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7篇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蔗香的火龙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步形成了一项新的产业,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众“领头雁”。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5家种植合作社,有13家单户种植共计2350亩,年总产值1133万元,镇政府也把火龙果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抓。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2
侯亮,男,33岁,汉族,家中6口人,住勉县老道寺镇侯寨村五组,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与饲料营销。
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特有的顽强与拼搏,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打拼,走上富裕之路。家有饲料机2台,饲料配送车1辆,有现代化大型养猪厂房12栋,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向社会提供优良三元仔猪4000头,获利20多万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万头猪养殖示范场”、“养殖业大户”、“致富带头人”。
2000年,目光敏锐、富有经济头脑的他看到当地粮食价格低,结构调整路难找、种植粮食收入少,本地有种植玉米、大麦的习惯,饲料资源丰富,又有养猪的基础经验,又加上生猪行情看好,每头猪盈利在100元以上,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他决心走科学养猪致富之路。
2000年7月,他克服没有资金的困难,采取自己拿一点、亲戚借一点、朋友帮一点、向信用社贷一点的办法,投资近2万元,建成猪舍20多间,购买小仔猪200头。刚开始没有科学技术怎么办?还得学习,于是他又从书店抱回厚厚几本科学养猪资料。很快掌握了生猪的繁育、喂养、疾病防治等一整套养猪技,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定期防疫,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实践,饲养的仔猪3个月即育肥出栏,当年就出栏肥猪800多头,净获利1万多元。侯亮从第一批养猪中尝到了甜头,从养殖业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由于科学饲养,当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净获利12万元。
侯亮的手头有了积蓄,但这些钱如何用,他有自己的打算。在这几年的养殖实践中他发现当地生猪品种落后,生产效益差,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他决定要解决目前存在于自己场和农户养殖中的这一难题,他先后到杨凌、四川等地考察,通过调查了解后,他决定要甩开膀子大展宏图,加大投入,扩大圈舍,2002春天,侯亮在亲友的帮助下,又投资30万元,建起现代化的养猪场房,又购买二元母猪200头,种公猪10头,实现自繁自养、科学饲养,年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年获利20万元以上。
侯亮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在省农业厅和市县政府的重点扶持下,通过引进化良的变肉型猪种,推行标准化生产现在存拦母猪已发展到360多头,每年向社会提供7000多头商品仔猪,此外还可向周边养殖户提供1500头优良二元杂交后备母猪,以改良当地的生猪品种。侯亮在自己的猪场里从品种和饲养管理入手,严格实行成本管理,以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有力地带动了全县规模化养殖业发展。
侯亮在养猪的道路上发展起来了,但是他总是想:“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热情地鼓励乡亲们和他一起发展养殖事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传授给当地农民群众。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的养殖效益,侯亮把优良的二元母猪推广到广大养殖户,把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三元仔猪提供给养殖户,并且向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及饲料,使他们养猪无后顾之忧。
“以点示范,带动全镇”,这是侯亮发展养殖的一大心愿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如今,老道寺镇发展生猪养殖大户600多户,平均每户年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大大地带动了本地养殖业的发展,他已成为养殖户心中出拦在100头以上,该镇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之路,使养殖业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家庭经济呈现一盏不灭的灯塔。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3
周伟法
个人简介:
周伟法,中共党员,延津县潭龙街道固头村人,一个憨厚的黑脸汉子,既是固头村的村委会主任,又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响以来,他勇于担当,克难攻坚,和村两委班子一道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发展产业,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赞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周伟法家不是大富之家,周伟法也算不上创业功成之人,但他不怕困难,敢想敢干,面对固头村长年无集体收入、村委办事缺钱的困境,他不等不靠,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为增加贫困户收入,政府鼓励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并出台了奖补政策。村里很多贫困户想享受这项政策,但村里无合适经营主体带贫,奖补政策无法落实到位。周伟法了解这一情况后,经粗略计算,抱着宁愿赔点钱也要把政策落实到位的想法,出资30万元成立了盛伟家庭农场,以比市场价高1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贫困户25亩土地,让贫困户享受到了流转土地200元奖补政策,前后加起来每亩地增加收入300元。土地收入提高了,但光靠种地,贫困户增收幅度还有点小,周伟法仔细琢磨后,决定村内贫困户可优先到家庭农场打工,每人每天可得工资80元以上。目前,盛伟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良好,已流转村内土地120亩(含贫困户土地25亩),下步计划再流转土地80亩,扩大农场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发展方向,争取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贫困户高秀芬激动的说:“我家里也没劳动力,地里活没人干,我年纪又大了,早就想把土地流转出去,但总觉得人家给哩价格低,只好自己带着病种地,身体很吃不消。听财政局的帮扶人说流转土地国家有奖补政策,我一算账可高兴,觉哩划算,但俺村没人干,我可着急。俺哩村长知道后,热心的帮助俺流转土地、申请奖补资金,还比市场价一亩多给了100元,我都不知道该咋感谢俺村长了。”
延津种植的优质小麦一直有“中国第一麦”的美誉,在固头当地有句哪些地方小麦长得好的俗语说“两潭加一固,通村平陵也在数,夹堤门前有几步”,意思是说这些地方的土地适合种植小麦,其中的“固”字就是指的固头村。固头村的小麦之所以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得益于当地特有的土质和完善的农田配套设施,非常适宜规模化种植。为做好固头村小麦文章,增加群众收入,周伟法和村两委多次奔走省市科研院所、大中型农业公司,最终与国内著名农业企业豫粮集团达成初步意见,由豫粮集团延津小麦产业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在固头村流转1200亩土地用于繁育高产优质小麦种子,同时计划投资80万元在固头村建设种子包装袋厂,可带动村内群众20人就业。项目运作成功后,单流转土地管理费一项即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
作为致富带头人,依靠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多年积累,周伟法还组建了固头村建筑队,优先照顾安排村内贫困户打零工,有些贫困户劳动能力弱,干不了重活,但只要想干活,周伟法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其安排较轻的活干,可工资却一点都不少给。
贫困户周焕发感动的说:“我都60多了,跟着周伟法干了好几年了,现在我年龄大了,干不了重活,但只要我没事干,周伟法都会帮我找点轻活干,让我多挣个钱,我很感激他。”
周伟法做的都是些小事,虽然他资金不多,实力还不够强,目前还处于创业阶段,但他仍然长期坚持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周伟法说,现在他还不是一个称职的致富带头人,下步他要真正的把家庭农场和建筑队管理好、经营好,特别是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把盛伟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借势豫粮集团,让固头村的小麦产业变成一棵摇钱树,带领固头村的贫困群众早日奔小康。
周伟发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政治品质优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以敢想敢干的精神,以克难攻坚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热心帮扶、致富带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4
张家树,1976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参加过98九江抗洪,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现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绿园花木合作社社长,家树园林绿化供苗公司负责人,目前花木种植面积253亩,有100多个品种,主要经营常规绿化用苗为主,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每年获利30多万元。2006年以来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优秀十佳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10年2月18日作为科学发展学习代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播。
作为高流镇花木协会会员,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吃苦,会钻研,是花木种植的示范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他致富不忘乡亲,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几年间共扶持26户花木专业户,为80多名群众解决了劳动力出路,多次自费慰问困难户及孤寡老人,2008年共三次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并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支援灾区生产,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花木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流镇耀南村老百姓有着种花养花的传统习惯,但过去都是零星种植且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群众种花只能解决油盐酱醋等生活补贴,并没有起致富兴农的作用。张家树与生俱来就对花木格外感兴趣,1994年12月入伍后来到浙江金华,发现金华原来是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花农家取经学习,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花木种植、培育等书藉。有点空闲就到当地的花农家无偿帮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从基础理论到田间地头,他写下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又有幸得到老花农鲍克文的亲身指导。1998年在部队退伍回来,利用在部队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种花养花的特长,克服资金不足等不利影响,走上了艰难的创业路。首先从精心挑通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手里的资金多了,经验多了,做事的信心足了,开始酝酿自己更大的引进新品种,搞起了示范园,积极引导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依托花木产业奔小康的路子。
近年来,他承包绿化工程30多个,还无偿为周围群众提供信息,帮助销售。周围许多群众刚开始种花时,都是张家树供应种苗,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联合成品销售等。使周围的群众每人增加收入近3000元。张家树已连续多年被评为镇级致富能手,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状元。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的苗圃面积已达200亩,每年获利都在30万元以上。他深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高流花木协会成立后,他把带领群众致富的突破点放在花木产业上,以做大做强花木产业来实现群众的共同致富。
为了使广大会员种上“放心花”,张家树以个人名义与群众签订包销合同,让群众吃上“定心丸”,耀南村唐庄组的土地全部规划种花木。村民马明发说什么也不愿意种,张家树多次上门做工作,唐恒水就是不听,张家树又对他说“苗子种好卖给我,要是因为种花没饭吃,你一家都到我家吃。”就这样他还是想不通,张家树和他商量,最后以当时最高价每亩280元的价格承包了他的10亩地,当年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了金叶女贞,一年后,以每株0.55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当年获利15万元。村民的想法变了,马明发的思想也通了。第二年,在张家树的带领下,全组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种起了花木。马明发自己也承包了二十多亩,他逢人便说:“听他的没错,多亏了他帮忙”。张家树就这样走村入户做大家思想工作,并且和镇里的技术人员一起,向花农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主动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种花发家”这一点上,当年村里花木种植面积扩种2000多亩。
为了更好的发展花木产业,以张家树为主的向个花木种植大户成立了高流花木协会,以花木协会为龙头,动员广大村民发展花木生产营销,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协会+农户”的良好经营模式。目前,耀南村700多户、2800余人从事花木生产经营,其中有80多名会员在沭阳等地承包土地,带动囝高一村、高二村、程徐村、夏塘村、高流村、三岔村、沟埃村等周边村民发展花木产业,为镇政府争创“国家级花木之乡”打下了良好基础。长年在外的花木经纪人有200多人,大江南北都有耀南村的客户。
为了扩大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张家树积极在《中国花卉报》、《苗木商情》等杂志刊登广告,本着当了带头人,就要有奉献精神,广告费全部由张家树和几个花木协会种花大户分摊,没有向普通会员要一分钱。而在售花过程中始终优先销售群众花木。
在生意场上以诚信经营为立身之本是张家树的座右铭,有时协会按照货主要求,货到后再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群众放心,张家树就亲自跟车送货,来回10多天,路上辛苦可想而知。从来不克扣群众一分钱,所有差旅费自掏腰包。家人、朋友说他是自讨苦吃,但他心里却感到踏实。
2004年春,张家树和天津一个客户魏玉龙签订34万株红叶小檗销售合同,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他来取货时,红叶小檗每株市场价格比合同价涨了2角,供应苗木的协会花农说反正没关系,仍按合同价格,按时起苗装车发走。客户十分感动:“别看你们是农民,做生意却不为小利而动,重合同,守信用,真是实在,以后,我肯定还会来买货的”。杨老板现在已是该村的回头客。今年,他又通过传真和协会签订了价值100万元的绿化苗木合同。就这样和客户们加强联络沟通,密切了感情,并通过他们在大连、沈阳、北京、山东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及时了解外地市场行情,扩大了高流花木的知名度。
在下一步的产业规划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适合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为多种新品种为所示目标,在下一步促进花木产业的升级换代,配合镇政府提出的花木四期规划,明年继续扩大花木种植规模3000亩;努力提高花木的技术含量,打出自己的品牌;完善销售网络,努力实现提高城市品位,绿化山山水水,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家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引导当地群众走上花木致富之路,带动更多的农民在花木产业上发展致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显示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5
辛秀成,生于1970年12月,199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担任村委会主任,2015年至今担任南峪村党支部书记。他具有坚定地理想信念,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求发展,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先锋本色。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一名党组织带头人,他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身边人和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断的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党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理论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村两委交办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发挥着一名党组织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抓民生体民情,为村民谋福利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体察民情,时刻关心本村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及时排查、化解本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了全村社会治安稳定。
2007年为了解决部分农户居住条件问题,对居住在沟边、交通生活不便的农户,他多次组织村党员、群众现场察看、入户动员进行搬迁,他积极与政府衔接争取补助项目,统一规划,倒兑地块,集中连片进行修建小康屋100多户,有效改善了这些农户的居住条件以及村庄居住分散的现象。
为了解决本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他跑前跑后积极衔接争取道路硬化项目,对南峪村5公里主干道路进行硬化,并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实施了本村上庄组2公里道路进行了柏油罩面。
2008年因群众乱修乱建对村庄巷道侵占严重,导致车辆行人难以出行,因此他带领村委会人员对村民居住集中的巷道进行现场规划,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对乱栽树木进行采伐,动用大型机械对路面进行拓宽整修、砂化,彻底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
2014年他争取了易民搬迁项目,决定对南峪村峪丰社居住偏远的45户进行了整体搬迁,在村中心地段组团式修建了21户两层小康屋,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居住环境。2016年,他主张对2014年峪丰社下剩24户未搬迁的农户进行倒兑地块,在村广场对面修建6层居民安置楼,并配套了路灯、太阳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服务。
2017年在他的带头下,对本村的老庄基280亩进行垦复,并对垦复后的耕地进行了流转划拨,动员群众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三、身先士卒的党组织带头人
自担任村干部以来,村里有事,他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在政府的倡导下,他积极动员群众发展苹果产业,首先带头进行栽植,并带领党员群众对无劳力、无务作经验的农户帮助规划栽植果树,并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全村果园面积累计2500多亩,果园人均收入达到2000多元。
一路走来,他的党龄已有21年,担任村干部也有二十八个年头了,他认为,只有把农村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才会更好。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6
张玉琴,女,生于1977年9月10日,是甘肃省泾川县飞云镇闫崖头村人,一名看似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果品产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兴果拓宽致富路
闫崖头村是全镇较多的果品生产基地,60%的耕地是栽植果树,65%的农民从事果业,农民收入的60%来自果业。果业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2003年以来,为了带领广大果农共同致富,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玉琴率先建成了全村第一个果品产业示范基地。坚持创新为魂、科技为先、诚信为本、服务为上的经营理念,从解决群众的种果难、销果难入手,精心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短短几年时间,发展迅速,效果明显。目前张玉琴拥有18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年产量10万多斤,向12户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果品生产新技术讲座2次,听讲人数累计达到80多人次,为果农增加劳务收入5万余元。
二、创新敲开市场门
目前,农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就是科技致富奔小康。苹果生产销售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为了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管理技术低的状况,张玉琴首先引导果农学习套纸袋的先进技术。但因泾川县飞云镇属于半干旱气候,苹果生长前期干旱少雨,后期秋雨连绵,导致纯纸袋苹果不是橡皮果就是裂缝果。第二年、第三年,接受经验教训,经过多次试验,又引导果农给苹果套膜加纸双层袋。管理上推广果园种草、铺反光膜、施农家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8项先进技术,并把红富士苹果采摘期从每年的10月10日推迟到10月底。该项技术的带动使全村果农在果树管理提质增效上更上一层台阶,生产的优质苹果个大色艳,汁多脆甜,并带芳香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过去,本地果农没有商品意识,袋装苹果分级不严,大小混袋,以多取胜。现在不行了,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苹果品质和包装成为时尚。于是张玉琴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对成品果分级销售。为了提高苹果销售档次,又与果农探索生产艺术苹果,把文化艺术元素引入到生产高档礼品苹果中,用“苹果贴字”技术,在苹果上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扶贫、四字词语、十二生肖等艺术图案,在全村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许多超市争相订货,打通了高端市场销路。
三、诚信招来八方商
带领群众兴果致富,拓宽销路,打开销售渠道,张玉琴带上苹果样品和名片,风尘仆仆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遍千言万语,千方百计联系果商,推销果品,诚信招来八方客,果商到家后,更是做到细心耐心、关心知心、以心换心。对果商提供选果、包果、装箱、结算、发车一站式服务,让他们充满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去。近年来,通过农超对接和多种渠道,该苹果生产基地帮助果农每年销售苹果上万斤,累计增加收入30万多元。
张玉琴努力当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知冷知热的贴心人,为民务实清廉的当家人。燃放激情,再创佳绩,为建设美丽新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致富带头人个人主要事迹篇7
薛海宏,泾川县飞云镇老庄村村民,现年49岁,被当地群众评为“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薛海宏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薛海宏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增收,谋求到了一条林果科技种植的致富路,受到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他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为果树科学家、果树专家。
一、勇于尝试新技术
老庄村多年来一直以果树种植为主要产业,村民们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掌握着一套自己的种植方法。为了提高全村的果树种植产量,村两委干部多次邀请技术员到村进行林果技术培训,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一些技术还是与农民长期形成的认为“靠的住”的土办法产生了激烈冲突,特别是仿锤型修剪法的使用。当村民们看到大的枝干在技术员的手下被剪掉,十分心疼,一时接受不了,他们纷纷退缩,悄悄议论这样的修剪方法行吗?会不会影响果树的产量?绝大部分的村民都退却了。薛海宏看着村民们疑惑的表情,自己主动邀请技术员在自己果园里搞示范,让事实说话,他深信技术员的修剪技术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实现种植技术的新跨越。第二年,经过用新方法修剪的果树苹果个大、味甜,终于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大家纷纷对技术员的修剪技术伸出了大拇指,也对薛海宏开拓的思维表示赞同。通过薛海宏不断的学习,娴熟的掌握了一套新的果树种植技术。
二、勤于学习新知识
他盼望着通过改良技术提高产量的决心深深地触动了上级组织,在村中竟然有这样上进的年轻人,政府向薛海宏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技术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买来了关于果树种植的书籍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林果种植技术,学习种植过程中总结出了新方法、新技术,并对他们的种植新品种进行考察。通过学习和参观,薛海宏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没有满足于此,他把引进的新品种在自己果园里试种,经过自己的努力,7亩果园年收入5万多元,村民们纷纷向薛海宏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三、致富不忘众乡亲
薛海宏成功了,但是他一直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让大家都富裕起来才算真正的富裕。薛海宏在自己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无偿向村民传授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苗木。运用果树密植、整形改造、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激素促花、苹果套袋、铺反光膜、 综合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使果品从产量到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解决了果树种植“大小年”的问题,所产果品果实大、品质好、外观漂亮,价格提高一倍多,远销各地。在他的带动下,农民运用了他的新品种、新技术,果品质量大幅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他还向村民推广果树反光膜技术,增加了果品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薛海宏,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人,他在奔小康的路上不甘落后,勇于超前,并且在科技致富的道路上,不但是领头燕,而且还是带头人,是全村人学习的楷模,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