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

| 徐球

烈士事迹的宣传科普能够对新时代大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烈士事迹大家了解哪一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最新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1

林心平的到来,给以吴苏为首的恶势力团体带去了沉重的打击,他不惜花重金,要求抓捕林心平等人。

尽管危险如影随形,但林心平依然战斗在一线,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林心平生产。

生产后的林心平,身体极其虚弱,组织上决定将她送到一个中医馆调养身体,虽然行动极其保密,但还是不幸被特务发现。

毫无防备的林心平就这样落到了死对头吴苏手中,吴苏恨透了林心平,对她严刑拷打,逼问我方情报。

林心平怒斥吴苏等人是卖国贼,一定会遭到报应的,想要从她嘴中获取情报,简直是白日做梦。

恼羞成怒的吴苏竟然将林心平交给了日本人,日本人的手段更加恶劣,他们对林心平动用了30多种残酷的刑罚,林心平被折磨到不成人形,可她宁死不屈。

耐心耗尽的日本人,最终将林心平处死,尸体扔进了硫酸缸,一代抗日女英雄就此陨落,而在林心平去世五个月后,她五个月大的儿子也不幸夭折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时刻不能忘今日的幸福生活时从何而来的,那是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2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了,国民党军队7个师在安徽泾(jīng)县茂林地区突然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当时国民党的士兵共计8万多人,我军却只有9千多人,因为士兵数量上的悬殊,我军最终败在了他们的手下。这个事件导致我军在苏北地区的力量受到了重创,重振苏北势力刻不容缓。那一年的3月,国民党在金坛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林心平被调往担任民主政府的文教科长。当地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我军同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日伪军之间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使得各个部门的任务开始倍增,林心平所在的部门也不例外。就在她忙于工作时,家里突然传来了噩耗。那时的她因为忙于工作,已经几年都没有回过家看过自己的父母了,根本不清楚他们具体的身体情况,于是有一天她突然得知,她的父亲快不行了。父亲一直都知道,女儿因为忙于工作的原因无法回来,在往常他也非常理解她,并不要求她一定要回家,但此时他知道自己命不久远,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最后一刻,他还是希望女儿能够陪在自己身边,他写了一封信让人托付给在部队中的女儿。

看到父亲的来信,林心平也很想不顾一切立刻飞奔回去,但她知道这不可以,国家还需要她,面对万千百姓,她不能那么自私。她含泪写下了给父亲的回信:“知道父亲病重后我心中非常难过,写这封信时我的信纸已经被泪水打湿了,不知道这封信寄回家时父亲是否还健在?女儿为了解放百姓,也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已经投身共产党五年了。这五年中我一直都在外面走南闯北,不能回去侍奉父亲和母亲。现在只希望父亲能够坚持住,我们一定可以战胜敌人,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活着看到我们胜利的果实!”林心平这一刻终于体会到何谓“忠孝两难全”,为了自己一直效忠的国家,她只能忍痛拒绝父亲的这个心愿。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3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李增援跟随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及直属主力部队来到黄海之滨。李增援频繁地组织剧目演出,使盐城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新鲜的话剧气息,对共产党、新四军和抗日有了初步认识。他走访了解到盐城民间有过年挂灯笼的习俗,从中得到启发,创作一组新颖别致的歌颂军民合作的大型表演唱《大红灯》,生动形象地表现盐阜区抗日根据地工农商学兵和妇女儿童,迎接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年来到的无限喜悦心情,表达完成各自神圣职责和积极支援前方战士打胜仗的坚强决心,展现华中抗日根据地光辉灿烂的远景,鼓舞军民抗日的必胜信心。

在新四军三年多的革命生涯里,李增援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积劳成疾,得了肺结核,仍带病坚持工作,在战友的一再劝说下,才勉强住院。1941年2月21日,雨雪纷飞,战马嘶鸣。李增援因病随新四军一师卫生部从东台转移到大丰西团,下午突遭日伪军三艘汽艇偷袭,为掩护重伤员转移,他们主动向敌人开枪,吸引敌人的火力,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尘封五十年,因其籍贯无法确认,英名埋没。后经大丰市办历经6年的艰苦寻查,查明了烈士的籍贯、历史和生平事迹,其英名才得以昭示天下。1994年12月31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4

鞍山支队的新消防员高士达,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军入伍的经历帮助他养成了较好的行为规范以及生活习惯,同时部队的经历培养了他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韧的性格。他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及训练中给予战友帮助。队列训练,从军姿到正步,他对自身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在训练结束后主动找班长加练,直到汗水把衣服打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队列训练结束后,他被评为了队列标兵,他常说:“勋章戴在身上,是一份荣誉、是一种鞭策,我必须要时刻要做到更好,要把荣誉守住。”

五公里是他的短板,成绩提升比较缓慢。于是他就主动加练、克服短板,白天别人跑五公里,他就跑六公里七公里,晚上加练深蹲,锻炼腿部力量,经过不懈努力,成效显著。队友们在他的带领下也是纷纷主动加练,力争上游。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他毫不气馁,而是自己暗自努力。经过“松枝绿”和”火焰蓝”的淬炼,他的人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5

潘延祥,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大专学历,1992年9月出生,2010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铜仁市消防支队石阡中队排长。作为中队排长他先后被评为2017年度铜仁市消防支队优秀指挥员,2018年5月被铜仁市消防支队表彰为优秀团干,2018年6月被铜仁市消防支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中队团支部书记,他带领全体团员奋勇争先,中队团员粟伟被省消防总队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中队团支部被团省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

争当拥护改革的“带头人”

面临改革,潘延祥换下的是军装,换不掉的是忠诚;变化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使命宗旨。作为中队排长的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站位,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迅速在中队掀起改革教育学习热潮,引导队员正确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恪尽职守、主动担当,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坚信改革越来越好!”这是潘延祥在改革决心书上表态,也是他在工作中的真实状态。作为中队的排长,他与官兵们一起,立足“冲得上、打得赢”,深入开展“冬训、夏训”练兵工作,做好“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以强有力的担当、专业化的力量,在应急救援任务处置中当好“国家队和主力军”。百年变迁,薪火相传,初心如磐。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革,潘延祥说:“在改革浪潮前,我们就是要牢牢守住这颗属于我们自己的‘消防初心’永远不变,紧跟新时代迎接新挑战,以‘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为奋斗目标,要以更加坚强有力的信心和决心,守好我们的‘责任心’,握紧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守护石阡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我们新时代消防人应有的贡献。”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6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描写李增援林心平等英雄的人物事迹篇7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20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