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人物事迹材料
__,53岁,一个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老种植户,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被种植户推荐为新一轮的规模场长,在生产经营中他认真执行农场的各项规定,带头调整种植结构,带头应用新技术、新机械,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严格按农业协会的技术要求,在自己不使用高残留农药的同时,也号召家庭农场内部禁止使用,多年来他种植的作物从未因农药使用过量影响调茬,为规模内的种植户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一名规模家庭农场场长,他肩负着带领组内种植户增产增效的重任,要想不负重望,必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准,尤其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中,他深深的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始终坚持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吸收新的营养,才能起到和发挥一名规模场长的作用。作为一个农业团体的决策人不但要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经验,还要有关于农业、农机、国家和地方土地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硬件条件仿佛都是为所设立的,养成多年的看书的习惯让成为了农民中的学者,上到国家大的政策方向,下到每个地块的土质、土况,他都了如指掌。通过自觉地参加管理区组织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和上级部门以及农场组织各种科技培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成效。
从最初只有一二公顷的土地到现在的近百公顷的规模农场,不怕吃苦的他每天在地里摸爬滚打,从春播、夏管到秋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挥指导,深知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他平时就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科技种植上,更是废寝忘食,在忙都要坚持查阅资料、看看什么肥料氮含量高,什么农药除虫害好,再累都要做好一天的工作记录。几年的时间,便掌握了精细的农业科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走上了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的农业致富之路。
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大豆、小麦增收瓶颈,在土地上获得更大的效益,他又率先带领组内人员跟随区领导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的情况下,种植水飞蓟825亩,为了确保种植试验的成功,他每天查阅不同的技术资料、询问农业技术人员,到地里查看苗情,记录生长情况、气温影响及病虫害防治经验和做法,在重要的结果期,他时常忙活到半夜,辛苦没有白费,那一年,他种植的水飞蓟实现了亩效益500元,获得了大丰收。
今年初,有些种植户因为自己没车不能及时播到高产期,愁得吃不下、睡不着,面对这种情况,主动和支部提出,自己要承担三到五个无机车户的大田播种工作,且把播种、整地的最好时机全部让给他所帮扶的种植户。
自担任起家庭农场场长和机车长工作以来,以主人翁精神兢兢业业地干好种植户交给的每项机车作业工作;他满腔热情为种植户着想,无私奉献,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转型,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他以自己独特的事业观和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自觉摒弃浮躁和实用主义至上的社会心态,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生坐标。
在规模家庭农场管理上,积极与规模里15户种植户进行沟通,在农场大的方针不变的政策下,积极的征求种植户的种植意见,并同时向规模里的种植户传授新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种植的相关知识,并搜集在科学种植下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典型事例,让规模里的种植户了解到科学种植才是致富的硬道理,在他不断的输入新的种植技术与积极努力的工作下,规模虽然不是最大,但效益却明列前芧。规模里的十几户人家都说,这个规模真是即省心又放心,地虽然是咱的,但是人家管理的比咱自己还要经心,咱入这个规模算是入对了。
现在,正率领着规模中的种植户,筹备来年的计划,并尽其所有可能的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他的行为正应了他常说的一句话:谁都有危难的时候,我不帮谁帮。愿在农业生产和规模种植的道路上,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
成绩已成为过去,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场农业协会和管理区带领下积极为种地职工群众传达各种科技信息为农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篇2)
王景奎淘"马葫芦"31年了,而且淘得乐在其中,美名远扬。"马葫芦"在东北方言里表示"下水道"。
半个世纪前,淘粪工时传祥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名扬中华;半个世纪后,淘井工王景奎当选全国劳模,——因为两人拥有同一种情怀: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
1981年,24岁的王景奎从部队复员,进入吉林油田公用事业公司江北排水站排污班。刚报到,就遇上一件急活——3个家属区发生"马葫芦"堵塞,污水外溢,四处横流。恰逢7月,"马葫芦"内臭气熏天,在老班长的`带领下,王景奎穿上胶皮裤,跳进蝇蛆翻滚的污水,连续3天3夜的"车轮战",让他深切体会到了"马葫芦工作"的不易。
"身脏手脏,心灵不能脏","疏通先疏通思想,清掏先净化灵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景奎不仅决定扎根"马葫芦班",还决心把这份又脏又臭的工作"干出个样来"。由于班里多数人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想方设法调走",老班长退休后,王景奎成为班里的"头儿"。
2019年4月的一天,一家属区出现溢水,掀开地沟盖板,只见内积污水粪便已达一米多深,为查明故障所在,王景奎穿上胶皮衣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淌行在冰冷的粪水中检查。大约走了20来米,终于发现一处悬空的接头,可回到地面后,他突然想到:整个管线还没检查完,如果问题不是一处,怎么办?"不行,还得下去!"王景奎不顾工友阻挠,又一次钻进地沟,果然在50米处又发现一个故障点。当他满身污水爬上来时,一下子瘫倒在地。
王景奎的管辖范围,大部分是20年以上的老住宅区,地下管网纵横交错,"马葫芦"深浅高低各不相同。在逐一踏查的基础上,王景奎绘制出一张完整清晰的"马葫芦联络图",并将其输入微机,如今,哪里出了问题,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准确判断出"瓶颈"所在。他还自制了20多种实用小工具,有时大型专业疏通机无法施展,这些小工具就派上了大用场。
有一次,一小区居民不慎把金项链掉进下水道,接到求助电话,王景奎迅速赶到。"疏通机是肯定不能用的,很容易把项链搅碎",王景奎从工具袋里掏出一个自制"小法宝"——2米多长的金属软钩,一点一点伸进下水管里试探、转动,半个小时后,金项链失而复得,看到用户满意的笑脸,王景奎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100%的用户服务,让100%的用户满意"。为遵守自己的承诺,王景奎身体力行,带领工友"迅速反应,文明服务",每到用户家维修,都要自带"一双拖鞋,一块抹布,一张笑脸,一份意见卡",并且做到了"四不":不抽用户一颗烟,不吃用户一顿饭,不喝用户一杯水,不拿用户一分钱。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下水道"110"。
"又脏又累不起眼,家家户户离不开"。30多年来,为了让油区七万延长米的排污管线畅通无阻,王景奎多少次置身井下,与"马葫芦""亲密接触"。"上班之初还常常恶心、呕吐"的他,现在"坐在没淘完的‘马葫芦’边用工餐,也面不改色,心不跳。"
"下水疏通了,问题解决了,看到人们开心的笑脸,我就品尝到了‘马葫芦’工的价值所在。"王景奎脱下遍身污渍的工装,一边放在暖气上烘烤,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舍得一身脏,换来万人洁,这就是我的人生坐标。"
从24岁青春年少,到56岁满头华发,王景奎忍受着"脏、臭、累",用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在群众心中留下一片"芳香"。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篇3)
“铁人”王进喜(1923-1970)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
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钻井设备运到后,他们不等不靠,用人拉、肩抗、车拖的方法,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经过七天七夜苦干,把设备化整为零,运进现场。当时,王进喜他们吃住都在井场,日夜苦干。开钻时,调配泥浆跟不上,王进喜就带头第一个跳进泥池用人工搅拌,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创造了纪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
一位老大娘提着一篮鸡蛋来慰问,见到钻工们就说:“你们的王队长,一连50多个小时不睡觉了,真是个铁人啊!快劝他回来休息吧,不然会累垮的!”从此,铁人王进喜的名字,不胫而走。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王进喜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篇4)
“战天斗地”陈永贵(1914-1986)
1952年,陈永贵出任中共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先后将白驼沟、赵背峪沟、小背峪沟、狼窝掌等荒沟成功治理,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
1963年,大寨遭遇了“七灾八难”: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雹灾,一次霜冻,加上洪灾前的干旱,春播时的涝灾。在这样的大灾之年,大寨的农业生产也取得很大成绩,不但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而且还向国家缴了24万斤商品粮。且在当年年底,实现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标,让社员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全部搬进石窑。
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当地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他的事迹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毛泽东专门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陈永贵和王进喜一样,成为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
陈永贵临终前,某中央领导到医院看望他时,说到:“陈老……你是个战天斗地的英雄。”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篇5)
“工业战线的老英雄”孟泰(1898-1967)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鞍山钢铁厂。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破坏,当时的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望着千疮百孔、七歪八扭的高炉群,孟泰心痛不已,暗下决心为国家分忧解难。
从此,无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孟泰总是奔波在十里厂区:他冒着严寒,刨冻雪抠备件,迎着臭气,扒废铁堆找原材料;手碰伤了不喊疼,脚冻破了不叫苦,每天泥一把、油一身、汗一脸,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
他的带动下,全厂工人都行动了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这些宝贝疙瘩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并为恢复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4年,孟泰担任了炼铁厂的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朴素如初,坚持不脱离群众,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其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英雄”孟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