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1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2
张桂梅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工作,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境国家贫困地区,致力于高尚的教学和教育事业。她患有各种疾病,但经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痛苦,始终坚持在三英尺的平台上。凭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开展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孩子,过着节俭的生活。她拿出大部分工资来帮助贫困学生,为没有学费的学生支付学费,带生病的学生去看医生,在寒冷的天气里给他们买被子,把母亲的爱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关心生活中的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细致地照顾他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当她每天在寒假和暑假走这么远的山路,只是为了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告诉父母和孩子成绩很好,只要她被华坪女子高中录取,她就可以免费上学;当她晚上在手脚关节涂上治疗风湿病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椅子上;当她面对镜头时,她唯一的愿望是我想再活两年,送这些孩子上大学,我的心非常震惊。作为一名教师,很难达到张桂梅同志的无私道德品质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帮助穷人,爱无限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和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参加了这场扶贫斗争。早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有幸参加了一次慈善活动,为贫困山村的穷人献上爱。我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我的心萌生了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的真实感受;毕业后,我来了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3
柔弱女子三尺讲台树立伟岸身躯,“燃灯”校长边陲境地书写不朽人生。
张桂梅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人民的教师”。正因为如此,张桂梅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边远地区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她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她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偶像和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张桂梅对教育和孩子充满爱,与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没有张桂梅那样艰苦的条件,但一定要像她那样,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心工作,恪尽职守,在普通的教师岗位上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4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没有书生气的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走到了群众“心里”,用心帮扶、用情交流、用智突围,在革命老区的她,坚信“山沟沟”也能有“好兆头”。拿起书本可以出谋划策,扑下身子可以两腿沾泥,作为一名具备高学历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从没有“高高在上”的骄傲感,更没有把一线作为仕途的跳板,而是像体温计一样,实时监测着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掌握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可操作条件。
我作为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更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知行合一,对脱贫攻坚工作担起责任,用实际行动带领广大村民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把每一步都走踏实,无论多么艰苦都不能忘记初心,都要担起使命,永远走在最前列,“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我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扎实搞好本村脱贫攻坚工作。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5
每每想起自己当时宣读入党誓词时的场景,激动的泪珠在眼睛里不停的滚动着,我……愿意随时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
黄文秀,她的行动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一种甘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得贫困山区人们能够早日脱贫的忘我精神;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崇高奉献精神。
脱贫干部是引路人,更是贫困地区的父母官,同是第一书记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黄文秀同志用她的行动践行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平时为村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该的,就是在履行一个脱贫干部、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今后还应该继续做更多的工作。更应该学习她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那种心中只有困难群众的精神。
我告诫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情怀的人,不忘初心,不忘榜样的力量。相信:在黄文秀这种不怕牺牲、不辞劳苦的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获得胜利。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6
再次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事迹,同样是驻村干部,同样是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黄文秀同志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她的初心与忠诚,她的担当与奉献,使我深受激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努力完成远觉镇高观音村脱贫攻坚任务。一是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
加强事前统筹、事中督促、事后检查工作,进一步转变干部思想,强化责任担当。二是强化走访摸底。除了对贫困户定期遍访,还要加强对普通农户的入户走访,摸清群众所想、所需。三是加强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建民宿的管理和粮食加工坊的营运,大力发展粮油和辣椒规模化种植,学习发展林下养殖,努力探索完善与老百姓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开展“田边讲堂”。围绕“转变思想,振兴我村”这一中心,开展讲理论政策、讲文明创建、讲依法守法、讲身边故事、讲农业技术的“五讲”活动。五是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六是破除封建迷信,引导群众抵制迷信、崇尚科学。
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篇7
正如陈丽美师姐所说的那样,“生活中没有了文秀,我们有着无尽的悲伤,生命中有了文秀,我们有了前行的动力。文秀走了,我们来了,这是无悔的选择。”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党员,我目前能做的首先是积极锻炼身体,将一个健康、结实的体魄作为学习、工作的根基。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觉悟、不断探索、细化、坚定自己在人生阶段上的目标,补好精神上的“钙”。
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视野,多读书、读好书,志存高远,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耐性、韧性、独立性。即首先成为一名具有独立自主意识、能自食其力的工作者;其次不断夯实自身专业水平,在专业上不断进取,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做一个具有正能量、永远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并用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的人,不懈进取,完成自己在本阶段应该做、必须做好的事情,保持思想上的纯粹,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