小结没有辜负公司领导的信任和期望,牢牢把握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本领,并将掌握的设备管理技术和知识,运用的对车间设备的改造和管理上,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1年4月份转子车间一台压铸机的益流阀由于设计不合理,基本上天天坏,一坏就换阀。当时一只阀的零售价500多元,可想而知这对工厂的损失有多大。当时厂里有好多老师傅都修不好。这对刚被调到转子车间当设备管理员的小结来讲无疑也是个很大的难题。为了能早日把益流阀的毛病找出来,他忙得忘记了吃饭、下班,顾不上休息。他把益流阀拆下来一点一点的分析,下班后也不忘带回宿舍研究分析,经过一个星期的琢磨、推敲、反复试验,功夫虽然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症结”,为工厂挽回了损失。

2003年10月,工作出色的小结被公司提拔为转子车间副主任主要负责转子压铸。2003年转子车间的一台关键设备(250吨压铸机),由于年代比较长,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很差,产品的合格率仅为70%,当时生产任务比较紧,购买新设备周期又比较长,如果这样生产下去公司会严重亏损,如果不生产,客户将会丢失,这样一来公司得损失将会更大,当时这样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主要负责转子压铸的小结面前,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主动提出对设备进行改造提升,由于时间比较紧,没有很多的时间留给小结,他就带领手下的2名员工连续2天2夜没有休息,对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更换提升,关键部位的改进,最终问题得到解决,经过改进后的压铸机,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5%,给公司挽回经济损失40万元左右。同年被评选为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的职工代表。2005年小结发现车间的几排污管道不够合理,严重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如果叫外面人来设计制作的话费用很高,这时小结向公司提出自己作,方案给领导看后公司领导非常满意。小结利用公司的废料,合理的设计,再加上他的创新思想和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决心,带领3名员工在短短的一个月就把几条设计合理、实用的排污管道展现世人面前,为公司解决了难题创造了效益。

作为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休息天、节假日,小结没有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在玩玩牌,逛逛街上,而是把难得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工作上。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创优创优再创优,已成为他人生追求的座右铭。他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他学以致用,不断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升级生活质量;他谦虚谨慎,不断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升华人生境界。正是基于这些优秀品质,使小结这位普通的外来青年,在第二故乡的各级领导和关怀下,迅速成长为民营企业的优秀管理干部,成为常州百万外来务工者学习的榜样。2010年3月随着洛克“小结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揭牌,小结给自己的工作、创新目标订了更高的标准。通过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层次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效益。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4】

小信,男,1966年出生,大专文化,现任韩庄镇孟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微山县宏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微山丰闰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得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山东省“科技技术能手”,济宁市首届“百优”创业青年,“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微山县首届“十佳村党组织书记”,获得“微湖英才”等荣誉称号。自担任孟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他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共谋发展,2012年全村总产值超过3.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孟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他带头发展民营企业,先后创办了微山宏信食品公司等企业,引资微山蕊蕊儿童制品、微山天天食品及丰闰德食品有限公司落地生根、投入生产,带动周边群众近千人就近就业,发家致富。

他致富不忘家乡父老,从企业中拿出50多万元,为村里盖起办公室、铺设水泥路,实现了村内“户户通”,2009年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15000平米的农民休闲、健身娱乐场所,2011年出资20多万元进行村庄绿化美化,出资10多万元对全村农田水利进行修建排水沟、渠、涵、桥闸等多处,2012年捐款10万元对长年失修的'青年路进行重修,捐助30万余元支持教育事业和开展献爱心活动。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5】

张远浩同志是土生土长的南平人,大学毕业15年来一直在南平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单位几经整合撤并,但他的工作岗位始终没变。远浩认这么个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一、刻苦钻研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职业卫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没有掌握较高的职业知识及技能,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远浩不仅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利用外出学习开会的机会与兄弟地市同行交流,向老师虚心请教,提高业务知识能力,开拓自己的眼界。2005年,远浩参加福建医大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班的学习,努力钻研理论,联系本职实际,申报课题,并通过全国考试,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在工作和学习中远浩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工作15年来,远浩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通过自学、求学,远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他有能力胜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工作。

二、任劳任怨

由于历史的原因,南平市职业卫生工作比较特殊,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都集中在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防治所。领导安排远浩负责职业卫生监督室工作。职业卫生监督室不仅要承担市属50余家企业的日常监督外,还要落实市政府安全生产指标,完成省上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职业病专项监督检查和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等工作任务。此外,还要指导县市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工作。远浩面临的是:联系业务、开展检查、制作笔录意见、上报报表、撰写总结等工作。远浩是所里的骨干,由于人手少,业务量多,在负责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担所里的技术服务的工作。

远浩负责我市约有170家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每2年要对这些单位开展监督与监测工作,每次出去都要在1个星期以上;监督室还承担全市放射工作人员500多人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每季度监测1次,每次都要在实验室里干1个星期;每2年1次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也要花费1个月的时间,从起草文件通知、做预算、联系培训地点、沟通县市做好人员安排;此外,还要负责个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评价,参与项目的资质认证、协助开展大企业现场检测,等等。远浩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连公休都要牺牲,甚至看病也耽误了。2010年夏天,在一次下厂检查中,远浩常年的腰痛急性发作——椎间盘突出症,疼痛难忍,走路困难,身体严重的S型,妻子几次劝远浩住院治疗,远浩都没有答应,忍痛坚持上班,因为确实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丢不开啊!

三、无怨无悔

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防治所是南平市唯一一所具备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机构。由于其唯一性,职化所的同志们每天都要面对有毒、高温、粉尘、强噪声、电离辐射等作业场所,三伏天,大家都在避暑,远浩与所里的同志却必须面对高温、强热辐射的岗位开展高温检测,一个高温岗位要检测3次,每次要十几分钟,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背。面对电离辐射,多数群众都会感到害怕,远浩和同事们却要深入放射源使用场所、机房进行监测。面对突发应急事故,远浩与同事们更是二话不说,马上行动。记得几年前,我市1家水泥企业矿洞发生死亡事件,远浩与所里的同事携带呼吸保护器和检测仪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当时现场情况不明,远浩二话不说,迅速穿戴呼吸保护器,携带检测仪,爬上仅容1人上下狭窄的的矿道检测,每隔几秒,大家大声叫唤,保持联系,没有人声时只听到呼吸时钢瓶的丝丝声,恐怖的气氛笼罩矿洞。远浩和同志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检测,提供检测结果给有关部门参考。面对这些困难,远浩和所里的同志,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

四、工作创新

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光有热情和技术不够,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理念。职业卫生工作涉及面广,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使工作得以有效推进。远浩和职化所的同志们以健康体检率和职业卫生覆盖率为抓手,重点突出职业病危害标识的设置,常抓不懈,务求成效,使得市属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基本设置了职业病危害标识。在此基础上抓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并使之逐步落实到位。近期,他们还将以职业病危害评估活动为契机,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培训,落实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广大职工职业健康权益。做好企业服务,监督不是简单的下监督意见,而是要将专业知识寓于服务中热心指导。比如申报工作技术要求高具备一定的难度,他们就利用监督的机会,手把手教会企业网上申报。检测报告中发现的问题,不是简单下个意见了事,而是深入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帮助企业整改,改善作业环境,排除隐患。现场检查中发现企业员工有职业卫生违规的情况,会主动与之交流,告知危害,使其自觉遵守职业卫生规章。发现的一些重大隐患,第一时间反馈到用人单位负责人。浦城县一家锅炉制造企业,工业探伤机房安全联锁装置失灵,有重大安全隐患,他们立即找到企业负责人,告知存在的风险,晓以厉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意见,企业表示感谢并立即整改。群体职业健康体检发现多个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他们不仅通过通报的形式使企业重视,还会以电话沟通、上门专项监督等形式交流沟通,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通过富有人情味的沟通,真诚的交流,使得职业卫生各项防护措施在企业中得以有效落实。

远浩和职化所的同志们凭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执着的工作作风,我市职业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次省上评比,我市职业卫生工作都名列前茅,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15年来,远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其中有汗水、有泪花,更有沉甸甸的收获。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6】

“他长期加班加点,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日,检验特种设备”,“他工作认真,作风正派”,“他技术过硬,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他是企业信得过的检验员;省特检院南平分院承压室主任翁华明。

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环境恶劣、强度大、危险性高,检验工序繁杂。一万多台锅炉、压力容器等承压类设备,分布在南平市各县市,且大部分是小锅炉、小压力容器,这些锅炉、压力容器主要分散在偏远且交通不便的乡村,这又给检验工作增加了新的困难。

翁华明常说特种设备检验这根“链条”,只有搭上服务的“齿轮”,才能运转自如,跑出速度。1998年进入南平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工作的翁华明,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凌冽的寒风下、闷热的锅炉里、杂乱的工厂中、密闭的管道里,他总是心系企业的生产安全。有一次,翁华明带队来到邵武中竹纸业有限公司检验特种设备,那时户外气温降到-5℃左右,寒风钻到脖子里就像刮刀子一般,翁华明每天坚持奋战在户外检测现场,在冰冷的设备堆里爬进钻出,汗水湿了大衣,寒风又把大衣冻成了“盔甲”。劳累了一天,却只能在会议室里休息,因为企业内的招待所已住满,为了不耽误企业的检修时间,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翁华明把会议室的桌子拼在一起搭成临时的床铺,会议室四处空落落的,即便是窗户紧闭,肆虐的寒风还是会钻进来,就这样一个简陋的房间,翁华明与同事们一住就是半个月,直到检修结束。半个月的艰苦奋战,检验出该企业蒸煮锅与碱液加热器等容器有一百多条裂纹,指导企业及时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事后该企业领导专程来到南平市质监局送去感谢信,赞扬说:“我们为你局有这样的好同志而感到高兴与自豪”,并赠给南平市锅检所“平安卫士”锦旗一面。

从1998年至今的17个年头,凭着对特检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高度责任感,翁华明一直兢兢业业奋战在一线,每月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穿行于各县市企业工厂,坚守在岗位上,连他的妻子生病住院,也没能陪伴在身边,有一次得知丈夫又要出差半个月,默默支持丈夫的妻子忍不住唠叨起来:“平时你一出差我都习惯了,家里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人承担,现在我生病都下不了床,你难道就不能留下来照顾我几天?”面对妻子抱怨,翁华明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然而,那次是重点企业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进行年度检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而且自己是领队,肩上的担子很重,翁华明咬咬牙告别了急需照顾的妻子,直到检验任务圆满完成,一身泥锈、一身汗水的翁华明拨通妻子的手机道歉着;当时在场的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翁工真了不起!”

工作之余,他广泛阅读专业书籍,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现在已经持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师资格证及RT、PT、MT、UT等无损检测资格证,并从一名普通的检验人员成为检验骨干,并担任承压室科室主任。

17年来,翁华明和同事们迎难而上,直面问题,为企业排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服务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也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他常说不要只当“听诊器”,还要当“灭火器”,我们不仅要发现隐患,而且要消除隐患。翁华明用行动诠释“守正贵真,笃敬有恒”特检核心价值观,践行着“让特种设备特别安全”的神圣使命,默默地书写着特检人的奋斗进程,当好安全卫士。

工作感动人物的事迹【篇7】

杨世珍同志现任南岗店理货员,主要负责店铺的蔬果区域,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是南岗店公认的标杆。在她工作的蔬果区,因为早上蔬菜送货都比较早,杨世珍同志每天很早就来到店里,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接菜、上菜、整理排面,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而她却乐在其中,她说,店铺早点开门营业,顾客就能买到更加新鲜的蔬菜。

在工作中,杨世珍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每个品种的蔬菜价格,购进蔬菜的季节,蔬菜的储存方法都记在笔记本上,所以她对蔬菜价格做到了然于胸。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她的蔬菜存储方法发挥了作用,带叶的蔬菜和豆制品不能长时间放在排面上,否则就会变质影响销售,她经常把这些易变质的食品放到冷藏柜里,卖的时候及时上货,这样很好的控制了商品的损耗,也保证了顾客购买的蔬菜都是新鲜的。 在工作中,杨世珍同志对于交给自己的任务总是想方设法完成,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她始终以“顾客永远第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真正做到把顾客当亲人,把华运当成自己的家。她经常在下班后到附近的饭店跑客情,附近饭店的蔬菜基本都是从南岗店进的,经常光顾的老顾客对杨世珍的评价一直很高,因为她总是把顾客的需要当成自己的工作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对待老年人,她格外照顾,老人的东西要是买的太多不好拿,她都拎起东西将老人送回家,即使工作忙没有时间送他们,杨世珍也会嘱咐他们多加小心。

杨世珍和店里员工相处也是非常融洽,店里有员工家里有事需要代班,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杨世珍不愧为南岗店的标杆!

23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