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1)
田__汉中市气象局副研级高级工程师、汉中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汉中市气象学会理事长
解放前,汉中气象事业几乎为零。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主要为军队和农业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大踏步前进,气象服务深入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走进农村、单位、社区、学校等重点人群,尤其针对报告指出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实际,气象部门努力迎合需求,将气象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以气象微博、微信、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生般上线运行,人们获取气象信息是如此的便捷、快速、准确,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些年来,市气象局围绕汉中三市建设,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带领市县两级科技人员,立足岗位职责,建功新时代,开展了精细化预报、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究,挖掘防灾减灾效益,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降低干旱强度和森林火险等级,保障自然生态优势环境,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创立防雷安全和雷电防护服务。
所有这些变化只是气象事业发展成就的冰山一角。气象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力地表明,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有如何大的进步,改革开放给气象部门带来了如何样的巨变!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2)
人物介绍
叶__,__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2021年__省企业“创新达人”。
九洲的企业文化是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团结奋进、求严创新。研发工作,更该如此。12月10日,刚巡查完实验室,__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叶__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以便处理。
初见叶__,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踏实、朴素、严谨、细心。从事药物研发18年,他开发了多个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发明人拥有5项授权发明专利,主持的多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并获评2021年__省企业“创新达人”。
从零到一,实现技术突破
叶__算得上是九洲的老员工了。2003年,他入职九洲,至今一直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基础技术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
达卢那韦,强生公司冰岛分公司蒂博泰克研发的一种非肽类HIV蛋白酶抑制剂,2006年在美国上市。该药常与利托那韦以及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用于成人艾滋病感染者的后期治疗。
达卢那韦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但这两种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鉴于达卢那韦良好的药物前景,2014年九洲决定,开发一种新的合成路线。
当时,叶__是企业研发中心某部室的副部长,带着一支5人小团队。任务传达后,团队第一时间投入研究。“研发过程中,晶型问题是个难题。”叶__说,混晶现象常出现,影响药物稳定性。
通过反复试验,叶__团队攻克难题,完成工艺路线创新,采用更加经济、高效、稳定的合成路线得到关键中间体,应用于产品制备。2016年,九洲新工艺合成的达卢那韦率先投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产品。该项目也为公司创造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这些年,叶__在技术上不断优化,领衔的多个项目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达卢那韦创新工艺开发》获得“__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苯扎贝特创新合成工艺》获得“__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甲磺酸伊马替尼创新合成工艺和产业化》获得“__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以老带新,引领团队成长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踏实的作风,叶__逐渐成为企业中坚力量。2017年,他担任企业研发中心总监。
去年,疫情暴发,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凭借良好的抗病毒性被全球关注。与国内不少药企一样,九洲也迅速上马“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研发”项目。
叶__负责该项目管理和任务协调。在他带领下,团队奋战数十个日夜,提前一个月完成项目工艺路线的小试开发,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反应系统成功将瑞德西韦项目推上生产。工艺方面,团队将-100℃的釜式反应提到-30℃至-35℃,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将强酸强腐蚀性、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降低了安全风险,该项目为公司创造了7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自我进步的同时,团队也一起成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他会手把手教授给组员。除了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外,他还要求大家掌握法律法规、专利申报等相关方面知识。叶__已带出五个组长,吴昊、徐巧巧等人更是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力量。
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如今的研发中心学习氛围浓厚,越来越多新生力量加入。重庆小伙白然大学毕业后来到九洲,虽然入职才短短几个月,对这份工作却有了深刻认同感:“台州医药化工产业发达,九洲的企业氛围很好,椒江这座城市我也很喜欢,我已经有在这里定居的打算了。”
身兼两职,学习永无止境
今年,叶__身上的担子挺重。
九洲给研发中心部署了三大方向:自剂原药料联动生产、仿制药研发创新、拓展定制服务。
此外,今年9月,叶__还担任企业生产部副总。人员、设备、安全、环保……一切围绕生产计划转,他需要兼顾的东西更多了。
从研发线到生产线,叶__有自己的考量:他希望职业生涯里有药业研制全产业链的经验。几个月下来,叶__在新岗位适应得也很快。身兼两职,游刃有余,除了对公司的熟悉外,更离不开他多年的学习探索。
工作之外,叶__将大量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加入九洲大学堂,接受管理类、办公类技能培训。他参加企业针对中高层开设的远航计划,每个月都要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他还自费报名校外培训,弥补自身不足。
“我如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九洲的栽培。时代进步很快,不进则退,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保持前进,保持清醒。”叶__说。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3)
爱迪生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6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
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
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爱迪生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有人说,发明是命运的产物,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感叹地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当有人问他在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时候,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相反,他找到了1万种无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写下的3400本详细记录发明设想、实验情况的笔记,就是这段话的有力佐证。爱迪生77岁那年有人问他:“您什么时候退休?”
他脱口而出说:“在我出殡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爱迪生:“您是否同意给科学十年休假?”爱迪生严肃地回答说:“科学是一天也不会休息的,在已经过去的亿万年间,它每分钟都在工作,并且还要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确,爱迪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80多岁了,为了“做出更多的发明”,仍在勤奋地工作,致力于从本国的杂草中提取胶乳。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4)
史蒂芬·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科学家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科学家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蹟,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5)
田__汉中市气象局副研级高级工程师、汉中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汉中市气象学会理事长
解放前,汉中气象事业几乎为零。新中国成立后,气象主要为军队和农业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大踏步前进,气象服务深入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走进农村、单位、社区、学校等重点人群,尤其针对报告指出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实际,气象部门努力迎合需求,将气象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以气象微博、微信、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如雨后春生般上线运行,人们获取气象信息是如此的便捷、快速、准确,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些年来,市气象局围绕汉中“三市”建设,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带领市县两级科技人员,立足岗位职责,建功新时代,开展了精细化预报、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究,挖掘防灾减灾效益,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降低干旱强度和森林火险等级,保障自然生态优势环境,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创立防雷安全和雷电防护服务。
所有这些变化只是气象事业发展成就的冰山一角。气象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有力地表明,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有如何大的进步,改革开放给气象部门带来了如何样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