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

| 思恩

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既然这样,那么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

2018年12月3日,一个红色的布包,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慢慢打开——三枚军功章、一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一本立功证书、一枚“人民功臣”奖章!

往事不再尘封。打开那个红布包,就打开了一段红色人生的序章。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在“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组委会给出这样的评语,恰如其分,亦震撼人心……

山河不语,天地无言,却用一道点亮长空的光,提醒着人们:英雄一直都在!本色就是传奇!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2

张富清参加的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是那时八路军部队有名的平山团。后来唱响中国,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当年第三五九旅这个团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事迹。

平山团作战英勇,战绩更是显赫。1939年5月11日,在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歼灭战中,他们奉命增援被日军1000余人围攻的第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与第七一七团南北夹击敌军5天,终于全歼被围之敌,被誉为早期对日作战的光辉典范。

1939年5月20日,聂荣臻嘉奖平山团,称其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后来,人民解放军部队也由此被称为“人民子弟兵”。

张富清参加了这样一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部队,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也从此改写了他的人生。几经辗转,英雄终于踏上了“为穷人打仗”的光荣革命路。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3

1948年3月,24岁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青年张富清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张富清即由连队集体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

“那时候,不分白天黑夜,几乎天天在打仗行军。”张富清回忆道:1948年6月至9月,老人参加壶梯山战役,攻下敌人碉堡一座、打死敌人两名、缴获机枪一挺;在东马村消灭外围守敌,占领敌人一座碉堡,为后续部队打开缺口……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4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扬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5

干部,干部,就必须能干事。到来凤后,张富清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在每个单位都选择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那时的他,其实只要亮出自己的军功章,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干更轻松的工作,但张富清却把军功章锁进了箱子,连子女都不给看。他说自己是来干事的,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为群众办实事,作出这个决定时张富清没有任何犹疑。但有些决定却不是那么容易下。

20世纪60年代,国家建设面临困难,全面精简人员。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下岗”。

张富清知道,妻子“下岗”会给本就清贫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但想到当时国家面临的局面,想到自己的岗位职责,还是硬着头皮对妻子提出了要求。“打铁要自身硬啊,我是在那里管这个事的,我不把我自己的人先动员下来,怎么去做其他人的工作?”

为人民服务,说出来不难,做到却不易,做一件不难,做一世却不易。在人生诸多的路口,张富清都跟从初心选择了最应该走的那条路。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6

张富清同志是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优秀党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光辉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他转业后深藏功名60余年,除向组织如实填报个人情况外,从未对身边人说起过赫赫战功,更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他虽然家中曾遭遇困难,但始终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无所求,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谋利,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7

“我想入党,想向党靠拢,所以每次战斗都报名参加突击队。”_年前,入伍半年的张富清就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突击队员了。

那一年永丰战役的惨烈,让他至今难以忘怀。一夜之间换了8个连长,一个连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几十年来,他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即使夏天也很少摘下。大家知道他一吹风就会头疼,却不知道那是因为被子弹削掉了一大块头皮,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突击队员”,张富清一当就是一生。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8

张富清参加解放军后,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天地。他看到,战友亲如兄弟。行军、打仗中,处处有人帮助,处处有人保护……他还看到,解放军从不拿老百姓东西,借什么一定归还,损坏了赔新的。如果老百姓不愿意借,决不勉强……

1948年4月中旬,西北野战军又发起了西府战役,张富清随队参战。西府战役历时20余天,歼敌21万余人,进一步巩固扩大了黄龙解放区。

一个多月后,第二纵队根据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精神,开展以“评斗志”为主的教育运动。作为一名新兵,张富清通过教育运动,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解放军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战斗中,张富清跟着战友们刻苦学习,操作武器越来越娴熟,作战技能也得到稳步提高。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让新兵张富清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不断成长。

几乎每场战斗,张富清都是突击队员。他心里明白,突击队员就是上前去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的。每次只要战斗需要,他都义无反顾地挺身上前。

流血为谁?牺牲为谁?参加解放军之前,张富清并不明白。战场归来,他终于懂得,自己是在为党和人民而战!所以他不怕苦,也不怕死。

1948年8月,在一场战斗结束后,张富清终于成为全连推荐对象,成为一名火线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9

“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给全家人立下的规矩。张家的子女们没有一个在张富清工作过的单位上班,却都凭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肯定。

离休后的张富清也没闲着,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对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也有深刻理解。

对于腐败分子,他说这些人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们腐化变质的原因就是用私心杂念代替了赤诚初心。“私心杂念是党和国家最大的敌人,也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祸害。”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他说:“反腐倡廉对国家兴亡、对人民生活的幸福都有重大关系,在这些方面不加强,就会削弱我们党的领导……只有反腐倡廉、消除败类,使每一个干部真正坚持、牢记使命,努力工作,国家才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昌盛,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说这些时,老人眼里闪着光。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0

入伍后,每一次战斗,张富清都积极报名参加突击队,率先冲入敌阵,消灭敌军火力点。老人这样解释自己的信念:“为什么?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随着解放全中国的步伐,张富清和部队从陕西一直打到新疆喀什。1950年,他被授予 “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在武汉完成两年文化学习后,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的人生转折。

当时,离家征战已经7年的张富清,本可以选择回原籍工作。但组织上号召速成班学员支援地方建设,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选择了恩施最偏远、最困难的来凤县。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1

1948年8月,部队在行军途中为他举行的入党仪式,张富清至今记忆犹新。70多年后,老人这样写到:我深深知道坚守初心和使命,是一个党员能够始终保持本色,不迷失前进方向,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证。

如今,距离那些震惊信息采集人员的军功章上一次“露面”,已过了60多年。那时,刚刚退役的张富清留下了一张佩戴着三枚奖章的照片,从此便告别了从前的峥嵘岁月,在来凤这片穷乡僻壤做了几十年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多少都牺牲了。他们的功劳,比我要大得多。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来显摆自己啊!”当张富清哽咽地说出这段话时,人们终于理解了他多年来默默隐瞒战功的缘由。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2

1948年8月初,担任突击组长的张富清参加了壶梯山的战斗。壶梯山之战是西北野战军为牵制胡宗南部队而发起的一场激烈战斗。

这场战斗也是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部队进行的一场山地“攻守战”。战斗在1948年8月8日下午4时打响。按照事先部署,二纵各旅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总攻,第三五九旅从北向南进攻,独立第六旅自西向东、独立第四旅自东向西进攻,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负责攻打大庙东北端,目标直指山顶大庙。

战斗一开始,先头部队就遭遇了暗堡枪弹密集攻击,很多战士应声倒下。敌军从暗堡中疯狂扫射,企图封锁解放军进攻路线。

危急形势下,必须炸掉暗堡,为战友开路!突击组长张富清主动请缨。在火力掩护下,他开始向暗堡冲去。只见张富清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跃进,迂回往前冲。炮火中,他快速向暗堡逼近。

终于可以看清一米多高的暗堡了,张富清有些激动,不由速度更快了。突然,一枚燃烧弹在他身旁爆炸了。立时,他的右臂和胸部被灼伤。他却顾不上这些,仍是近乎本能地继续前进,巧妙避敌。终于从侧面到了暗堡前,于是他迅速拉开手榴弹引线,从喷着火舌的射击孔塞了进去。轰!一声闷响过后,机枪哑了。战友们起身冲上来,向上方奔去。

一波激战后,第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攻破山顶大庙,最终一举歼灭守敌,拿下了壶梯山,给了敌军致命重击。此次战役,张富清荣立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3

“部队号召我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困难的地方,我不去哪个去,党员不去哪个去?死我都不怕,我还怕苦?”

就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张富清脱下戎装,从武汉动身,向西,再向西,走进了鄂西的莽莽大山里,这一去就是63年。此后,张富清很少再离开来凤,连母亲去世,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从到来凤的那一天起,张富清就把所有的战功勋章锁进了旧皮箱,连同那段戎马倥偬的岁月一起尘封了起来。他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工作中他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始终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直到1985年在县建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他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从没提过自己的军功,连他的孩子对那段历史都知之甚少。

“张老为人正派,工作中总是挑最困难的任务,从未听他讲过去打仗的经历。”68岁的田洪立曾与张富清在卯洞公社共事4年多,他回忆,当年公社班子成员分配工作片区,张老抢先选了最偏远的高洞片区,那里不通路、不通电,是全公社最困难的地方。在那里,张富清和大家一起手挖肩抬,一起放炮眼、开山修路。两年多的时间,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让海拔1000多米的高洞终于通上了公路。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成为来凤建行的创始人之一。刚到建行时,只有5人,而且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得借用其他单位的土瓦房,5人挤在一间办公室里。等到他1985年离休的时候,建行已经有10人。其间,他还想办法解决了当时职工办公室和宿舍问题。那时来凤建行主要的业务——拨款改贷款业务,也主要是在张富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张老当时经办的业务,没有一笔出现问题。”建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说,当年一家国营小煤矿是建行的贷款客户之一,张老为了年底催款,有时自己一个人卷着被子就到矿里,与工人同吃住。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4

西北野战军在8月取得壶梯山战斗胜利后,东北野战军于9月又发起了辽沈战役,自此,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决战。为配合战略决战,西北野战军先后发动了荔北战役、永丰战役。

在1948年底的冬季攻势中,永丰战役是西北野战军配合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主战的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永丰战役包含一系列战斗,其中永丰城战斗打得最为艰苦,是整个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1948年11月26日傍晚,西北野战军先肃清外围据点,迫使国民党第七十六军万余人被困于永丰城内,永丰城战斗正式打响。直至27日拂晓,东南角砖体碉堡被攻破、东寨墙南段被炸垮。

第三五九旅随即迅速集中炮火在东南角开辟了一条攻城通路。但敌军炮火又十分猛烈,特别是东北角寨墙侧面两个高高的碉堡,火力尤为凶猛,对西北野战军造成了极大杀伤,致使第一次总攻未能成功。

为了炸掉东北角寨墙侧面的两个碉堡,给部队第二次总攻打开新的通路,身为突击连的第七一八团二营六连决定成立突击组。张富清立即请命。于是,在攻打永丰城的炮火中,他又一次担任突击组长。

28日凌晨,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张富清和两名一起领命突击的战友跃出坑道,朝着永丰城匍匐前进。黑暗中,他们艰难前行,终于来到寨墙下,扒着砖缝向上攀爬。张富清第一个爬上数米高的寨墙,又第一个跳下寨墙。不想双脚刚刚落地,敌人瞬间就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猝不及防的敌人一下被打死了七八个。

冲天的火光下,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一阵接着一阵。张富清突然感到自己的头被猛砸了一下,他只觉得一阵温热,却根本顾不上。直到消灭眼前的敌人后,他才抬起手往头上摸了一下,发现一块头皮已经翘了起来,满脸都是血。他才想起来,这是刚才那粒擦着头皮呼啸而过的子弹“留给”他的……

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先进事迹精选篇15

20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建行宿舍居住。30多年过去,张富清和老伴,依然带着残疾的大女儿住在这套老旧的两居室里,家里的装修、家具还是当年的老样子,只不过每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客厅里的柜式空调是儿女们送给老人的,但两位老人舍不得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已经深入二老的骨髓。

尽管生活俭朴,但这个家庭几十年来始终幸福温馨。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的张富清看上去并不像一位90多岁的老人。这些年,他仍然坚持自己下楼买菜,有时还下厨给老伴炒几个菜。透过窗户,常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

妻子孙玉兰和张富清是同乡。张富清入伍多年杳无音信,村里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了。1954年,张富清回了趟家乡,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当时的共青团员、妇女主任孙玉兰,和长自己11岁的张富清一见钟情,不久后就追随张富清到了来凤。

“那时不像现在,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高速公路,只有盘山路,从武汉到恩施要走五天,从恩施到来凤要走两天。”孙玉兰回忆说。孙玉兰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张富清虽然从不对外宣扬自己的战功,却一直按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60多年来,他的家庭始终堪称克勤克俭的模范。

20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