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

| 思恩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既然这样,那么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

“忘战必危。”“杨根思连”战士林思琦说,“‘如果明天就要走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这句话直击我们灵魂深处”。对于这个历史厚重的荣誉单位来说,传承“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更在于发扬革命先辈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坚定关键时刻“以生命担使命”的决心意志。

当地时间2016年7月8日,南苏丹爆发激烈冲突。7月10日,一枚火箭弹击中了中国维和步兵营位于难民营4号哨位的步战车,负责警戒的“杨根思连”战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当天夜里,维和步兵营接到通报,南苏丹形势即将恶化,维和营区可能遭受攻击。根据部署安排,连队需要安排8名战士组成反坦克狙杀组,担任外围第一道防线。包括林思琦在内的8位战士主动请缨奔赴战位,直到接到撤退命令,才在夜幕下返回营地。

时隔多年,林思琦对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近11年的军旅生涯里,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杨树朋生前教给他“把每件小事做好”的道理和原则。正是从日复一日做好的每件小事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意义日渐清晰,逐渐深化为林思琦的精神信仰。如今,他又在日常生活和练兵备战中,将“把每件小事做好”教给下一代官兵。

“无论现在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到什么程度,只要我们有这种意志,就总有对手控制不了的战局,恰恰可能会决定最终的胜利。”王玉恒坚定地说,“因为战士们的战斗精神无法推演,决战决胜的血性意志更无法推演”。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2

2021年,“杨根思连”参加实兵演习,官兵们战法打法屡屡出乎“蓝军”意料。制高点难以攀爬,连队官兵用随车携带的折叠梯迅速抢占,并立即展开火力压制;坚固的房屋无法从正面突破,他们便用破墙器从侧面突入进行清剿……

最让“蓝军”指挥员郁闷的是,原本火力最猛的正面战场,打到最后才发现是虚晃一枪,阵地两翼早已被“杨根思连”穿插分队钳形包抄,连后路都被堵上了。

“敢于追求创新突破,源于大家对胜利的渴望。”王玉恒说,连队每名官兵都明白,战争是要流血牺牲的,必须让制约打赢的问题在战争打响前“归零”。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3

那年,时任排长仇安被上级点名,带车组参加上级比武。眼看正式比武时间临近,训练中却突发意外,车组3人受伤,仇安鼻梁处的伤势较重。

根据伤情,医生建议仇安住院治疗。有人觉得,车组即使参赛也难以获得理想成绩,建议仇安退赛。但仇安和车组成员包扎伤口后又咬牙坚持训练,最终凭借顽强战斗精神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陆军“优胜战斗车组”。

“‘杨根思连’的荣光是打出来的,荣誉是拼出来的!”该连王指导员深有感触地谈道,只有真正成为连队一员,才深刻感悟到杨根思传人在维护先辈创造的荣誉时有多拼,才体会到“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是如何塑造着官兵的英雄品质。

王指导员来到连队之后,首先更新的是脑海中的“优秀标准”——“杨根思连”官兵把优秀当成起步,拿第一才是目标。

这种事事“绝不能落人后、要争第一”的劲头和氛围,激发了王指导员干事创业的潜能。任职第一年,他在参加全旅干部比武考核时,就取得了全旅第二名、政治干部第一名的好成绩。王指导员感慨道:“到了‘杨根思连’,我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去拼!”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4

上等兵郭孟祺,入伍前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由于比同年兵年龄大,加之连队繁重的训练任务、极高的标准要求,郭孟祺一度感到吃不消,训练的积极性不够。

连队并没有对郭孟祺进行说教。在杨根思牺牲纪念日,全连官兵在杨根思雕像下庄严列队,逐一向老连长汇报工作。这场与老连长的时空对话,让郭孟祺在英雄精神感召下蜕变成长。

“杨根思老连长说过,‘不怕困难九十九,只要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意志就不怕困难’。”郭孟祺说,“那天,站在英雄的方阵里,逐梦军营的种子在我心中萌发。”

训练场上,郭孟祺奋起直追。两年过去,他的训练成绩不断提高,获得了“根思尖兵”称号。“拼搏的汗水是咸的,收获的进步是甜的。”郭孟祺自豪地说。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5

2014年,“杨根思连”作为旅尖刀部队挺进朱日和草原,参加“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系列演习,与蓝军旅展开激战。这场战斗,该连官兵遭遇意想不到的挑战,败走“麦城”。

全程观摩的训练专家介绍,演习破除了“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势,探索形成了“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的组训模式,是我陆军战术训练的一次突破。

“蓝军旅出招灵活多变,让我们大开眼界。”谈起往事,参加过那场战斗的官兵依然印象深刻。战斗中,蓝军旅灵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作战系统实施机动突击、立体打击。“杨根思连”官兵还未与蓝军旅接触就遭重击。

二级上士林思琦,当时是“杨根思连”尖刀班战士。他在采访中说:“演习中,我们很难抓住对手。好不容易抓住一次,又常被对手轻松摆脱。可我们的行动,始终在对手的掌控之中,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使。”

这一仗,到底输在哪?演习结束,连队请蓝军旅官兵参加复盘并介绍制胜之道,官兵恍然大悟:同样的信息化装备,蓝军旅的战法打法更能发挥装备性能、更符合信息化战场特点规律;以往被连队忽视的各类数据,成了蓝军旅作战的重要支撑……在体系作战道路上,对手已经走出很远。

站上新的起点,打赢新的战争。一场败仗,打醒了“杨根思连”官兵,让大家更加深切地意识到,面临现代战争的冲击和考验,过去的“旧船票”登不上现代战争的“新客船”,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在战斗力转型道路上激流勇进、换羽新飞。

由此开始,“杨根思连”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转型突击。面对新的体制编制、新的武器装备、新的使命任务,人才怎么培养?力量怎么编成?能力怎么合成?在火热的练兵实践中,一连串的问号萦绕在该连官兵心头,又在一场场“头脑风暴”和一次次创新攻关、砺剑试锋中被一一拉直。

在赶路中探路,在探路中冲锋。几年前,“杨根思连”所在旅在战区陆军组织的对抗中再次遭遇蓝军旅。这一次,该连官兵没有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胶着。最终,连队赢得胜利。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6

第一次了解“杨根思连”,是在电视节目《真正男子汉》上。新兵入伍我来到了这里,像荧幕故事照进现实。

不少战友叫我现实版“杨根思连”里的“许三多”,也许是因为“许三多”在影视作品上展示的腹部绕杠特长,和我擅长的单杠卷身上有相似之处。

其实,起初我对单杠卷身上这个项目并不热衷。新兵入连时,我能做十多个,平时的成绩在连里排在优秀。连队党支部发现了我的长处,一直鼓励支持我突破自己。

入伍第二年的全旅军人运动会上,我经过训练,单杠卷身上突破到30个以上的成绩,但当时的第一名已经可以做90个。

自那时起,6年间我一点点积累,一次定一个进步的小目标,并由小目标变成大目标,跟第一名的差距每缩小一次,我的信心就提高一点。

刚入伍时,皮肤还比较嫩,第一次训练单杠卷身上过后,我手心的皮肤全部翻起来,恢复期长达一个月。第二次训练时想到还会受伤,脑子里像有两个人在打架,最终都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引导着我坚持。

现在,我的手心已经起了厚厚的茧,冬夏会比其他战友更加耐冷热,即便是受伤,三四天过去就可以继续训练。

每个月,全旅会进行以考促训各项目创破纪录比武。今年1月到4月,我连续四个月打破了全旅单杠卷身上的纪录,5分钟做了94个。

入伍6年,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对老连长“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感悟更加深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不放弃的信念。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7

当多支部队在上级组织的对抗演练中铩羽而归时,参演官兵都感受到了蓝军部队的凶悍。

此时,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出战的“杨根思连”,很想看看这个屡创佳绩的英雄连队,能否在这场对抗中再展雄风。作为旅头号主力,能否撕开对手的“钢铁”防线,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

战斗如期打响,连队正面突击的战车刚一露头,便被“狡猾”的对手隐藏在建筑物中的反坦克火力“击毁”。这么快出现装备“损毁”、人员“伤亡”,有人断言落败是迟早的事。

压力越大越起劲,越是艰险越向前。在高强度的对抗中,连队官兵迅速调整,摸清对手的攻击套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打法,扭转了战场态势。

此次演练,“杨根思连”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8

“排长,蓝军有坦克!突击班全体‘阵亡’。”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中,导调组临机设置,为守城蓝军增加重型装甲火力。进攻通道被死死遏住,“杨根思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兵力“损失”1/3。

排长米泰宇眉头紧锁,盘点战场态势:“要么冒着全排‘阵亡’的风险继续完成任务,要么……”话音未落,战士们便打断了他:“排长,除了完成任务,‘杨根思连’没有第二选择。”

夜色掩护下,他们侦察发现侧翼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既薄弱又在“敌”观察盲区。大家齐心协力,用手刨出一条通道,悄无声息潜入“敌”阵地、摧毁“敌”坦克,之后势如破竹、反败为胜。“当年杨根思老连长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斗;今天我们也只有一个选择,仍是战斗!”米泰宇说。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杨根思连”,先后经历战役战斗300余次,一路过关斩将,一路浴血厮杀。连队艰苦卓绝、一往无前的战斗经历,淬炼了对打赢的不懈追求。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9

2020年8月,连队赴某陌生地域组织滨海适应性训练。战士李伯利发现,人员装备装载登船后会被分配到不同舱室。由于舱体材质特殊,加之密闭性较好,各种通信系统受到很大干扰,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如果在战时,这还怎么实现高效指挥?”虽然只是一次演练,但李伯利还是向连队报告,并迅速研究解决办法。最终,李伯利成功在船舱内开通无线通信网,有效保证连队高效指挥。

近年来,连队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激发官兵创新潜能。连队支部“一班人”还结合战斗进程,组织骨干围绕战场侦察、战斗编组、战术动作等,探索出百余条改进措施,并成功运用于连队演训实践。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0

不惧挑战、敢打必胜,这就是新时代的杨根思传人。能力越强任务越重,在旅各种应急应战方案中,“杨根思连”始终都是头号主力;在大项演训活动中,连队总是担纲当先锋、打头阵的主攻分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杨根思连”始终是第一个上的拳头力量。

去年初,一排承担旅战训法集训课目演示任务时,人员临时调整。考虑到演示任务马上就要展开,而一排排长刚从其他单位调整到连队任职,营里准备抽调熟悉情况的排长暂代一排排长出战。

“没有任务要任务,有了任务怎么还能往外让?”排里的战士们坐不住了,大家找到排长,鼎力支持他向连队和营党委请战。在战士的感染下,原本信心有些不足的这名新排长找到营长立下军令状:保证高标准完成任务。

在班长、老兵的全力支持下,在全排战士的密切配合下,这名新排长顺利完成任务,极大地振奋了自信心。如今,这名排长有任务就抢、见重担就扛,完全融入“杨根思连”这个光荣集体中。排里战士高兴地说:“这才是杨根思传人的好样子!”

这些年来,连队官兵多次参加演习、维和、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任务最重、哪里挑战最大,“杨根思连”的连旗就在哪儿飘扬,“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就在哪儿践行,官兵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而战。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1

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杨根思连”从单一的机械化步兵融入合成体系。调整后,连队轻重火器数量增加了近一倍,有近1/3的官兵需要转岗改训,以往的专业骨干、技术能手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战士陆肖肖从机枪手改任狙击手,用“子弹既然出膛,靶上就得见孔”激励自己,参加旅狙击集训,从摸底考核排名倒数,一路逆袭成为结业考核的“最佳射手”;通信技师李伯利为了掌握新升级的指控系统,对着说明书一点点啃原理、钻进战车里一遍遍调参数,打通了卡点堵点……转型路上,官兵们的艰难蜕变,迎来了连队的换羽新飞。

“国家安危事,军人肩上责。”仇安坚定表示,“我们一定会把打仗的准备做在扳机扣响之前,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守山河无恙、护家国安宁。”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2

当地时间2016年7月8日,南苏丹爆发激烈冲突。7月10日,一枚火箭弹击中中国维和步兵营位于难民营4号哨位105号步战车,负责警戒的“杨根思连”战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

步战车爆炸起火后,战士于明彬冒着炮火把战友救出来,突然想起步战车上还存放的上百发炮弹,以及油箱内存储的近数百升柴油,一旦火势蔓延造成二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他从前来救援的突击车上取下灭火器,穿过流弹乱窜的空地,重新返回步战车进行灭火。10多分钟里,于明彬冒着枪林弹雨和二次爆炸的危险,数次登上战车,最终成功扑灭大火。

当天夜里,维和步兵营接到通报,南苏丹形势即将恶化,维和营区可能遭受攻击。根据部署安排,连队需要安排8名战士组成反坦克狙杀组,担任外围第一道防线。主动请缨的8位勇士组成突击队,奔赴各自战位。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他们才在夜幕掩护下潜回营地。

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百战为和平。岁月流转,“杨根思连”的人员和装备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保家卫国、不辱使命的报国之志从未改变。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3

2016年,“杨根思连”接上级指令参与组建维和步兵营,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当地时间7月10日,连队105号步战车在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遭遇突然袭击,被一枚火箭弹击中,连队战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那时,李磊刚刚过完22岁生日。

救护车上,时任副班长的田飞衡抱着李磊。行至半路,李磊突然用力抓了一下田飞衡的手,对他说:“田班长,我这辈子就交给党了。”这是李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就在李磊、杨树朋牺牲两个小时后,战事再次升级。接到通报,我维和步兵营守护的联合国营区可能遭受冲击。紧急关头,“杨根思连”奉命组建8人突击队,在第一道防线担负阻击任务。

“杨根思连”战士林思琦回忆,危急时刻,连长说,是独生子的后退一步,没人后退;连长又说,是党员的向前一步,所有人都坚定向前迈了出去。

面对危险,他们作出了和老连长一样的抉择。“我可以拍着胸脯讲,我们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林思琦说。

最终,在连队官兵的震慑下,武装分子没有妄进一步。“杨根思连”再次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出色完成维和任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4

2016年7月,南苏丹首都朱巴爆发大规模冲突,在这里执行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军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2019年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连队战士付东旭凭着过硬素质成为战旗方队基准兵,高擎“杨根思连”荣誉战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2021年7月,河南一些地方遭遇暴雨洪涝灾害,连队官兵连续奋战,一直冲锋在抢险救灾第一线。2022年,连队在某演习中频出奇招,将“蓝军”打得措手不及,圆满完成既定任务。2023年,连队赴某地域驻训时,官兵创新的装卸载方法被上级推广……

胜战尖刀淬火加钢,英雄连队续写荣光。进入新时代,“杨根思连”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3次,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连队党支部被中部战区陆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有关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篇15

26岁的叶兴泰有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掌面的纹路如同沟壑,指尖的螺纹几乎磨平,指节处结着一块块青色的痂茧。

这位来自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的年轻战士是某大学的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叶兴泰参军入伍来到“杨根思连”。从硕士研究生到英雄精神传人,他坦言经历了一段适应期。

就在几乎要萌生放弃的念头时,叶兴泰的班长以实战为例耐心开导,战友则每晚披着大衣陪同叶兴泰彻夜练习。最终在考核现场,叶兴泰熟练地完成分解结合,比达标用时快了近三分之一。“当时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跟我说,你有一个老兵的样子了。我感觉这就是‘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在我身上的一次体现。”说到这里,叶兴泰露出了微笑。

在“杨根思连”,还有许多像叶兴泰一样的年轻战士,追随先烈的遗志来到连队,从实干中领悟“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

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