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秘 > 英雄事迹 >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材料1200字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材料1200字

| 广辉2

1998年,华夏大地上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全国29个省市被洪水肆虐,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而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子弟兵,他们是铁血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最牢固的城墙,其中的许多感人瞬间,如今看着都让人热泪盈眶。接下来小编带你们来看看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欢迎大家阅读。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1

98抗洪九江的一幕,火车站,一位将军送别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士,尽管是最坚强的军人,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他还是忍不住眼含热泪。,他是统领千军的铁血将军,可是他流泪了,或许他从心底里感激那些在堤坝上与洪水拼命的战士们,不过此刻,他是用泪水来表达的,用泪水目送子弟兵的离去。他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董万瑞,98年长江抗洪抢险总指挥!他说:“你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

面对汹涌的洪水,用血肉之躯抗洪的战士们。

他们一身泥污,仍然目光坚定,这才是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他们才是天底下最帅的人。

一位战士托起一个婴儿,旁边还有打伞的战士,真的是无微不至,这样的画面时刻在上演着,让人感动。

这是抗洪抢险期间的温情画面,一位战士生日,民众们为他送来了蛋糕,就在救灾现场,庆祝他人生中难忘的生日。这样的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同样时刻发生在全国各个受灾的地方。

子弟兵们正在吃饭,抗洪抢险争分夺秒,他们中许多人一天只吃一顿饭。

有时候由于实在太累了,战士们在救灾现场躺下去就睡着了,远处灯火通明, 当他们再次站起来,又会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抗洪抢险之中。

洪水无情,许多战士牺牲在了救灾前线,民众自发参加追悼会,为英雄送别。和平年代,仍然有那么许多人,为了国泰民安,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尊敬。

抗洪救灾胜利后,战士们通过“凯旋门",无数民众欢迎英雄们的归来。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2

1998年4月,北京正午似暗夜,沙尘暴如千军万马,无数楼群亮起微弱灯光。

那场沙暴,化浑浊泥雨,从西向东,奔袭了大半个中国,即便江南的秦淮河畔,亦未能幸免,浩荡沙尘抹去了桨声灯影。

人们惊讶于大自然的天威,但很快将新闻忘在脑后。

白岩松说,他和同事原本判断1998是新闻淡季,头一年有香港回归和三峡截流,后一年有澳门回归和跨世纪,1998应无大事。

异兆开始密集发生。

1998年成为百年来中国最暖一年,洞庭湖畔农历五月反常降雨,当地民谣有云,“五月十三落了雨,湖里没了洗脚水”,老人认为这是大旱之兆。

然而当年6月中旬,天幕撕裂,湖南、湖北、江西暴雨倾盆,湘水发难,赣水苍茫,三省四水五河,水位皆超历史最高。

在鄱阳湖,平静湖面之下,湖水正以32000立方米每秒速度冲入长江,长江开始洪峰迭起。

6月13日,暴雨引发山体坍塌,中断了江西鹰厦铁路,13天后景德镇成一片泽国。

6月24日,江西黎川县的村支书回忆称:梦里醒来,发现背上有水,穿衣时水才到膝部,穿好衣服,就淹到胸。当日,村民开始划着木盆出逃。

1998年长江汛期,大暴雨下了整整64天,各省气象台轮转无休,200余万军民日夜巡视大堤。

长江惊涛拍岸,然而千里外的国人仍浑然不知,直至7月第一次洪峰到来。

7月2日,第一次洪峰冲向湖北监利县,那里1954年曾经决堤。

浩荡大江,江面早已高过堤坝,全靠编织袋抢筑的子堤阻拦。

洪峰到来那夜,上甘岭特功八连,奉命钉守此处,舍命守堤。一夜风雨恶战,士兵在堤上爬出深槽,全连人仅剩两双军鞋。

洪峰继续东行,行至武汉时,江面已高出市区地面3米。

此时,武汉已连降暴雨三天,3000交警站在水中指挥交通,木舟、门板、澡盆往来各小区之间。

武汉启动54个泵站抽水,7天排水1.1亿立方米,相当将一个东湖扔入长江,汛情更为严峻。

7月28日,暴雨骤停,4万人守在武汉大堤上,等待更严峻考验。

此时长江,惟余莽莽,江水一望无际,运送抗洪石料的船只如同黑点。

一天后,68岁退休职工王占成巡堤时,看到3个指头粗的小洞冒水,隔日查看时,冒水处已扩至脸盆大小。

王占成判断水下必有暗洞,他跳入江中,发现水下堤壁藏着一个直径1米多的溃洞。他双脚卡在洞口两侧,高声求救。

此后,两千人奋战两小时,用44条床单和上百吨砂石,终于堵塞此洞。专家勘探后称,如未堵住,大堤将瞬间决口。

那一天,人民日报的标题为《王占成救了大武汉》。

8月1日,武汉水位8小时内回落了25厘米,人们欣喜以为洪峰退却。

然而,水位下降的真实原因是上游簰洲湾决口。

8月1日晚8点15分,簰洲湾长江破堤,扑向一镇一乡二十九村,152平方公里,6万人经历生死长夜。

昏黄的江水与极低的乌云连成一线,闪电撕裂长空,空气中弥漫着江水和臭氧混合的腥味。

万物都在逃离,老鼠、蛇、蜘蛛、蚂蚁皆爬树上。

6岁的小江珊,一夜间失去五位亲人,奶奶将她举到白杨树高处后,也被卷入洪流。

小女孩半身浸在水中,在树上坚持了8小时,直至冲锋舟破浪而来。

树杈上的小女孩,成为许多国人对大洪水的第一记忆,而对那一年而言,洪流中的命运才刚开始。

8月7日,江西九江锁江塔,凭栏远望,长江高位奔涌,已蓄势50余天。

当日下午1点12分,九江大堤防洪墙突然喷出手指粗细泡泉,18分后,泡泉已变成直径3米的水柱,1点35分,决口已达六米宽,洪流势不可挡。

事发10分钟后,大堤附近的军民便赶往抢修,然而棉絮塞不住,渣土压不灭,水泥石块无济于事。

情急之下,人们将一辆卡车推进决口,但旋即被洪水冲走。

无数渣土编织袋投入决口中,最后连九江市委大院的土都取完了,编织袋内开始装大米和煤炭。

抢险人员调来过路的水泥泵船堵口,泵船刚靠近便被冲走,撞塌了附近一座厂房。

1点50分,防洪墙坍塌,惊涛裂岸,洪水以每秒400立方速度冲向九江西区。

下午3点10分,指挥部紧急调来75米长的铁驳船,船上装有1600吨煤炭。

铁驳船横沉于决口处,水流稍缓,此后3昼夜,决口处连沉10船,耗钢80吨,投入土石12万立方,方阻洪流。

8月12日,决口复堵,大堤上回荡着的“豆腐渣工程!”“是英雄还是狗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永远铭刻在1998年。

九江决口时,中青报记者贺延光拍摄照片,刊发后举国震动。隔日《北京青年报》上,有北京市民称要到抗洪前线当志愿者。

8月10日,《东方时空》开始每天早上报道抗洪,许多记者前往前线,他们系着小钢牌,牌上刻着姓名身份证号和血型,以备不测。

全国各地掀起捐款浪潮,数日后,央视举办赈灾晚会《我们万众一心》。后台,有老乡给敬一丹看两瓶泥土“这是我们最后的土地”,敬一丹哽咽失声。

晚会当夜,没有华服,没有特效,众多明星不计名利全情投入,3个小时的晚会,最终收到各界捐款捐物计6亿元。

在香港,所有报纸连续多日报道赈灾,油麻地近百名商贩一天就义卖了20多万港元水果。

无线台举办的筹款晚会上,天王歌后集体登场,成龙和梁朝伟现场缝制香袋,捐出珍藏。会场外,商场、的士、巴士站和加油站的捐款点人流如潮。

最终,刚经历过金融风暴的香港捐款6.8亿元,台湾捐款1.8亿元。

全世界华侨亦解囊相助。在纽约,有华侨妈妈带着幼童捐款1000美元,工作人员劝她量力而行,她说“这也是孩子心意,家里可以节俭些”。

无穷心意在虚空中筑成堤坝,护佑洪流两岸。

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传至荆江,此前大堤已埋好炸药,一旦水位突破45米,便要随时炸堤分洪。

当夜22时,分洪区内万籁俱静,人们等待最后的消息。

8月17日早晨7时,水位达创纪录45.19米,上午十一时,洪峰通过号称“天下第一矶”的观音矶,数字定格在45.22米。

这是九八洪水中荆江的最高水位。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3

每一场天灾人祸都是一次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心抗险救灾。我们可爱的武警、消防官兵、解放军等等人民的子弟兵,战胜洪水、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洪水泛滥的重灾区,身穿军装和消防服的军人们不知疲倦的身影加上群众们自发起来的忙碌形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洪水无情但是人有情,只要我们不管风雨、不畏艰险,最终一定能取得抗洪的胜利。

"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点爱,汇聚成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大爱,温暖那些不幸受灾的人们。1998年,我们就曾用大爱温暖人心,数十万战士一起抗击灾情,团结着全中国人民一起取得了那场洪灾的胜利。

特大洪灾

22年前,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和北方的嫩松花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洪灾,江西省九江市是全国洪灾最为严重的地方,这里灾情情势严峻、受灾面积广。当时湖南、湖北、浙江三省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全国受灾的面积达到了3.18亿亩、牺牲的战士和人民群众高达数千人、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将近一千七百亿,光是被洪水冲塌的房屋就有六百多万间。当时先后调动了六十六个师将近三十万的人民子弟兵,飞机两百多架、打捞船只一千一百多艘。

后面又投入了更多的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官兵,还组织了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光长江流域就派出了一百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指挥在灾情一线,上至将军下至普通百姓,大家甘苦与共一同抵抗洪水。

而这些解放军官兵里面,特别要讲的就是那个才年满二十周岁就活活累倒在堤坝上的战士和一位皮肤黝黑、身形消瘦的老将军。

累死的少年英雄

1978年9月21日,曾经的琼崖革命根据地如今的琼山市出生了一个小小婴儿,这个孩子名叫李向群。他的父母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机会,家里开了一个小服装厂,他家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但是正因为国家的好政策,才让生在富裕家庭的李向群从小就有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报效祖国的理想。

在部队里的李向群感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于是他充分利用一切休息时间来读书。他看到报纸上宣传着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是一要会开车,其次是要会一点外语,最后就是会熟练使用电脑和知法懂法。

李向群觉得自己开车和使用电脑都不是问题,外语也在学习当中,唯独对法律好像了解到还不够,于是他报名了法律函授学习。他拿着从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买过来的法律教材,自己努力钻研。在1998年,李向群还获得了培训中心专门的法律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

1998年6月,我国特大洪灾开始爆发,李向群恰好在那个时候探亲回到了家。他在家里面电视上看到全国到处的灾情都那么严重,想到自己的部队可能会被上级调去抗洪救灾,这样一来李向群怎么还坐的住,他立马收拾行李准备等部队的召唤。

眼看洪灾越来越严重,各地的水情都是有增无减,李向群决定自己结束休假提前回到部队。当时看到李向群提前回来的战友还开玩笑的说"你瞎积极个啥?不差你这两天"。但是两天后部队就接到了青狮潭水库的抢险紧急任务。李向群和队友们一起扛沙袋巩固大堤,接连干了两天两夜才圆满完成任务。

还来不及喘口气,当时的漓江市为了迎接美国总统的到来,又将李向群所在部队调去清理洪灾过后的漓江两岸成堆的垃圾。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和平年代真的是脏活儿累活儿都归他们干,这次的清理垃圾活动李向群所在连队还受到了营部的通报表扬。

1998年8月5日,李向群跟随部队赶赴湖北灾区,命令紧急,整个部队仅用了四十分钟就全部上了去湖北的列车。整个部队挤在火车上,三十几个小时连饭都没来得及准备。一到湖北沙市,所有人立刻前去巩固大堤。

8月7日,李向群的部队刚救完沙市的洪灾立刻又被调往弥市镇。荆江堤坝马浩段灾情严重,部分地段还出现了滑坡。李向群扛着铁锹穿着救生衣就投入了抢险。

8月17日,因为连续风里雨里的和洪水搏斗,大热的天气常常一身的汗浸透了衣裳又被风吹干,李向群发起了烧。但是队友们都还战斗在一线,他怎么肯躺下休息当"逃兵"。

8月21日,李向群在扛了二十多袋沙包之后,口吐鲜血晕倒在大堤。之后他被送入公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抢救,之后又转入武汉的医院。但是那天夜里,李向群还是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他因为劳累过度导致肺部大面积出血,心力衰竭后抢救无效去世。这真的是活生生累死在大堤上的呀!

将军落泪

98年长江抗洪,除了像李向群这种普通的战士之外,还有那些担任指挥的领导们也同样是呕心沥血,而我党当时的副司令员董万瑞将军就率领三万多战士奋斗在决口。那时候沙袋都已经不顶用了,几千士兵和董将军手拉着手用自己的身体挡洪水。

在决口的封堵中时,他一个五十七岁的老人连续三天三夜身先士卒,在七十多个小时里,董万瑞将军中间只吃了一顿饭。没和战士们在一起堵决口,他就拿着大喇叭在指挥,越是将军越是奋斗在第一线。他的脸都被炎热的太阳晒得脱了三层皮,整个人黑得就像从煤矿里挖出来的。

他的儿子也在这次的抢险救灾中,但是他总是嫌弃儿子干的还不够。采访在一线的记者想报道他,他总是罢了罢手让记者多写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战士,他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值得被赞扬……."。

而那些像李向群一样的基层战士也确实付出了更多的血汗,他们和董将军一样值得被媒体宣扬,被全国人民谨记。救灾成功之后,董将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去给战士们送行。

一生追求"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董万瑞也为这些英雄的人民子弟兵留下了感动的热泪,他也许也是在为向李向群这样已经永远的失去了生命的战士而悲痛。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4

嫩江洪水肆虐水位仍在上涨 本报长春8月12日电(记者肖玉华)截至今天早晨8时,吉林省嫩 江白沙滩水位已涨至137.04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9米;洮儿河镇 西水文站流量已达2340立方米/秒,为历史最大流量。吉林50万军民 奋勇战斗在嫩江抗洪第一线,不怕牺牲,死守堤坝,转移群众,涌现 出许多舍生忘死救助群众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 7月以来,吉林省嫩江、洮儿河流域连降暴雨。这两个江河的干支 流多次发生洪水灾害。其中,嫩江已出现两次洪峰,洮儿河出现6次洪 峰。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王云坤8月以来,两次深入嫩江抗洪抢险第 一线,具体布置抗洪抢险;省军区司令员葛成文、政委阎海鹏身先士 卒,靠前指挥,哪里最危险、最危急,哪里便有子弟兵的身影。8月 3日,镇赉县道保镇太平村千名群众被洪水围困,人武部政委吴承志在 手术未愈的情况下,亲自组织爆破队泄洪,使遇险群众得救。 8月2日下午4时许,由于洮儿河畔福顺乡被洪水包围的群众急需治 感冒和肠炎的药品,该乡卫生院院长、52岁的主治医师黄慧生,便口 叼用塑料布包紧的药袋从岸上泅水过去。从这岸到被困村屯水面有 300多米宽,中段有60多米是水深浪急之处。谁知,黄慧生刚游出30多 米便被洪流冲走。当人们在3公里外打捞上他的遗体时,许多农民抚摸 着这位人民的好医生的遗体泪流满面。 8月10日下午,武警白城支队机关中队卫生员李佳琦和战友们奋不 顾身地到受洪水包围的白城市居民王仁昌家抢救其年迈的岳母和两个 小孩。他8次进屋抢救财产,由于房屋和围墙多日受到洪水浸泡,最后 一次被倒塌的围墙砸伤。战友们把李佳琦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李 佳琦献出年仅18岁的年轻生命。 嫩江一线军民奋勇抗洪抢险的一幕幕动人场景感人至深,全省各 界群众纷纷献爱心,送温暖,一笔笔捐款,一件件衣物送到灾区。8月 4日,长春市一位个体户从长春来到嫩江抗洪第一线,将5万元捐给某 部红军团官兵,只留下一句话:“表达咱老百姓的一点心意。”后来 几经周折,才找到这位叫徐居善的个体户。他不希望新闻媒体对他宣 传。某部红军团已将这5万元分别捐赠给3所小学和15户受灾严重地区 的群众。

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感人事迹5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扑进永胜县中医院的一间病房,紧紧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放声痛哭:“小涛涛,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为你被洪水冲走了!……”生离死别又团聚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眼里含着热泪,在祖孙俩的哭诉声中,默默感受着那份令天地为之动容的人间真情。

祖孙俩家住重灾区永北镇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孙女叫金涛。8月4日凌晨,当凶暴的洪水挟带着泥石流席卷整个村庄时,正逃向村外的祖孙俩被冲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齐颈深的泥石流中无法动弹,金涛被残忍的洪流卷走。金柱珍老人见孙女转瞬间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绝,哭喊着大声呼救,被第一时间赶到的救灾现场的民警和武警发现,及时将老人从即将没顶的泥石流中挖了出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断叫着孙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恳求护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孙女。几名民警和武警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涛,从凌晨四点半一直找到上午十点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找不金涛的下落。

在县中医院紧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苏醒过来后,哭喊着要去找她的孙女,医护人员百般劝慰,并向老人转告金家村因灾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静下来。住院救治期间,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见面的每一个人,问有没有找到她的孙女金涛,但始终没有金涛的消息。老人终日泪眼不干,念叨着小孙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涛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涛的母亲在她刚满三个月时便离家出走,金涛的父亲也常年在外不归家。金涛自幼便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祖孙相依为命艰难度日。8月4日凌晨听到警报后,金柱珍拉着孙女忙往外跑,刚出家门便被洪水冲倒,几秒钟后就不见了孙女的踪影。一天、两天……整整六天过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绝的老人终于得到了一个惊天动地消息:金涛找到了,就在县中医院救治!

原来金涛与奶奶失散后,被洪流顺着村道向西冲出近三百米被挡住,被几个参加抢险的村民及时发现,迅速将整个身子淹没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涛挖了出来,并当即送到临时救护点救治,后又转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伤员太多工作繁重,医护人员一直不知道金涛就是金柱珍的孙女。直到8月10下午,生离死别整整六天的祖孙俩才得以团聚。

在县中医院病房,经历大悲大喜的金柱老人紧紧地抱着孙女,不断滴落的泪珠打湿了金涛的头发,用嘶哑的声音向记者喊出肺腑之言:感谢大家!感谢政府!……

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