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

| 泽慧

主要是设立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及其功绩;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享有受邀参加国家庆典和其他重大节日集会等崇高礼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

于敏,男,汉族,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9年1月逝世。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2019年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

于敏成长于旧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兵荒马乱,流离失所。幼年的于敏,常与大他三岁的姐姐藏在炕沿下,躲避呼啸而来的枪弹。一年夏天,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于敏,就险些遭到横冲直撞的日军吉普车碾压。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2

屠呦呦,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3

1930年12月30日,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宁波屠家的一个姑娘哌哌坠地。

甬上屠氏为浙东望族,其家族世代为官宦世家。据《甬上屠氏家谱》记载,南宋庆历元年,屠家祖上由江苏无锡迁往浙江宁波,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这个大家族名流辈出,涌现了吏部尚书、太子太傅赠太保屠滽,文学家、剧作家屠隆,博物学家屠本畯等风流人物。

屠氏在明代治《易经》和《诗经》,女孩的父亲按例引用《诗经》给她起名“呦呦”,源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而女孩儿的母亲,则来自鄞县姚氏,是明靖难元勋荣国公姚广孝之兄姚广仁的后代。屠呦呦外祖父,姚咏白,曾掌管中华民国国库,是首任财政部国库司司长、中央银行常务理事。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在于她和她的团队攻克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对抗疟疾。

疟疾能够威胁生命,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而非洲受影响最严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疟原虫对原有的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疟疾的流行和死亡率的上升构成了全球性的重大挑战。

这个难题困扰着很多世界级的研究机构,包括美国陆军实验室。在1960年代,美国华盛顿的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新疟疾疗法的项目。截至1972年,该研究所检测了214,000多种化合物,但均未成功。

1967年5月23日,中国开始实施523重点军事工程,寻找治疗疟疾的办法。1969年,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敢于挑战和征服这样的难题,屠呦呦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令世人赞叹。在艰难动荡的环境中,她和其他中国科学家一起努力寻找中药中的抗疟药物。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4

1944 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两年后,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转入理学院物理系。1949 年新中国成立,于敏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并很快崭露头角。

1961年1月,一次重大人生选择摆在了35岁的于敏面前——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的研究毫无疑问属于国家安全最高等级的绝密工程,一旦参与其中,就意味着今后将长期隐姓埋名、忙碌奔波。这对任何人都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何况一名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我不能有另外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抛掉”,“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

于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挚爱的物理基础理论研究,接受了氢弹研究任务。自那一刻起,“于敏”这个名字连同他的工作,一起变成了绝密。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5

1952年莫言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贫穷村庄里,他的童年并不幸运,那时中国正在经历着最困难的时期。母亲竭尽全力将他送进了学校读书,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被迫辍学,开始在农村劳动。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莫言的作品中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系列、《爆炸》,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6

很多人说是袁隆平是救世主,但人们却不知道,为了研究水稻,他独自一人吞下了多少心酸……

他的前半生是饱受争议的,在刚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就收到了无数人的揶揄和嘲讽,人们不相信这么个不不起眼的小教师,能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他没有放弃,在经费短缺的条件下,他也依然坚持实验,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梦”做下去。他要坚持,他不怕别人阻挡。

90年代前后,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断涌现,年过半百的袁隆平,却还是和年轻时一样,用实践来回应争议。下田对于老人来说可不容易,他却生生克服了这个困难,他的胸中有一团火,任何非议与质疑都没法把它浇灭。他对待水稻比谁都认真,只要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间断。有人说,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这么多苦难,他难道不怕吗?可袁隆平还就真的不怕,他相信,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下地研究,就什么都能攻克。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7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那位永远不服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国家功勋获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缅怀先生,踏着他奋斗的方向努力前行。

传承追求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是亲力亲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检查,他对所带的研究生说“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正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科学精神,吃苦奋斗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500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802.9公斤。打赢种业攻坚战、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业,将由中国水稻科学家们奋斗实现,他所弘扬和代表的杂交水稻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学习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袁隆平院士从来不关注金钱的多少,即便获得各方面的奖金,他也把这些奖金用在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费中。穿几十元的衬衫,戴十几元的领带。即便荣誉无数,他仍然能够扑下身子,两脚沾满泥土来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长势。淡泊名利,才能矢志于毕生致力的事业。他已经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钟南山院士对袁老的评语真挚和简约。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写照,也应是每一位中国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

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袁老的梦想是解决吃饭问题,但另一方面,浪费无度问题又从另一方向抵消着增产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费法》刚刚获得通过。在袁老去世后,有网友称“今天他好好吃饭了,一粒米也没剩”。确实如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粮食来永远缅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问一号已经着陆火星,祝融号已经开始巡视火星。天宫一号飞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创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将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延续,将在每一位自强国人的奋斗中实现。

国士无双,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无数湖南人,亿万中国人纷纷深切缅怀袁隆平,联合国官微高度赞誉。荣誉无数,难抵亿万民众的口碑,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处。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8

莫言上小学时,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因为性格不合群和“生来丑陋的相貌”,饱受折磨。

在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他。在学校里,他也成了同学们讥笑的对象。

那天,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动手打了他。莫言回家痛哭不已。

母亲对他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后来,莫言进入城市,依然有一些自认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当面嘲笑他的相貌。

莫言没有气愤,没有痛苦,没有争辩,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因为他想起了母亲的话。

他不再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再痛苦,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写作上。

1976年,莫言到距离家乡300公里外的龙口当兵。提干后,他得到了去干部进修班学习写作的机会。

学习期间,他除了读书和创作,近乎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

《透明的胡萝卜》也是在这期间产生的,这篇文章成了他的成名作,发表在《中国作家》上,也让莫言登上了文坛。

此后的莫言笔耕不辍,写出了《红高粱》《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众多作品,知名度越来越高。

当我们不再在意别人的评价,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提升自己身上,你会发现这样反而成就了自己。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9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万家岭镇老爷庙村。3岁时,随父亲迁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人民空军,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8年,孙家栋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后被提拔为型号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参与仿制P-2导弹、试射国产东风一号导弹等重要国防科技尖端项目任务。

1967年,孙家栋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他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师。这一年,他还不到38岁。

在钱学森的直接指挥下,经过孙家栋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晚发射升空。第二天,《人民日报》以号外的形式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这是我国继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之后,又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4月25日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载歌载舞,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那一段时间,全国城乡,每到夜间,无数的人们仰望天空,在浩瀚的银河中搜寻着我们中国人发射的“争气星”;更有无数的人们从收音机里、高音喇叭里倾听着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一号”用20.009兆周的频率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0

屠呦呦的成就是另一方面的观察。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她的辛勤努力、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精神。她把生命的热情和灵魂奉献给科学,更是她独立而不撞墙的坚毅与投身整个祖国科技发展事业的先锋意识,奉献精神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在她的榜样之下理性思考,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待事业负责任,对待周围的事物积极思考和积极行动。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她的工作表明,通过科学方法获取的解决方案远比直觉强得多。在她深刻的影响下,非常有必要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的医学研究,发展让人类受益的有效治疗手段。同时,她的退休后仍然为推动传统中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展现了其非凡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航天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孙家栋凭借出色的才华和过硬的本领,主持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标志着中国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此后,孙家栋又率队研制了中国第一代人造地球卫星。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先后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东方红二号至东方红六号卫星,孙家栋被誉为“卫星之父”。他还担任北斗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实现卫星组网和应用,这为我国建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

孙家栋几乎用了一生去践行自己少年时期立下的誓言——国家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我就去做什么。

1958年,在一辆从苏联驶往新中国的列车上,一个年轻人脖子上悬挂着一枚奖章。这是从苏联学成归来,意气风发的少年孙家栋。他在学习期间一直保持着优异成绩,因为他深刻明白他前往苏联的意义,也深刻明白自己肩扛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份厚重的奖章,便是最好的见状。

孙家栋回到祖国之后,拥有突出才华的他很快被国家选中,便顺利投入到了国家的研究工作之中,将自己在苏联所学到的丰厚的理论知识展示了出来。从这以后孙家栋便心无旁骛的投身于各种研究工作中。终于,在1967年,孙家栋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点。

当时,国外卫星纷纷上天。于是中国也终于下定决心,开展空间技术研究工作,一定要拥有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学习期间专攻航天领域的孙家栋,在这次卫星任务中被委以重任,成为了这次卫星研发的技术总负责人。

时不待我,孙家栋很快的投入到这次紧张的航天工作之中。孙家栋为之奋斗一生的航天事业,也从此刻开始了。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2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人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目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就不硬,正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今天一位科学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深深濡染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必将其代代传承。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3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孙家栋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4

国士无双、一生尽瘁,袁隆平院士以一粒“种子”,种下了全中国的粮食梦。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

如果问大家1935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大家会想起什么呢?是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二战的导火索已经埋下?这些都是1935年的真实历史,不过对于那个时代的普通中国人来说,饥饿和死亡,才是他们每天的“家长里短”。这一年的黄河、长江先后泛灾,计有灾民约2059万人,赤地千里,流民无数,两河退水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当时中国医疗水平完全束手无策的大规模瘟疫,全中国一片哀鸿遍野。1935年,五岁的袁隆平随母亲辗转路过汉江流域,汉口那些和他年龄相仿却嗷嗷待哺,又一无所获的小乞丐令他终身难忘。19岁的袁隆平毕业了,他毅然决定就读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

袁隆平四年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打开地图也得找十几分钟的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从重庆坐船到武汉,从武汉再坐火车到长沙,再坐一天只有两班的小汽车翻越一座大山,在车上睡一晚才能到安江。在三尺讲台上,袁隆平一站就是十九载。而袁隆平从来没有忘记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填饱肚子的渴望,他日日夜夜和新中国的农民们呆在一起,他知道,粮食就是“黄金”,他立下大志:“用毕生让中国人远离饥饿!”他也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全中国人的骄傲,是他让中国人从此摆脱了饥饿,是他让我们中国有了粮食战略储备,有了不需要在粮食上被其他国家压制的底气。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做到稻穗下乘凉。他用毕生去完成自己的梦,我们也应该用珍惜每一粒粮食去怀念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我们相信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篇15

莫言的祖父管嵩峰,是一位木匠;父亲管贻范,曾担任大队会计;妻子杜勤兰,二人于1979年结婚;女儿管笑笑,1981年出生,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学习,后被保送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 。

2020年2月,长诗《饺子歌》在《北京文学》第二期发表,引发热议;3月,《人民文学》发表长篇古体诗《鲸海红叶歌》;7月31日,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作品融入对于时代新生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引起热烈反响;11月,长诗《饺子歌》获得第五届中国长诗奖特别奖;12月18日,入选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排名51。

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6月,莫言《一斗阁笔记》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特别奖;8月,以朗读者的身份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9月19日,参演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中国上映。12月16日,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同年,成为河北大学特聘教授。

2023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北京揭晓了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莫言获年度文化贡献人物 。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