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

| 徐球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新鲜出炉,通过感动中国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日益开放的世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1)

在杨华德的指导帮助下,2017年至2022年,布隆迪的水稻亩产由300多斤增至1300多斤、总产量由5万多吨增加至25万吨左右,是非洲水稻增产速度最快的国家。2022年5月2日,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亲自为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其为布隆迪农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今年结束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聘期后,杨华德办理了手续,主动申请再延长援助布隆迪时间。

“荣誉属于中国高级专家组全体成员,属于每一个四川农业援外人。”4月8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华德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自己将在布隆迪更多地方推广示范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2)

布隆迪人口约1200万,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大,但生产条件落后,平原地区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不到3吨。初到布隆迪,杨华德就被眼前破败的村庄、饥饿的农民、遍地的荒草深深触动。“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基本上就是 ‘一把锄头打天下’,老百姓普遍没有饭吃。”杨华德说。

作为农民的孩子,幼年时杨华德也曾有过饥饿的经历,深知只有技术才能带来改变。杨华德带领专家组成员以解决布隆迪粮食安全问题为导向,深入田间、村庄开展系统调研,随后决定在布隆迪试种杂交水稻。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3)

专家组从国内优选了7个杂交水稻品种,根据品种特性,结合布隆迪实际,从育秧、施肥、规范化栽培进行技术升级,制定试种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田间表现,研究制定布隆迪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规范,调整水稻栽培种植体系,成功将水稻全生育期缩短了30天。

可喜的是第一期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惊人,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达到7.5~10吨/公顷,“Y两优900”超级杂交水稻达到13.84吨/公顷,与当地品种相比将近翻了五六倍,创造了水稻单产历史,同时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在布隆迪引起轰动。

“我们优选的品种,长势各方面表现都远远优于当地品种,他们觉得这简直是太神奇了,像魔术一样。”杨华德笑着说道。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4)

布隆迪为农牧业国家,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来到布隆迪后,杨华德以解决布隆迪粮食安全问题为重点工作任务,研究制定了布隆迪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规范。同时带领农业专家组深入布隆迪各省田间、村庄开展考察调研,紧密结合布隆迪当地土壤、光照、水肥等实际,发挥技术创造性优势,通过品种升级、改良式旱育秧、应用群体调控技术以及增加施肥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肥水管理,在提升产量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2016年,杨华德在布隆迪试种的中国杂交水稻创造了水稻单产历史,同时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为解决水稻品种抗病性差,药剂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杨华德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川香优506”,其产量较当地之前的产量翻了接近三倍。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5)

杨华德的贡献不仅局限于农业领域。在完成中国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聘期后,杨华德办理了手续,主动申请再延长援助布隆迪时间。他的无私奉献和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也为中布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华德的故事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勇气、奉献和爱。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6)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东部,总人口1200多万,可用耕地面积只有130多万公顷,90%的人口是农民,属于典型的农业国。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落后等,布隆迪的农产品不能自给自足,长期面临粮食安全的问题。为了改变布隆迪农民的境遇,杨华德带领专家组开始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在中国专家组的指导下,布隆迪示范地块的水稻产量迅速提升,创造了非洲水稻高产的纪录。

杨华德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专家组还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当地农民的技术培训上。

学生艾力斯特在杨华德的带领下,掌握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两年时间内解决了全家的吃饭问题,失学的兄弟姐妹也回到了学校。在布隆迪迎来粮食丰收的喜悦时刻,年轻的艾力斯特也在筹备着自己的人生大事。

2024《感动中国》杨华德人物事迹(篇7)

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有一位专家就像农民一样劳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粮食困境的“金钥匙”。2024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20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