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

| 徐球

2024《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感动中国是一个推广社会正能量和激发公民参与的平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1】

在这间教室里,摆放着办公桌和6张上下铺,陪孩子们吃饭、睡觉,缝补衣服,已成为刘玲琍的日常。在她心里,学生和儿子一样,都需要她特别的爱。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刘玲琍

他们如果从家里带什么吃的,也会马上给我吃,我不吃他们还不高兴,其实真的我就跟他们像一家人,我就像他们妈妈一样的。

这些年,尽管刘玲琍经济条件有限,但她依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一名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刘玲琍便把她接到自己家,照顾了两年。现在,每周要上20多节课她,还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为那些不能到学校的残疾孩子上课。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2】

来自湖南的特教老师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当不标准的“谢谢你”“我爱你”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时,对刘玲琍来说,这便是世间最动听的语音。

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对这些孩子来说,已经相当不易了,他们先天没有听觉,进而失去语言功能。这8个孩子的老师就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刘玲琍。

1991年18岁的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衡阳任教。

其实我当时报考的时候,我还很小14岁。我隔壁有一个阿姨,她是个聋哑人,我那时候就想,这样的聋哑人难道就不能去上学吗?我小时候就有这种想法。

凭着一颗朴素的爱心,刘玲琍手语教学,倾尽所能教给这些聋哑孩子学习文化知识。

当刘玲琍尽力在改变他人命运的时候,不幸却降临到自己头上。2005年,32岁的刘玲琍怀孕生子,没想到儿子8个月时被诊断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3】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在4月8日播出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的颁奖辞。

耕耘特教讲台三十三年,刘玲琍坚持不懈只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多年来,她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让无数听障孩子插上逐梦的翅膀。她所教的八十多名残障孩子中有二十多名考上了大学,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看着这些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婚、生子,走向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是我最满足的时刻,这也是特殊教育的意义,让每一个残缺的孩子都能拾起折断的翅膀。”4月13日,刘玲琍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时说。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4】

当她得知,孤独症儿童通过有效训练有可能康复时,又重燃了希望。

然而,收入不高的家庭,如何承担起高昂的康复费用?

就在榕榕妈妈焦急为难之际,衡阳市残联工作人员找上了门,并陪她到启明星康复中心参观。

“残联工作人员告诉我,0至6岁的残障儿童,可以享受免费的康复治疗,每人每年有各级资金补助达1.6万元。”听到这样的介绍,榕榕妈妈当即为榕榕申请康复训练。

“经过近1年的康复训练,现在智商可达3岁。”说起儿子的变化,榕榕妈妈脸上洋溢着笑容。

康复一名儿童,幸福一个家庭。榕榕的康复,是衡阳市针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抢救性康复”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5】

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老师 刘玲琍:其实我当时报考的时候,我还很小14岁。我隔壁有一个阿姨,她是个聋哑人,我那时候就想,这样的聋哑人难道就不能去上学吗?我小时候就有这种想法。

凭着一颗朴素的爱心,刘玲琍手语教学,倾尽所能教给这些聋哑孩子学习文化知识。

当刘玲琍尽力在改变他人命运的时候,不幸却降临到自己头上。2005年,32岁的刘玲琍怀孕生子,没想到儿子8个月时被诊断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我当时听了之后觉得天都塌了,真的好难受。后来医生说这种听力损失是不能医治的,早点给孩子配个助听器。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6】

耕耘特教讲台三十三年,刘玲琍坚持不懈只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多年来,她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让无数听障孩子插上逐梦的翅膀。她所教的八十多名残障孩子中有二十多名考上了大学,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看着这些孩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婚、生子,走向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是我最满足的时刻,这也是特殊教育的意义,让每一个残缺的孩子都能拾起折断的翅膀。”4月13日,刘玲琍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时说。

《感动中国》刘玲琍人物典型事迹【篇7】

“刘老师,你终于回来啦!”“刘妈妈,你好棒!”从北京参加完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刘玲琍几乎没做任何停留,第一时间就赶回了学校,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孩子们一拥而上,将她围在了人群中央。看着刘玲琍手中的奖杯,孩子们眼里充满了好奇,嘴上更是不住地夸赞。

临行前,刘玲琍曾答应孩子们给他们带礼物,回来后的第一时间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只北京烤鸭。孩子们围坐在刘玲琍身边,快乐地吃起了烤鸭,直至此刻,刘玲琍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安定了下来。

“出门的时候,总是惦记,虽然每天都会和大家打视频电话,但还是放心不下。”在刘玲琍眼中,这些人不仅是她的学生,更是她的孩子。这么多年来,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除了“刘老师”这个称呼之外,最常用的就是“刘妈妈”。

20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